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管理 >> 正文

记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信息技术创新之路



2014-05-08   作者:高雅娜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近日,记者在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信息技术部采访时,一群专门从事信息技术研究的工作人员,描绘了这样一幅Airport3.0的智慧机场蓝图:在未来的某一天,一位旅客到达首都机场后,拿着电子登机牌,自助托运行李,随后接受安检。不巧的是,他刚好遇上安检高峰期。这时,手机上的首都机场APP提醒他,第8条安检通道人最少,可以快速通过。过了安检后,APP显示还有半个小时才可以登机,并建议他去附近的咖啡馆喝个咖啡,或者去周边转转,因为那里有一家他喜欢的店……不久的将来,在智慧型的首都机场,这些听起来很奇妙的旅行都将不再是梦想。

  四维GIS:打开智慧机场之窗

  让旅客的出行变得更加智能与便利,是首都机场打造智慧机场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信息化的创新与引领。

  2013年9月,由首都机场主导开发的“机场地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项目(GIS),荣获2013年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首都机场四维GIS就是打开智慧机场之窗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它的创新之处在于:面向“航空器、人流、货物流、车辆流”机场四大业务实体,针对“空中、地上、地表、地下、室内、室外”六类机场空间,突破了大型机场多源业务数据与空间数据融合、复杂环境下高精度室内外定位、基于位置的机场人流群体行为动态监测与分析等多项关键技术,建立了全覆盖的机场地理空间信息机场设施,为建设国际一流智慧机场奠定了坚实的空间信息基础。

  GIS在旅客服务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工具。“在首都机场,旅客只要打开手机上的机场APP,就可以享用GIS系统的导航服务,实现在机场内的畅通无阻。首都机场室内定位不仅可以精确到水平距离3米以内,而且垂直方向可以区分楼层,还可以实现快速跟踪。这项技术不仅在国内机场业内是首创,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信息技术部李涛说。未来,GIS还可以实现管家服务、一键救助、社交等功能,旅客可以便捷地查看附近是否有熟人,让旅途充满惊喜和乐趣。

  对于机场和航空公司来说,GIS也是好处多多。首都机场将整个飞行区的道面资源分为近50万个小区域,巡查人员只要手持巡查终端设备在跑道破损处拍一个照片,然后回传,维护人员就可根据照片中显示的道面破损情况和经纬度信息,安排修复特定跑道区域的计划和工作路线。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节约了经济成本。“首都机场四维GIS的发展空间将非常巨大。未来,我们还将在现有的GIS平台中融入更多物联网技术,为实现机场的动态感知、精细管理、防范预警、前瞻决策等发挥作用。”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信息技术部任红梅说。

  A-CDM系统:提升机场运行效率

  为了解决在航班不正常情况下的信息沟通不畅难题,首都机场一直在努力。从此前首都机场运行协调管理委员会平台的搭建,到联合空管、航空公司等各民航驻场单位大力推进首都机场空地自动化协同决策系统(A-CDM系统)建设,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信息技术部都功不可没,发挥着“神经中枢”的作用。

  在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信息技术部呼延智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A-CDM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但管理清晰的平台,包涵了计划动态类、运行资源类、运行保障类、预测决策类等首都机场进出港航班的全流程数据。当航班延误时间超过系统预设的时间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2013年,首都机场的放行正常率同比提高了7.4个百分点,A-CDM系统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去年底,A-CDM系统和GIS可视化平台实现了数据交互。GIS系统通过融合A-CDM的运行数据,为工作人员提供可视化的场面运行监控平台。今年初,当首都机场迎来今年首场降雪时,指挥人员不用像以往一样到现场了解除冰雪状态,只要来到可视化场面运行监控平台前,就可通过系统获知当前场面上飞机的运行轨迹及状态、除冰扫雪车辆的保障情况,并通过视频监控系统(CCTV),实时掌握除冰雪的进程,并统计已完成的除冰量。

  CCTV:做好机场的“眼睛”

  2013年,首都机场起降航班56.8万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8371.2万人次。随着航班量的不断增加,机坪监察的压力越来越大。为此,首都机场改变了现场巡视的单一管理模式,运用信息科技手段,启用了后台视频监控系统(CCTV),实现了以“后台为主、现场为辅”的“智慧监察模式”,为首都机场的持续安全保驾护航。

  目前,仅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内外,就已经安装了2800个摄像头,最近一年又增补了一些高清摄像头。这些摄像头有如一双双眼睛,大大提高了监控的精确度,实现了从单点监控到场景监控的转变。如今,工作人员只要站在系统前,就可以实时掌控整个机坪和航站楼的情况,轻松地做出全面而及时的决策。

  “应该说,CCTV属于技术支撑层面,首都机场在信息化上的很多创新都离不开我们的支持。与此同时,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像机号识别就是我们的一大发明。”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负责CCTV的王欣说。所谓机号识别,是指通过拍摄的图片,读取机号信息。由于很多外航在首都机场降落的航班都只有航班号,没有机号信息,这给飞机泊位指引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而在掌握机号信息后,指挥员则可以提前了解该飞机机型及其所需要的泊位,轻松指引飞机停靠。

  科技创新无止境。近期,互联网上刮起了大数据风。CCTV和GIS的普及应用,则为首都机场的大数据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相信有了CCTV和GIS的累积,我们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空间将会非常广阔,为旅客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将变得越来越简单。”信息技术部韩燕征说。

  人才队伍:默默奉献无怨尤

  技术创新,关键在人。

  如果说一项项创新有如明珠的话,那么,信息技术部的员工则是那串联起珍珠的能工巧匠。信息技术部所取得点滴成绩都饱含着他们的热情与奉献。

  信息技术部作为首都机场唯一的IT团队,目前共有员工137人,平均年龄只有34岁。“别看我们的队伍年轻,却是一支不折不扣、能打硬仗的队伍。”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信息技术部经理肖挺莉说。

  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快,所以他们必须不停奔跑,努力向前;由于所有的维护工作必须在夜航后进行,所以员工们经常是通宵达旦地坚守在岗位上。数不清多少个夜晚,信息技术部主管工程师向红艳奋战在电脑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不记得有多少次,王欣爬高爬低,只为找到一个安防摄像头的合适位置……

  当然,他们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整个团队在共同奋战。“在信息部,很难说一个人成就了某项事情,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团队合作。”信息技术部党委书记熊英说。在采访中,“成就感”成为了一个被大家反复提及的词汇。也许这就是他们夜继日工作却没有半句怨尤的原因。虽然这只是一支幕后团队,但信息之于旅客的重要性,于首都机场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他们没有和旅客面对面,但却一直在一起。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