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珠海航展,办还是不办?
如今,距离两年一届的珠海航展的计划举办日期11月10日,仅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当大家都在热切期盼借助今年航展提振下处境艰难的航空业时,最近几天,关于航展是否还能如期举行的疑问,又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对于举办者而言,在全球疫情的大环境下,航展的举办与否确实是一个现实性的两难抉择。一方面,珠海航展作为我国唯一国家级别的航空航天技术展示和经贸交流的平台,对行业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今年疫情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各种压力汇集,背后交织的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因素,航展也难逃大环境的冲击与影响。
办与不办?或许真的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
满怀信心筹备的主办方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原定的计划与准备。珠海航展的筹备工作自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今年3月,全球第二大航展英国范堡罗航展与德国法兰克福航展都纷纷宣布因疫情取消之时,珠海航展就成为了今年除2月举办的新加坡航展外,仅存的国际性航空航天展会。
虽然有着种种压力与疑问,珠海航展的主办单位还是以实际行动在向外界展现着坚持办展的决心与信心。随着5月国内疫情的好转,第十三届中国航展便紧锣密鼓地在5月7日举办了首场云签约活动。航展承办方分别与德国ECM展览会议管理公司、万丰航空工业有限公司以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了合作签约。随后在6月9日的第二场签约中,又宣布墨西哥将首次以国家展团形式。接连不断的签约,不仅体现了中国航展对促进世界经贸交流合作的平台作用,更充分显示国际参展商对中国航空航天市场的强大信心。
截止2020年7月,本届航展已有中国、阿联酋、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等国家或地区的400多家国内外知名航空航天企业确定参展。室内展览面积超过9万平方米。其中,新增阿联酋、芬兰、瑞典、沙特4个参展国家。
在大家更为关注的飞行表演环节,除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外,俄罗斯空天军勇士飞行表演队将有望携换装后的苏-30参加本届航展。
这一切似乎都在展现着今年航展如期举办的坚定信心。
国际疫情的防控态势成为航展最大的风险
目前,全球基于防疫所采取的限制人员出入境以及入境隔离政策仍是主流措施,由此导致的国际航班量的大幅削减,为会展业造成极大影响。与其他各类展会相比,珠海航展的一大特点是近半数的参展商都来自境外,尤其又以欧美各国为主。大量人员物资以及参展飞机需要从境外汇集到珠海。疫情与国际交通的双重限制,给航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早在2016年第十届航展上,境外展商比例就以达45%。国家展团更是包括美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荷兰、比利时、乌克兰、捷克、韩国、新西兰等。参展企业涵盖了波音、空客、巴西航空、俄罗斯UAC、GE、CFM、ATR、赛峰、达索等世界前50强航空航天领先龙头。
但目前,这些国家大多数又是全球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一旦举办,防控疫情境外输入的压力将会十分巨大。而且从展会规模上,珠海航展又以人员聚集著称。以2018年的第十二届航展为例,为期6天的展会就吸引了超过15万专业观众与30万普通观众。相信往年体验过珠海航展的朋友,都会对每次人山人海的场景印象深刻。
国内为了疫情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与代价,取得目前的防控成果来之不易。因此,航展的国际性以及人员规模,在当前的环境下,却成为了主办方不得不认真考虑的最大风险。
面对行业的不确定性,境外航空企业参展意愿或许并不强烈
从参展者的角度来看,今年航空企业受疫情的冲击使得很多公司不得不重新审视未来的发展战略与方向。根据IATA以及美国航空协会的预测分析,最乐观的情形下,国际航空客运段的恢复最快也要在未来3-5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各家航空企业如果能够顶住疫情的冲击,维持相对较小的规模也将会是未来几年的常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飞机设备还是服务采购,甚至新技术的引入,都会基于成本而极大降低需求,在市场拓展上也将会采用更为谨慎的态度。因此,在现在的时间点来看,由于全球航空业仍处于疫情期间,从企业角度对航空展会的参展意愿肯定会大打折扣。
即使不考虑疫情的状况,珠海航展受贸易大环境变化的影响其实在2018年的第十二届航展就已经开始显现。在2018年,由于正值中美贸易争端的初期,航展已经隐约开始受到相关环境的影响。从数据上看,上一届航展共签订了逾569个项目价值超过212亿美元的各种合同、协议及合作意向,成交了239架各种型号的飞机。而在2016年的航展中,为期6航展共签订402个项目价值超过400亿美元的各种合同、协议及合作意向,成交了187架各种型号的飞机。
两次航展签约价值下降近半数,一定程度上,航空业对大环境的变化,反应还是非常敏感。
因此,即使今年航展能够如期举办,在没有重大商用客机订单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展会的成交金额不出现进一步的下降,也是主办方的考量之一。
一旦航展取消,珠海地方经济或将承受更大压力
一直以来,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这个国字号活动,早已成为了珠海市的一件年度大事。对于经济规模在地区本就不大的珠海而言,航展为珠海所带来的旅游会展以及航空产业培养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适逢航展年时,很多本地政府公共工程更是以航展开幕日期作为重要的竣工运营节点。
正是由于多年航展的带动影响下,目前珠海航空产业园已初步形成通用航空产业链。当地政府更是引入龙头企业中航通飞建设了’一总部、两中心、三基地’,形成集市场营销、研发、製造、试飞交付、运营服务为一体的通航全产业发展体系平台。珠海航空产业园十余年来累计签订建设合同总额超100亿元。
今年上半年,即使受到疫情影响,珠海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投资还取得了逆势增长2.8倍的好成绩。2020年7月,由珠海完成总装下线的国产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更是完成了海上首飞成功。航展所孕育的通用航空产业正在逐渐成为珠海经济的一张名片。
其次,作为城市经济的晴雨表,珠海本土会展业在今年已经经历了非常严重的寒冬。1月24日,珠海宣布暂停举办大型经贸聚集类活动后,所有展馆关闭,展览和会议活动取消或延期,整个产业链几乎全面停滞。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自2月以来,已取消的展会活动约28个,直接经济损失超3000万元。
数据显示,2018年会展行业为珠海吸金153.05亿元,占全市GDP的5.25%。珠海市商务局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面对困难,下一步,珠海将继续加大对会展业的扶持力度,全力筹办中国航展等重量级会展项目,提升珠海作为区域性国际会展城市和会议目的地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一旦今年的航展取消,四五十万游客对酒店业、餐饮业等会展关联产业的影响也将不容忽视。从这样的消费体量和经济压力看来,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地方政府,不得不将谨慎考虑展会取消对经济可能的冲击。
一点思考
在中国,两年一届的珠海航展无疑是航空迷翘首期盼的嘉年华。每一届庞大的参展旅客也展现出大家对于航空的兴趣与热情。从个人角度,我自己也是从08年的第一次航展上,第一次看到歼十和A380,才深刻体会到了航空文化的魅力。相信每一届航展,也为不少小航空迷的心中种下了美好的航空梦想。
但与此同时,面对疫情,主办方确实也需要在权衡利弊中,做出艰难的判断。从最近的媒体反复的表态,至少反映出本届航展是否仍应如期举行,在决策者内部其实也经历着痛苦的取舍。
此外,除了经济价值外,中国航展更有着展现军事及科技力量的重要窗口。一大批代表当今世界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也都在各届航展上集中展示。从08年的歼十露面到18年的歼20与运-20公开表演,航展也成为普通人一个难得感受中国强大空军装备的机会。尤其在当下复杂的周边地区环境下,更有不一样的特殊意义。
由此可见,航展举办与否的决定,既要考虑疫情防控、境外输入,又要评估对经济的影响,更深层次的政治军事因素可能也会成为顾虑。办不办?怎么办?真的还需要决策者的智慧。或许,今年临时改成一次国内航天航空博览会,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如今面临的这个航展办与不办的困境,似乎也是现在全球航空业挑战的一个缩影。
航空业作为促进世界沟通交流和经济合作共赢的重要渠道,可能暂时缺席,却绝不会离场。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注意!所有声称受托于双流国际机场的招聘都是假的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