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机场急救站纳入市医保定点机构
自2015年1月1日起,武汉天河机场急救站医保系统将正式投入使用,这意味着机场急救站正式纳入武汉市医保定点机构,机场员工在急救站看病也可以刷医保卡了。
享有医保 却不能就近看病
2010年,机场员工都领到了属于自己的医保卡,机场正式加入了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然而,机场内的急救站却未被纳入武汉市医保定点机构。由于机场地处远城区,员工工作时间跨度较长,还有些员工长期居住在机场区域内,在急救站就诊不能使用医保卡,员工在看病缴费时,往往会嘀咕一句:每个月都在扣钱缴纳医保,生病了却不能就近刷卡,还得自掏腰包。
不少员工小病小痛就忍着,等到下班休息时出机场再到医院去看,存在诸多不便。急救站医务人员们也觉得憋屈:大家愿意为机场作出更多的贡献,但却因为不能刷医保卡的原因,阻拦了一部分需要就诊的病人。根据有关统计,虽然旅客吞吐量和员工人数都在逐年增加,但急诊之外的普通门诊业务却未见增长。
将机场急救站纳入武汉市医保定点机构,让每一位缴纳医保的患者可以在这里刷卡就诊,已经迫在眉睫!
攻坚克难 为员工办实事
面对员工的呼声,患者的期盼,消防救护支队领导班子决定,要按照集团公司第六场硬仗的要求,想方设法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打一场纳入医保体系的攻坚战。
之所以称为“攻坚”,是因为:地方人社局对申报医保定点机构有着较高的准入门槛,如:申报单位要具备独立的法人资质;要属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注册的正式医疗机构;收费体系要经过物价部门审批;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并完成注册评审等等。这就是说,急救站需要比照标准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去创造条件,才有可能申报,才会得到受理。
2013年12月,攻坚战正式启动,开始进行申报的前期工作。通过市人社局网站,查询研究相关政策规定,明确对各项资料的具体要求,并多次向市政务中心咨询。这期间,由于急救站医疗机构注册地与集团公司医保缴费地不一致的现实问题,导致申报工作受阻。支队领导带队先后10余次到市人社局、市政务中心、市医保中心、江汉区社保处等审批单位沟通协调,多方说明情况。机场急救站纳入医保,是为了方便员工,服务旅客,更好地与国际机场的地位相匹配,这一初衷得到有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终于争取到以特事特办的方法解决了一些难题。
步步推进 迎来医保开通
2014年3月12日,武汉市政务中心人社局窗口同意受理医保定点机构的申报资料。
2014年4月1日,武汉市人社局派工作组到机场急救站进行现场勘查。
2014年4月14日,机场急救站正式获批成为武汉市医保定点机构。
2014年5月12日,向武汉市医保中心申请医保结算系统开通。
2014年6月,向武汉市电信局申请开通医保专用通讯网络线路。
2014年9月,按人社局要求,安装医保软件系统。同时向湖北省财政厅申请领取医疗机构收费票据。
2014年12月,武汉市医保中心进行综合测试验收。
2014年12月30日,机场急救站医保定点机构正式挂牌,医保结算系统在机场正式开始运行。
精心服务 方便更多人就医
试运行后,首位刷卡看病的员工小张感慨地说:“急救站开通刷卡后,一般的小病小痛,可以在这里解决,就不用再往市区折腾了”。
急救站站长张虎平、党支部书记韩遵义介绍:“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建立“分级诊疗模式”的发展方向,逐步推行“小病在基层”的就医方式。急救站作为机场这一特殊区域内的医疗机构,更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充分发挥好医疗服务保障作用,减少员工奔波之苦,降低就医费用,最大限度方便就医。”
武汉机场消防救护支队支队长陈国庭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展望与要求:“在集团公司的关心支持下,医保定点机构申报成功,意味着机场急救站医疗服务软硬件建设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可。目前,市人社局第一批仅仅批准了机场公司所属参保员工刷卡许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刷卡服务全面放开,要让持医保卡的驻场员工和往来机场旅客都能够在这里刷卡就诊。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软实力建设,通过引进人才和外送进修等多种方式,大力提升医务人员诊疗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