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马航MH370客机失事两周年 调查中期报告将发布



2016-03-08   作者:戚易斌  来源:中国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综合消息,3月8日是马航MH370客机失事两周年。两年来,有关飞机具体下落的各种消息以及搜寻工作的进展始终牵动着世人的心。近日,一块在莫桑比克海岸被发现的客机残骸又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引发人们对残骸来源的推测。与此同时,乘客家属依然没有放弃希望,呼吁有关当局不要放弃,继续搜寻工作。

  疑似残骸又现非洲东海岸

  本月2日,桑比克民航管理局发布消息说,在该国海岸附近发现一块飞机残骸,但要确认残骸是否来自两年前失事的马航MH370客机还为时尚早。

  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和交通部3日发表声明表示,该飞机残骸将运往澳大利亚,由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的专家进行核实。该声明重申,MH370客机的搜索区域目前仍位于南印度洋。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2日晚表示,根据初步报告,在莫桑比克发现的残骸很有可能来自于一架波音777客机。廖中莱说,这一消息还有待证实和确认,马来西亚民航局正在与澳大利亚相关部门一同协作取回残骸。他“敦促所有人避免进行过度推测”。

  去年7月,印度洋法属留尼汪岛出现一块神秘的飞机残骸,疑似来自马航MH370客机。当时,调查人员认定那一残骸为襟副翼,位于波音777客机机翼的后缘。

  对于MH370客机残骸可能的漂流方向,航空安全专家、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前成员约翰·戈利亚先前认为,根据印度洋洋流的走向,在客机失踪后,漂浮的残骸可能最终抵达非洲东海岸,这也是留尼汪岛所在的区域。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客机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途中失联。马来西亚政府在2015年1月29日正式宣布这架航班失事,并推定机上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已经遇难。

  调查中期报告将发布

  在马航MH370客机失事两周年之际,遇难乘客家属6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了纪念活动,呼吁有关当局不要放弃搜寻客机下落的努力,直至找到客机失事的原因。

  活动现场播放着悲戚的哀乐,家属们将代表失事客机上每一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白色气球升上天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他们可以停止搜寻工作,但是我们怎么停止失去亲人的哀思呢?我们希望他们继续搜寻MH370的踪迹,如果可能的话”,杰奎塔·冈萨雷斯说。他的丈夫戈梅斯是这架失事客机上的乘务长。“我们会继续奋力争取,一定要找到事情的真相。我们不会放弃。”

  据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介绍,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中国将于今年6月在吉隆坡举行三方会谈,届时专家组将就未来的搜寻工作给出建议。廖中莱还表示,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调查组将在3月8日、即MH370失事两周年纪念日当天发布一份中期报告,预计报告会涉及事故原因。

  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局长、搜救行动指挥马丁·多兰对法新社表示,他仍然认为“很有希望”在对目前的12万平方公里搜索区海域的搜寻工作完成前得到一些新的发现。但是6日参加纪念活动的遇难者亲属则表达了对于有关当局目前搜索地点是否正确的疑虑。

  印度人纳仁德兰说:“如果他们在其中一条线上一无所获,这并不意味着在其它区域不会有所发现。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消息,然后问他们,‘好的,接下来怎么办?’”他的妻子当时就在这架客机上。

  乘客家属起诉马航及马政府

  据《德国之声》网站报道,本月4日,12名马航MH370航班乘客的家属正式起诉马航和马来西亚政府。

  根据《蒙特利尔公约》第三十五条规定:“自航空器到达目的地点之日、应当到达目的地点之日或者运输终止之日起两年内未提起诉讼的,丧失对损害赔偿的权利。”因此,马航MH370航班失事旅客家属应当在2年内即2016年3月8日前提起损害赔偿诉讼,否则将丧失对损害赔偿的权利。

  代表10名MH370航班乘客家庭的律师桑吉对美联社表示,原告包括一名俄罗斯和一名中国乘客的家人,其余家庭均来自马来西亚。除了起诉马航之外,马来西亚政府以及事发当时马来西亚民用航空和海军的负责人也都成为被告。

  另据新华社2月26日消息,日前,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对马航MH370一王姓失事旅客的两位家属诉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航空运输人身损害责任纠纷一案,依法予以登记立案。

  根据国际航空法规定,失事航班乘客的直系亲属可以得到最高17.5万美元的赔偿金,但如果经由起诉,赔偿金额可能会更高。

  根据《蒙特利尔公约》规定,失事航班的出发地、经停地和目的地均可为起诉地。这次马航事故中,中国乘客家属可选择中国、马来西亚,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所在地美国或飞机发动机生产地英国,还可以在飞机可能失事的地方越南、澳大利亚起诉。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