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品牌 >> 正文

他们为什么被评为“全国民航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2019-05-31   作者: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晓强创新工作室人员合影

  他们传承、担当、创新

  他们在精益求精中不断寻求突破

  在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有这样一个群体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晓强创新工作室

  多年来,晓强创新工作室就像一棵扎根在民航安检业的创新之树 ,每一个枝叶都结满了累累的硕果。工作室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晓强的带领下,披荆斩棘、破解难题,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的“创新故事”,全力探寻民航安检工作的“创新管理和创新技术之路”。

  真知力行 国门一线展现创新力量

  为有效解决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正常、安全与服务之间的“瓶颈”问题,晓强创新工作室着力在创新和加速成果转化上求突破,大力破解空防安全保障工作上的难题。近几年,晓强创新工作室结合安检工作实际情况对首都机场1号航站楼安检现场布局进行改造,将通道由“单门双机”调整为“双门双机”,使单通道小时验放效率提升12%;推广了“无行李快速通道”,在首都机场1号、2号航站楼安检区域资源饱和状况下,有效提升了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由此衍生出女性旅客通道,更实现了对资源潜力的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实施了“旅客遗失物品自主返还模式”,让旅客遗失物品从被动等待旅客查找转变为主动寻找物品失主,延伸了“国门安检”的品牌内涵。根据创新成果制作的案例《活用“识人术”,首都机场版+“LIE+TO+ME别对我说谎”》《失而复得——让失物主动寻找主人》等,多次在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管理案例评选中获奖;精简了安检流程,在确保空防安全的前提下,以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国际安检现场为试点,通过调整通道岗位布局由单通道六个岗位缩减为五个岗位,将安检流程由五个缩减为四个,将单条安检通道过检效率由85人/小时提升到110人/小时,旅客过检效率提升29%。

  ▲工作室成员在首都机场1号航站楼,查看安检通道由“单门双机”调整为“双门双机”后使用情况

  在工作室大量的创新成果中,“L型举手示意法”的创推,有效改善了客流量大,安检通道环境嘈杂、旅客秩序混乱的问题。安检员更通过肢体与服务用语结合使用的形式,建立了与旅客沟通的新方式。2015年,“L型举手示意法”正式作为首都机场旅客服务承诺项目对外公布,使首都机场旅客服务链条衔接得更为紧密。

  ▲工作室成员在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测试旅客过检效率

  匠心独运 传承精神培养创新人才

  晓强创新工作室不仅是凝聚智慧创新活力的新载体,也是弘扬和宣传劳模精神的重要平台。为培养更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才,晓强创新工作室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在经常开展点、线、面培训的基础上,不断开展“阶梯式”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做好“传、帮、带”工作。同时,着力通过工作室人员的选拔机制和室内成员的培育机制,从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逐步提高、扩大人才队伍的水平和数量。广泛吸纳创新意识强、技术水平高、肯钻研的员工加入创新团队。目前,工作室培养出的安检专业技师已达19人。团队中获得全国级、民航级荣誉3人。在工作室的指导下,重点培养的朝阳班组、七彩班组分别获全国安康杯优胜班组、民航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集团“四型”标杆班组等诸多荣誉称号。他们结合岗位需求提出的“2345”“七必查”等多个工作方法,研发的《服务妙语手册》等也分别在安保公司内获得了大范围地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出了班组在创新、创效上的成果。

  人文关怀 激发活力带动全员创新

  在赢得社会效益的同时,晓强创新工作室也不忘发挥自己的共振效应,组织室内成员定期走上讲堂、走进班组,与员工分享他们的学习见闻、工作心得。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总书记对民航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讲到空防安全保障、真情服务,再讲到快乐的生活;从岗位奉献的体会讲到关爱员工的情怀,再讲到个人成长的感想,工作室成员的点滴都影响着一批批安检人。同时,工作室成员也通过技能操作演练、岗位练兵帮教、问题观摩分析等多种手段,帮助一线总结提炼具有先进理念的岗位工作法,增强员工自主创新的主动性和普遍性。

  为了进一步丰富晓强创新工作室的内涵,工作室设立了心理沙盘,很多一线班组通过参加心理沙盘的团队融合训练,提升了班组的内驱力,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并逐步走入了优秀班组、标杆班组的序列。而晓强创新工作室也在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让越来越多的安检人从这里汲取营养,寻找到动力,让他们把创新工作室当成进步成长的平台、施展才华的舞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担当,则是安保人的精神传承。晓强创新工作室在空防安全保障的第一线,坚持脚踏实地,聚焦创新与发展,以务实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为企业发展、民航发展贡献力量。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