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深圳机场新航站楼开通在即 22年通航历史成时代缩影



2013-11-26   作者:刘凡  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res01_attpic_brief.jpg 

 深圳机场新航站楼最北面,能看到塔台的全貌

  2013年11月28日早上6:00,深圳机场新的航站楼(即T 3航站楼)将正式启用,老的候机楼即A、B、D候机楼将关闭。深圳民航史将掀开新的一页。

  谁能预料到,当时位于宝安黄田村一片原本是滩涂的泥巴地,如今已成为全国综合排名第四的大空港,每日有700多架次的民航客机从这片土地的上空飞翔至世界各地;而类似如今的新航站楼的启用过程,其实已经在这个只有短短22年历史的机场上演过2次———簇新的T 3航站楼,实际上是机场的第三代候机楼了,因为航空业发展的速度让人无法预料,只能一扩再扩……

  22年的通航史,历经三代候机楼。深圳机场从筹建到扩建到再建一座新航站楼,其发展历程以及爆发式增长,已成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象征和标识,更成为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缩影。从今天起,南方都市报正式推出“深圳机场新航站楼转场”大型系列专题报道,既从宏观的视角讲述深圳机场航站楼不为人知的老故事,分析新航站楼的启用对深圳未来的影响;也将从服务性的微观角度,提供对新航站楼的全方位信息介绍,还有对深圳民航史的见证者的系列专访,以期通过我们的报道,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新航站楼。

  选址

  一波三折耗时六年

  深圳首批空中管制员、现任中国民航深圳空中交通管理站站长助理田合林认为,幸好当时选择了黄田而没有选择深圳湾,因为“那里 离 市 区 太 近了。如果选址深圳湾,那么深圳今天就没有那么多高楼了,所有的建筑高度都将受到限制。”

  1992年10月12日,丽日当空,时任国务院代总理李鹏亲临深圳为机场通航剪彩,从此结束了深圳没有航空港的历史。这就是如今给人所熟知的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鲜为人知的是,深圳机场所在的地址,当时实际上是一片滩涂,周围全是农田。而选址可谓是一波三折,仅定地方就选了6年。据已故的原市政协主席周溪舞在生前所写的回忆录中回忆,当时为筹建机场,专门成立了机场工程可行性研究领导小组和筹建办公室,周溪舞任组长。在筹建办第一次会议上,就搜集了深圳地区的气象、地形、地质资料,分别对后海湾、黄田、长安、黄阁、内伶仃岛、同乐村等6个场址作了调查研究。经过初步筛选后,重点研究了后海湾和黄田场址,于1984年9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到底是后海湾还是黄田?后海湾方案就是将机场建在深圳大学以东和以南的方位上,该方案一度被视为优选方案。但民航部门首先表示不赞成。1988年初,15名中外专家实地考察之后,一致对深圳决定在白石洲兴建机场投了反对票,认为这一方案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决定”。

  1988年1月1- 4日,李鹏来深视察,专题听取遴选出的羊台山、黄田以及白石洲3个机场方案汇报,李鹏提议调直升机到几个场址现场察看。在飞往羊台山途中,李鹏看到这一区域阡陌纵横、民居连片,当即要求前往白石洲和黄田,并重点对黄田区域进行了视察。李鹏并没有指示究竟选址哪里,但是他有倾向,不赞成羊台山和白石洲。视察完毕,李鹏指示中央有关同志听取、论证各方意见,并明确表示:深圳的机场是由深圳投资兴建的,选址还是由深圳市定吧。

  周溪舞曾在其回忆录中写到,他和当时主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李传芳都认为,还是在原来确定的黄田场址较好。对于特区内外的问题,通过采取行政措施,此事不难解决。时任市委书记、市长李灏曾问过他,在黄田建机场,处理淤泥的技术、建成后跑道的质量、飞行安全等问题能不能解决。周溪舞回答说,根据水电部长江葛洲坝工程局在葛洲坝工程中的施工经验,把跑道底下的淤泥挖起来,然后填上花岗岩石头夯实就可以了。因此,跑道质量和飞行安全都有保证。李灏认为,既然这样,那就还是定在黄田吧。至此,深圳机场选址问题的论证画上了一个句号。

  黄田场址的确定,为深圳机场早日动工打下了基础。1988年5月,市政府成立深圳机场建设领导小组暨深圳机场公司。1989年5月20日,深圳机场建设正式动工。

  深圳首批空中管制员、现任中国民航深圳空中交通管理站站长助理田合林认为,幸好当时选择了黄田而没有选择深圳湾,因为“那里离市区太近了。如果选址深圳湾,那么深圳今天就没有那么多高楼了,所有的建筑高度都将受到限制。”

  第一代

  两年四个月

  创多个最快

  从1989年5月深圳机场建设正式开工,到1991年10月12日顺利实现通航,只用了两年4个月。深圳机场当时创造了多个“最快”———国内建设速度最快的机场、吞吐量最快的机场、国内唯一仅一年半就升格为对外开放口岸的机场。

  1991年10月顺利通航

  选址定了,剩下的就是机场建设了。今年50岁的深圳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邓宏安,那时还是20多岁的年轻小伙。他第一次来深圳,是从攀枝花坐火车到昆明,再从昆明坐到广州,又从广州坐到深圳,折腾了几天几夜。第二次来深圳,去机场的工程建设单位报到,则是坐飞机到广州,再从广州坐旅游大巴到八卦岭。几十个小时的火车变成了2个小时的飞机,那种乘飞机带来的巨大的距离超越感,令邓宏安至今都感到很舒畅,“有了第一次的对比,第二次来深圳,感觉坐飞机的感觉实在是太快,太好了。”

  从此,邓宏安和他的同事们就扎根在这片海边的土地上。当初的机场人,满怀建设深圳特区的热忱,从全国各地汇集到一起,在艰苦的环境里苦干了800多个日日夜夜,被人们称为“当代大禹”。而两年内要在农田上建立起跑道、停机坪、塔台,满足机场的需要,绝非易事。邓宏安回忆,当时机场最初的建设者都是和他差不多的年轻人,有的还未结婚,有的则是初为人父母,正是组建家庭的初期。但是为了赶进度,机场建设人员每天都睡在工地上,周六中午到周日才有短短的时间与家人团聚,周一又回到机场,忙的时候,更是通宵达旦地开会、讨论。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时间就是金钱。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初期,“一天一层楼”的奇迹在这块土地上到处上演。深圳机场的速度也不折不扣地体现了“深圳速度”:从1989年5月深圳机场建设正式开工,到封顶只用了1年半时间,再到1991年10月12日深圳机场顺利实现通航,只用了2年4个月。

  深圳机场当时创造了多个“最快”———国内建设速度最快的机场、吞吐量最快的机场、国内唯一仅一年半就升格为对外开放口岸的机场。

  通航当年客流量160万人次

  邓宏安说,事实上最早的候机楼,现在已经看不到踪影,具体是在如今B楼的位置。据资料记载,当时的第一代候机楼,主体工程由中国华西第十一建筑工程公司施工,总建筑面积为3 .8万多平方米,主体建安工程造价1400多万元。候机楼分为三层,一层为到港厅,分国际、国内通道,备有自动行李转盘;二层为离港厅,也分国际和国内两部分。候机楼还设有贵宾厅和特别通道,供国际旅客和港澳同胞途经深圳机场中转。

  这个B楼的“原始版”后来明显显得狭窄。但在当时,3万多平米的面积,高峰客流量1600-1800人次,年吞吐能力为500万人次的候机楼,曾被赞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国外一家权威机构曾预测,深圳机场投入使用第一年,进出港旅客不会超过60万人次;第二年不会超过100万人次。而实际上,深圳通航当年的客流量为160万人次。没有人能预测到,1996年的10月,机场航站楼的扩建工程奠基,深圳机场仅在5年后就迎来了候机楼的升级。

  第二代

  D楼最初为非典隔离区

  翻开深圳机场的大事记,会发现机场的候机楼从B楼到A楼,再到B楼,“扩建工程验收”反复出现了好几次。改扩建,似乎成为一个高速发展的机场需要不断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在最早的候机楼投入使用后的第4年,即1996年,机场已经酝酿着扩建。当时机场已经达到饱和,比计划的时间提前了5年。深圳一跃成为仅次于北京、广州、上海的全国第四大繁忙空港。“我们已经把想象力发挥到极限了,但结果还是出乎意料———深圳新候机楼的胃口还是太小。”当时曾参与项目论证的一名专家说。

  1996年航站楼第一次扩建

  1995年5月9日,国计委同意深圳机场航站楼扩建。1996年10月12日,深圳机场航站楼扩建工程开工奠基典礼。1年后,新航站楼主体结构封顶。1998年,新航站楼正式落成。

  而当时的新航站楼名为2号航线楼,即如今的A航站楼,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面积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倍。而且当时采用的是“双子楼”的方式,即A、B楼同时使用,航站楼面积总计约11万平方米,终于解决了当时候机楼“煮饺子”的局面。

  如同人们现在赞叹T 3航站楼“高端大气上档次”一样,邓宏安介绍,现在看来比较普通的设计,实际上新航站楼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其外观和设计一直非常有特色,比如航站楼使用的大块的点式玻璃幕墙,当时国内没有一家机场如此大胆地采用。而这么大块的玻璃幕墙,只在康佳公司的展厅里有展示,负责设计航站楼的设计人员参观过后,决定在候机楼的幕墙设计上采用。这一设计引发全国轰动,很多机场都专程到深圳来参观取经。

  “当然现在全国都可以见到了,非常普遍。”邓宏安介绍,还有一些此前并不知名的企业因为负责设计、建设航站楼而一炮走红,成为业界响当当的知名企业。

  2003年1号候机楼再扩建

  然而A楼和最早的候机楼一起投入使用的3年后,11万平米的2个候机楼又显得不够用了。改扩建1号候机楼,增加机场总体旅客吞吐能力,提升机场整体形象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2003年,1号候机楼正式关闭,并在短短一年内完成了改扩建工程。2004年1月,1号候机楼重新开放,面积从3万多平方米扩建至7万多平方米。“2个候机楼加起来一共15万平方米,年设计吞吐量1700万人次,达到了一条跑道饱和的业务量。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A、B楼的样子。”邓宏安透露,最初计划是在A楼北面再建一个同样面积的候机楼,后来因为规划和土地问题没有实施,转而在1号候机楼的基础上进行“升级”。

  邓宏安还提到了一个插曲,即如今D候机楼的由来。当年B楼改扩建,还顺便建了如今的D楼,就是国际候机区。事实上,D楼最初兴建的初衷是作为“非典”隔离区。根据国家当时的要求,机场必须要有一个距离候机区比较远的公共区域用于隔离,因此就留出了D楼这样一个位置。随着“非典”的离去,加上机场发展需要,这片区域被用作国际航线,即如今的D楼。

  第三代

  面积、吞吐量是老楼三倍

  20多年来,深圳机场的年吞吐量一直保持着两位数字的增长。2007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比开航时的年吞吐量增长了12倍。而A、B楼的年吞吐容量设计为1700万人次。这意味着早在2006、2007年,改扩建了4年的候机楼又开始“显老了”。

  2010年新航站楼工程开工

  继2003年扩建之后,2010年,深圳机场机场扩建工程T 3航站楼工程开工。新的T 3航站楼工程占地19 .5万平方米,南北长约1128m,东西宽约640m,总建筑面积45 .1万平方米,年吞吐能力设计为4500万人次。T 3航站楼分为下二层、地上四层(局部五层),由航站楼主楼和十字指廊组成。较之于以前的航站楼,新的T 3航站楼可谓“巨无霸”,面积是老的候机楼的3倍,4500万人次的保障能力也接近目前候机楼的3倍。

  自1995年起就在南航深圳分公司从事地面服务工作的孙娟,也是深圳民航事业发展的最早的见证者之一。她说,早年航班少,他们下班时间也早。那时机票都是纸质的,一式三联,分配座位也是采用人工方式。地面服务人员不仅要负责值机,还要负责带领乘客上飞机,“那时的工作方式比较原始,比如我们等一班飞机起飞后,对账时要数票联,数错了要自己承担”。

  孙娟亲历了几代航站楼的搬迁过程。“每搬一次,候机楼就变大变宽敞一次,飞机越来越多,我们的工作时间也越来越长。”孙娟说,自己近20年的航空生涯,感觉民航的服务水平越来越高,服务的内容比以前多了很多,说明航空业正在快速发展。

  “与其说是为了满足需求不断扩建候机楼,倒不如说是民航业的发展让候机楼在不断追赶。”邓宏安说,候机楼是大型公共建筑,与普通的公共建筑有很大不同,除了一些公共建筑要配备的设施,民航还有自己的运行、管理的流程,而且它还要考虑到旅客的舒适度、体验度、艺术感等诸多要求。因此,航站楼的修建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工程。

  下次扩建在何时?

  不断在追赶,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预估高一点,让需要改扩建的时间拉长一些?邓宏安认为,不能说当时的设计人员对机场流量的增加预估不足,而是深圳的发展速度太快,实在让人无法想象能在短短时间内实现这么爆发式的增长。

  现在的T 3航站楼,能在多少年内保证深圳航空界“吃得饱”?在采访中,面对这个问题,见证了机场扩了又扩的老一辈民航从业者,仍无法给出确切答案。

  在他们看来,深圳机场的年吞吐量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2003年达到10 0 0万人次,20 0 7年达到2000万人次,而今年12月深圳机场将迎来30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从1000万人次到2000万人次,用了4年时间,而从2000万人次到3000万人次,则用了6年的时间。这个时间的延长,与深圳机场这几年硬件容量制约有关,也与深圳经济发展进入平稳增长阶段相关。从3000万人次到4500万人次,再到6000万人次,会用多少年,这得看城市经济增长力。

  现任中国民航深圳空中交通管理站站长助理田合林评估,新的T 3加上二跑道,近几年应该是能保证深圳民航的发展需求。

  大事记

  1984年3月 深圳机场可行性研究

  1989年5月11日 深圳机场公司成立

  1990年7月8日 候机楼正式动工

  1991年9月25日 试飞成功

  1991年10月12日 正式通航

  1992年 深圳机场跻身全国七大机场

  1993年5月16日南航深圳-新加坡国际航线开通,标志着深圳国际机场正式对外开放

  1994年12月28日 深圳机场续建重点项目——— 货运站、货机停机坪扩建

  1996年10月12日 深圳机场航站楼扩建工程开工奠基典礼

  1996年12月 深圳机场成为全国第四大机场

  1997年12月28日 新航站楼主体结构封顶

  1998年1月12日 深圳机场更名为“深圳黄田国际机场”

  1998年12月26日 新航站楼落成

  2001年9月18日 深圳黄田国际机场正式更名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2004年1月15日B号候机楼启用

  2005年12月20日 深圳机场飞行区扩建陆域形成工程开工典礼

  2007年12月19日 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

  2011年7月26日 深圳机场第二跑道启用。同时,新的T3航站楼钢结构封顶

  2012年8月22日 深圳机场新建T3航站楼站坪主体工程通过初步验收

  2013年11月28日 深圳机场新航站楼即将投入使用,A、B、D候机楼将随之关闭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