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管理 >> 正文

老机场的新变化——乌兰浩特机场齐心协力筑新家



2015-12-17   作者:苏日娜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截止到11月底,乌兰浩特机场运输生产指标已完成全年40万人次的目标,预计今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43万人次。目前是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下属12家成员企业中增速第一名。据统计,乌兰浩特机场1-11月份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66.5%。从2011年到2014年,乌兰浩特机场年均客流增长为24%,为何机场客流会在2015年实现井喷式的增长,这还要从机场硬件设施的变化说起。

  1965年乌兰浩特机场在日伪时期的简易机场上重建通航,1995年迁建至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迁建候机楼面积仅有2230平方米,随着旅客吞吐量的增大,候机楼拥挤、服务设施落后等现象突显。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对外形象,更好地满足运输生产发展需求,加快地方对外开放步伐,乌兰浩特地方政府投资6.45亿元,用于乌兰浩特机场扩建工程。该工程于2013年6月开工建设,包括飞行区扩建工程和航站区扩建工程。

硬件设施改善 旅客满意点赞

  2014年9月16日,乌兰浩特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面对新的作业环境,乌兰浩特机场公司及时调整作业指导书,对工作流程进行全面优化;新增4座登机桥,结束了旧候机楼无廊桥的落后时代,同时避免了在停机坪上工作人员、保障车辆、设备的混杂,有效降低了安全隐患;新建跑道长2600米、宽45米,PCN值增大至63,更好地保障中大型飞机起降,提高机场安全保障能力;新跑道灯光、导航系统的更新,提高了飞机起降的安全保障裕度;停机坪由原来的12000平方米扩建至39000平方米,增加了6个C类机位,使乌兰浩特机场的飞行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同时飞机停场能力达到8架。

  今年的7月30日,新建候机楼正式启用。新候机楼建设面积1.8万平方米,是旧候机楼的9倍;新候机楼内设置值机柜台14个、自助值机柜台6个,而旧候机楼值机柜台仅有2个;新候机内设旅客安检通道4个,贵宾通道、员工通道各1个,而旧候机楼仅有2条旅客安检通道。新航楼内休息座椅共计400个,原来仅有128个。正如规划发展部经理宋建江所说:“这变化简直就是高楼大厦和茅草屋间的差距,旧候机楼隔离区内只有一个登机口,120个休息座椅。在旺季的高峰时段,不到200平米的隔离室内挤满了旅客,需要我们在隔离区外设置隔离带来分流不同航班的旅客,要不然那可热闹了。”

  机场候机楼、停车场及周边道路等硬件设施得到改善后,旅客满意度也由2014年的4.30提升到4.37,最高时达到4.40。在乌兰浩特市烟草公司工作的李先生是乘坐飞机出行的常旅客,他也见证了乌兰浩特机场发生的大变化。“现在的机场可气派了,从机场出发特别有高大上的感觉。作为乌兰浩特人,有这么好的机场,我都感觉挺自豪的。停车场的面积也够霸气,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停车位了。”

规划招商给力 经营业务开花

  依托机场新建跑道、候机楼项目的启用,机场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乌兰浩特机场加大航空市场开发力度,今年新开通航线7条,通航城市9个。在不断提升运营品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航空大众化”发展,先后推出“首府中转”优惠、60岁以上老人免票、“舒心飞”月票、“云上公交”运营产品等惠民政策,并与华夏航空生鲜特产商贸合作,切实让地方老百姓感受到、体验到民航发展带来的优势和好处。

  新候机楼启用后,商业区由30平方米增加至900平方米,候机楼室内广告位由3处增加至44处,机场公司贵宾厅及头等舱休息室冠名单位由4家增加至8家。机场公司积极调整非航资源开发管理思路,以“管理模式、主体定位、资源整合、服务理念、主辅关系”五个转变为出发点,借助机场新建项目使用后非航资源增加的有利契机,不断提升非航资源利用率及其价值。成功推动了非航业务专业化外包经营的转型,确保了非航资源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管理模式突破,形成了航空主业与非航空业依托发展、相互借力的向好局面。

  预计2015年,航空性非航收入254万元,同比增长45.75%;商业性非航收入268万元,同比增长74.2%;其他非航收入实现355万元,同比增长9.6%。

完善民生工程 员工幸福期盼

  面对突飞猛进的运输生产发展,乌兰浩特机场员工也面临着来自运输保障的巨大压力,为了能给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乌兰浩特机场公司对职工餐厅进行了更新改造,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了300平方米,更换了全新的厨具。针对之前职工普遍反映餐厅菜式单一,菜价较贵的现象,在全面考察了通辽、赤峰、包头机场的餐厅经营方式之后,乌兰浩特机场公司将一直自主经营的食堂外包,销售方式也改为自助餐。并将伙食补贴不再发给食堂,而是分给每位员工,让员工真正得到实惠。

  2014年9月,占地1800余平方米的职工宿舍竣工,新宿舍内有36个房间,可提供108个床位,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转变。宿舍内部设施齐全,房间内设有独立卫生间、电视、热水器、网络。考虑到长期住在宿舍的员工有大量换季的衣物和物品,还贴心地设置了储物间。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宿舍楼内设有职工书屋和健身器材。

  身在乌兰浩特机场,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它的新面貌,乌兰浩特机场扩建工程从2013年开始,是自治区民航“十二五”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兴安盟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飞行区工程和航站区工程,附属工程包括航管楼塔台、办公楼、消防站、特种车库、污水处理站、制冷站、锅炉房、管网及环境景观等工程。

  目前,占地1500平方米的新办公楼建成还未投入使用,占地900平方米的职工活动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建设中的。乌兰浩特机场办公室的员工崔宏伟充满期待地说:“有了新办公楼,我们的档案和文件总算有地方安置了,新办公楼的办公环境肯定特别好,真想快点搬进去。等职工活动中心建成,我们就有打羽毛球、乒乓球的活动场所了。工作坏境改善了,业余生活也更丰富了,感觉幸福感都提升了。”

  随着航空运输的大众化,旅客对出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硬件基础设施完善了,安全保障工作更要跟上。乌兰浩特机场总经理杨云飞在采访中提到:“面对机场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做的还很多。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的同时,我们要努力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和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航线网络,全面提升航空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让公共基础设施承载各大的功能,为集团公司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价值,贡献力量。”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