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吴建民大使不幸离世 白岩松怪飞机晚点!!!



2016-06-22   作者:游熙   来源:微信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吴建民大使不幸离世,白岩松怪飞机晚点!!!

  “非常遗憾,在过去的这个周末里,接连两天有两个非常让人关注的新闻事件背景当中都有飞机延误这个事件的出现。

  首先是周六的凌晨4点,我国著名的公共外交家吴建民从北京飞到武汉,但飞机晚点了两三个小时。因此,凌晨4点在武汉的一个隧道口,他所乘坐的车发生了严重的车祸,他和车上另一名武汉大学的教授不幸离世。

  另一个事件发生在星期日凌晨10分,当然是后半夜了,还没有到凌晨,当时是延误了几个小时的航班,乘客上了航班之后情绪依然激烈,然后发生了严重的肢体冲突,后来被警擦带走了。

  这两起事件很遗憾,飞机延误都当了背景,因此人们议论它很多……”

  昨天晚上,白岩松在新闻1+1栏目《飞机误点:要命的难题!》这期节目中说出了这样的开场白。

  做新闻,确实需要由头。可是,这个新闻由头未免也太牵强了吧!我倒是想问问主持人,问问新闻1+1栏目组,飞机晚点和发生车祸有关系吗?飞机晚点和乘客在飞机上互殴有必然联系吗?就这样凭空把这两个事件扯在一起给成千上万的观众看合适吗?

  紧接着,新闻中提到了一组来源为腾讯新闻的调查数据,有4%的人表示,从来没有遇到过飞机晚点。我们姑且不论这组数据是否权威,我们先看看白岩松的旁白:

  “恭喜这4%,这4%的人要么是飞机坐得太少,要么你确定你坐的是国内的飞机吗?坦白说,我坐100次能够有一次两次是飞机不晚点,每次飞机不晚点到了目的地我都会掐自己的腿,因为以便确定这是真事。”

  我们著名的评论员白岩松不仅用数据说话,还用自己的体验说话:我坐100次能够有一次两次是飞机不晚点!!!我想好奇又财迷地问问:您买延误险了吗?这样下去,保险公司该倒闭了吧?我想,但凡对民航有所了解,对自己的话语负责任的人,都不会说出“坐100次飞机只有一两次不晚点”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

  在第8分10秒的视频中,白岩松还根据自己的“不完全归纳,觉得去年的正点率连20%都不到”。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归纳出来的,更不知道他这样“以偏概全”的评论做法有何目的。

  但凡是人,都有一种倾向,就是倾向于记住甚至夸大那些不好的体验和美轮美奂的体验,忘记那些一般般的、平淡无奇的体验。我不知道白岩松是不是选择性记忆,都记住自己坐过的晚点的航班了,而那些正常落地的航班,就像我们一日三餐那样被我们忘得干干净净。

  这还不止!白岩松还给我们提供了两个假设:

  “第一个在飞机上打斗这个,本身她这种情绪的延伸,在地面就是由于延误了已经很长时间之后,其中的这位女性就不断地跟地勤人员在吵,一直把这种情绪带到了飞机上,已经变得非常亢奋了。这个事件难道和飞机延误没有关系吗?

  我们再去做一个假设,吴建民大使本来要坐的飞机,应该是12点多到武汉。假如要是12点多到武汉,有这样两个因素一定是可以改变的:第一个司机不至于等待那么长时间,变得很疲劳。第二个尤其重要的是,星期五晚上一直到星期六,晚上12点多到1点进城的时候,在城里头隧道里的车应该还会比较多,还会比较多的情况那就是你车开不出速度来,开不出速度来出车祸依然是可能的,但是不会出现大的恶性的这种车祸,因此如果没有飞机延误这样一种背景的话,也许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飞机晚点,乘客心情不好再正常不过了,但不能成为斗殴的原因,用暴力来发泄不满。按照白岩松的逻辑,难道人没钱花,就可以去抢银行?受到他人的不公平对待,就可以去报复社会?乘客的素质高低有别,在飞机上闹事、殴打空乘和地服人员、打砸机场,这类事情本来就屡见不鲜。中央级的媒体拿飞机晚点来为机上斗殴开脱,只会助长这些不法行为的嚣张气焰,挑动乘客仇视民航,这绝不是一个有点儿媒介素养的新闻从业人员干得出来的事情。

  更可笑的是,在白岩松看来,飞机不晚点,武汉夜里12点多应该在堵车,司机开车就不会那么快,吴建民大使就不会发生这次不幸……除了对大使的离去表示悲痛和惋惜,我还想引用那段最经典的答记者问:

  记者:“刘总,坐飞机在哪个阶段最不安全?”

  东航总经理刘绍勇回答:“你去往机场的路上是最不安全的……”

  这分明就是说明了飞机的安全水平远比汽车的安全水平要高,却偏偏被白岩松解读成这样!我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评论员!!!他究竟是怎样一种逻辑???

  民航的安全水平,真的不是其他交通工具可比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3.3万人死于交通事故,相当于每天有一架波音737飞机失事。可是,掰着指头数一数,我们全球航空业一年才摔几架飞机?而且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好于世界平均水平十倍,甚至比美国的安全水平还高!这正是中国民航近年来取得的一大成绩。

  安全、正点是我们对民航最基本、也是最深切的期盼。其实,中国民航人一直在努力,而且将更加努力!

  也请堂堂泱泱大国的中央媒体和媒体人,拿出你们的专业精神和媒介素养来。

  PS:在新闻视频中,还提到为什么北京天气晴朗,武汉也并没有降雨,北京飞武汉的航班还会延误?笔者在此多说几句:第一,航空气象和我们平常生活中的气象不是一回事,如果人肉眼一看就知道天气是否适合飞机起降,还要航空气象服务干啥用。第二,即便起飞地和目的地的天气都很好,还要看航路天气情况。第三,即便航路天气也很好,还要看前序航班是否到站或是否有备用飞机。由于一架飞机每天要执飞多个航段,所以天气对航班正常的影响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第四,天气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或流控,永远都是为了安全起见,都是为旅客着想。(转自:微信“荐读民航”)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