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司献民时代落幕 三大航“重组说”再抬头



2015-11-07   作者:王潇雨  来源:华夏时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在执掌亚洲最大的航空公司近七年之后,司献民以身陷囹圄结束了自己四十年的民航从业生涯,南航也是他职业经历中唯一供职过的航空公司。

  11月4日晚,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下称南航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航)董事长司献民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在任内连续发生大规模腐败丑闻,并且自2010年就被“落马”传言伴随至今的司献民在新一轮民航重组的风声中谢幕,不免让人对南航未来的命运引发猜想。

  早有预兆

  “从陈港被查开始,司献民就注定难过此关。”一位南航内部人士在11月5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陈是司一手提拔起来的高管,陈有什么问题司难辞其咎,但陈被查处近一年之后司才最终落马,可见央企反腐过程中面临的阻力不小。”

  司献民在2009年初开始担任南航集团总经理及南航董事长一职,当年8月便将南航营销委主任陈港提拔为副总经理。陈此前曾先后在南航河南分公司和湖北分公司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这两个分公司在南航全国数十个分、子公司中地位重要,特别是司献民主政过的河南分公司在去年9月已经与地方政府合资改制为独立法人实体,可见其在公司内部受重视程度非同一般,而曾在这些地方任职的官员也更容易获得较为顺利的上升通道。

  但陈港在去年年底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直接立案侦查,这也是南航此轮反腐风暴的发端。与陈港同时被立案侦查的还有南航运营总监田晓东,随后包括财务总监徐杰波、副总经理周岳海在内的多名中高层管理人员相继被查处,同时包括司在内的公司高层有可能被牵涉其中的传言再次发酵。

  据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11月4日当天,司献民在南航总部被纪委工作人员约谈,当天下午搭乘3点半的航班被带回北京,当晚7点过后官方便发布了正式的消息。

  前述知情人士透露,在中纪委巡视组结束对南航的巡视,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之后,一些此前没有被发现的问题被陆续反馈到巡视组。而审计署工作组也在加紧对南航内部包括航材和航食在内容易引发经济犯罪的部门进行审计工作。

  据一位接近南航的人士透露,不久前在公司举行的内部会议上,主要领导忽然被巡视组工作人员叫走,“这也意味着巡视组发现了新问题,对南航来了个‘回马枪’”。

  后果很快显现,曾担任南航总飞行师,后成为负责运营的副总经理刘纤10月9日被带走调查,此前他已经被公告因“公款打高尔夫球”等问题被内部处分,而通常情况下这预示着不会被进一步追究责任。

  “司献民被查很可能不是终点,也许只是下一步调查的一个节点,”一位接近南航的人士表示,“业内此前有很多非常夸张的传言,但最后一步步都应验了,所以谁也不敢说这次反腐风暴就此走向平息。”

  重组存在可能

  不久前业内疯传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航)可能会与南航合并,最终两家公司分别发声明予以否认,让这一传言渐渐偃旗息鼓。但此番司献民被调查,“重组说”再次抬头。

  在业内看来,民航业重组最大的障碍并非业务的整合,而是人事的安排。而南航一把手被调查正好在某种程度上破除了这种障碍,为重组奠定了条件。

  “这是不可能的,”一位南航管理层人士在11月4日被本报记者询问关于重组的看法时非常坚决地予以回应。

  而在前述接近南航的人士看来,高管落马与重组传言如此相近只是巧合,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现在央企重组的方式已经跳出了此前那种政令式捏合的方式,更不用通过反腐来作为工具为重组清障。”

  “但国有航企重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或许三变一,或许三变二,但合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改善效率、增强竞争力,而不是单纯的做大。”一位接近国资委的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11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就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做出“顶层设计”。

  《意见》对于国有资本的优化重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提升效率。

  《意见》提出要按照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要求,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领域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处置低效无效资产。

  “国有航空企业一直占有最好的资源,但却并没有发挥出更好的效率,因此进一步优化整合的可能性非常高,特别是针对国有航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对资源的重新组合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能,”一位民航业内资深观察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随着航空业推进混改以及引入更多民资,未来形成以一两家大型国有企业为龙头,另外一批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为‘鲶鱼’的行业格局或许才是中国民航真正的改革起点。”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