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管理 >> 正文

上海机场赢利能力行业领先的秘密(图)



2014-09-10   作者:孟进 钱擘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俯瞰(崔新华/摄)

wanglei120140910144521.jpg 

浦东机场全景(江旭/摄)

  拥有浦东、虹桥两座机场的上海机场集团,近年来始终赢利能力保持国内机场行业领先的奥秘何在?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德润在接受中国民航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一方面缘于上海机场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地处全国经济金融中心的特大型城市上海,又依托长三角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同时更缘于民航系统的积极改革创新--1994年12月,虹桥机场移交上海市政府管理,是全民航第一家移交地方政府的大型机场,也是机场属地化改革的试点单位。在上海市政府和民航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经过20年努力,上海机场从1个机场、1条跑道、1座航站楼,发展成为“一市两场”、6条跑道、4座航站楼的世界级机场体系。数量增长的同时,更撬动了此后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行业与地方的合力助推上海机场成长。

  试水混合型经济 走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道路

  2014年上半年,浦东国际机场继续保持了我国内地机场货邮运量第一、全球第三的出色成绩;除了本身是联邦快递全球总枢纽的孟菲斯和拥有自由港独特免税优势的香港之外,在类似经营环境的机场中,上海机场集团创下了世界范围的最佳业绩。

  李德润则对记者坦言,这不是集团自身单打独斗出来的,优秀的合作伙伴非常关键。

  1999年,上海机场集团公司与德国汉莎货运航空公司以及锦海捷亚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货运站有限公司。合资企业的常务副总即来自汉莎,这家老牌民航巨头丰富的管理经验、长期的市场耕耘,为浦东机场货运业务带来非常有价值的帮助。如今的浦东机场不仅货运业务量连年保持全球领先,更以高水平运营享誉业内,今年又赢得全球最佳货运机场称号。

  拥有浦东和虹桥机场所有户内外广告媒体独家经营权的上海机场德高动量广告有限公司,同样是由上海机场集团与世界排名第一的户外广告公司--法国德高集团合作组建的。

  在这家合资企业官方网站上,阵容强大的优秀广告客户被一一列出:登陆虹桥机场的首家克莱斯勒数码汽车展厅、浦东的虹桥值机柜台上方的雅诗兰黛海报、浦东机场大厅的VISA信用卡和著名的LVMH旗下的众多高端奢侈品品牌室内灯箱、浦东机场户外的世界500强企业……事实上,自从2005年机场德高动量签约承接广告经营以来,上海两场的广告客户水准便不断提升,如今亮相于此的都是国内外各行业的一线品牌;广告经营收入更是比合资前有了大幅度提高。

  2009年,上海机场集团与香港机场管理局合资成立上海沪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探索合资合作新模式。虹桥机场公司与香港优秀管理团队合作后,虹桥机场国际机场协会(ACI)旅客服务质量测评排名从2009年的130位上升到2013年的22位;近年来相继获得2013年度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便捷出行”项目北亚地区机场最佳合作伙伴奖以及国际评级机构授予的“全球最佳国内机场”、“五星级航站楼”等称号。 而在刚启动的新一轮合作中,上海机场将进一步发挥沪港公司的作用:这支团队不仅将继续担负候机楼管理的职责,还要更深地介入经营领域,使香港机场的商业运营经验为上海所用。

  这些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企业,今天俨然成为上海机场集团的骨干力量。

  利用资本市场 实现资产高速增值

  今天的上海机场集团,旗下有着我国主要民航机场中率先上市的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仅上市公司资产就超过200亿元,而在10多年前刚上市时,这个数字仅仅是10亿。依托资本市场,上海机场实现了资产高速增值,也为机场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1998年,虹桥机场通过股份制改造成为当时国内三大机场中第一家上市公司,并在上市后使公司资产从 10亿迅速增长到40亿。

  初尝资本活力之后,上海机场越来越善于利用这一市场。1999年,虹桥机场成为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首家发行可转债的A股公司,由上市公司发行13.5亿元可转换债券,用于机场建设。

  2002年,伴随上海机场的航班东移、浦东机场重新定位,上海机场集团实施了浦东、虹桥两场资产置换,以浦东机场一期工程飞行区等相关资产及浦东机场航空油料公司40%的股权,与上市公司的虹桥机场候机楼等相关资产进行置换。这一措施为浦东国际机场后续建设搭建了广阔的融资平台,也为上市公司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事实证明,这步在资本市场的棋走对了--2002年以来,上海机场股份公司实现了上市公司资产从60多亿到200多亿的增长,机场建设也因为资本市场注入的资金流得以持续推进。

  率先实施特许经营 非主营收入节节攀升

  一座机场要运营好,机场自身不必事事包打天下,更要善于运用特许经营等市场手段,这是上海机场集团移交地方管理后,始终秉持的理念。

  在出境购物游客流日益壮大的当下,上海庞大的海淘一族中,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会说:“很多东西不用出去采购,在机场'日上'买就行啦!”出境旅客们的账算得明白:上海机场的“日上”免税店,化妆品、烟酒等多类产品售价较之欧美日韩或港澳地区的当地商家往往更加便宜,而且旅客购物还可以登机前预订商品、返程时再付款提货,从而省去了在境外全程提着大堆行李、还得一路打包的麻烦。这家如今在上海口岸出境游旅客中人气极旺的免税店并非上海机场集团的自营企业,而是采用特许经营权模式引进的入驻商家。

  其实,早在1999年,浦东机场一期工程投入运营时,上海机场集团就提出,要充分利用国际通用的机场特许经营模式,引入专业保障服务企业。浦东机场货运站项目、加油站项目、航空食品配餐项目等率先尝鲜,取得了良好效果。

  机场特许经营权的运作领域随之扩大。2004年以后,上海机场集团候机楼内的商业项目陆续全部改为市场化运作,通过招投标方式交由中标方经营,机场按照协议约定收取租金。通过招标,日上免税、上海淮海商业集团等资金雄厚、信誉良好、运营管理能力强的公司进驻机场,更带来了出色的收益。到2013年,仅浦东、虹桥两场航站区的商业租赁收入,占集团总收入比重就达到近20%。到目前为止,特许经营模式已经成为上海机场普遍采用的成熟商业模式,广泛覆盖到宾馆、公务机、航站楼商业、通讯等业务。

  内部管理创新:保障型单位的企业化运作

  机场要创造出色的盈利业绩,除了有效的经营措施为企业“开源”之外,通过既降低开支、又确保优质运行的高水平成本控制,来实现内部“节流”,也同样重要。

  “安检护卫、能源供应、机电设备……这些领域虽然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出现外包服务,但目前国内还缺少专业的外包供应商可供选择,因此我们使用自己的团队。”与记者谈及上海机场集团引入的市场化机制时,李德润把相当的介绍时间留给了还没做到的项目。他表示,这也是上海机场集团将要继续改革、赢得未来发展空间的地方。

  在上海机场集团看来,安检、能源、机电等等都可说是机场运行重要的核心环节,但保证好核心环节的运作并不等同于不计成本、把各个环节变成一整份“大锅饭”;恰恰相反,市场机制在这里同样大有作为。

  所以,上海机场正在着手将一批保障型单位打造为独立核算的内部企业。能源保障公司、安全护卫公司、机电信息公司等单位在今后的运作中,将模拟发达国家机场对于外包服务商的要求,引入全成本核算、模拟市场机制操作等方式。市场竞争的压力与活力都将藉此传递到上海机场集团内部,以此更精准高效地降低成本、提升服务保障水准。

  当机场经营管理的创新深入这些核心环节,探索与施行的难度不言而喻,但李德润说,“上海机场发展速度行业领先,领先就意味着探索和先行先试的责任。”

  以下为机场集团提供的数据

  2013年,共有93家航空公司开通了至上海的定期航班,航线网络遍布全球239个城市,网络覆盖度基本达到国际大型枢纽机场水平。(这组航线数字在另一篇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稿件中涉及,故本稿文中未用)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