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政策 >> 正文

新航企申请禁令开闸 瑞丽航空将获“准生证”



2013-05-07   作者:陈姗姗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自2007年“暂停受理新设立航空公司申请”的禁令执行5年后,民航局对新建航空公司的受理重新敞开大门。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天从中国民航局获悉,民航局公布了“关于拟批准瑞丽航空公司筹建的公示”,称云南景成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筹建瑞丽航空有限公司已经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初审同意。

  这也意味着,瑞丽航空将成为近年来民航局受理并有望获批筹建的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而在此之前,有意投资航空业的民营资本和地方政府一直不在少数,不过,民航局2007年和2010年分别下发禁令,一直没能让它们的愿望成真。

  三家航企筹建申请获受理

  根据民航局的公示,拟筹建的瑞丽航空申请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亿元,云南景成集团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人民币6亿元,占注册资本的100%。

  云南景成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旅游开发、酒店服务、工程建筑、房地产开发、矿产品加工经营等业务的民营企业,注册地在云南省瑞丽市,注册资本约为人民币10.8亿元。

  根据瑞丽航空的计划,公司的基地机场位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拟使用B737-700或800型飞机,从事国内航空客货运输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4年,奥凯、春秋航空等一些民营航空曾赶上了一波我国首次放开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的大潮,在民航局一度鼓励更多新的航空公司组建的那两年,国内航空市场曾一下子从三大航空集团的天下扩张到了四五十家航空公司。

  不过三年后,放开的政策忽然收紧。2007年7月4日,民航局下发通知,要求“从现在起到2010年暂停受理新设立航空公司的申请”。在那三年中,很多刚成立的民营航空被迫破产或被收为国有,一度竞争激烈的国内航空市场,也再度回到了“四家鼎立”局面。

  而到了2010年,眼看大限禁令将至,“8·24空难”的发生,令新设航空公司的申请之路再次被堵死,继续暂停受理新设航空公司申请的规定,被无限期延长。不过,民航局运输司的一位官员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确认,此次对瑞丽航空的公示,也意味着民航局开始重新受理新建航空公司的申请,而除了瑞丽航空,还有两家新建航企的筹建已经被受理,之后只要递交的材料齐全,民航局也会受理其他新建航企的申请。

  上述官员透露,事实上对新建航空公司申请受理的“开闸”,在今年年初召开的民航工作会议上就已经获得了原则上的支持,当时,局方明确提出对于新成立航空公司等行政许可事项,要在坚持安全规章标准的前提下,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地方政府参股潮

  除了民营资本对新建航企跃跃欲试,地方政府参与投建地方航企的热情,也从未有过消退。

  除了瑞丽航空,已经被民航局受理进行审批的另外两家航空公司,是青岛航空和南方航空河南有限公司,而这两家公司都有地方政府参股的背景。

  其中,青岛航空由民营企业南山集团控股,中国国航(601111.SH)旗下的山东航空和青岛市政府旗下的投资公司持有剩余的股份。

  目前,南山集团旗下拥有铝业、纺织服饰业、旅游业等核心主导产业,并拓展了房地产、葡萄酒、高尔夫、教育、金融、建材等多个产业,还拥有一家南山公务机有限公司,是山东区域最大的公务机运营商。

  而南方航空河南有限公司则是以南方航空(600029.SH)旗下的河南分公司为基础,引入河南省政府旗下的国资公司河南民航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河南航投”)作为股东,其中南航占新公司股比的60%,河南航投占新公司股比的40%。

  事实上,悄然筹备组建航空公司的远不止这三家,根据记者多方了解的信息,民营货运航空公司长龙货运,已经获批扩大运营范围到客运,浙江省政府拟投资入股;海航集团也与福州市政府签署协议,将共同组建福州航空公司,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而中航工业旗下的幸福航空控股有限公司则与合肥政府签署了合肥航空的组建协议,希望打造合肥周边650公里范围内的航空交通网络。

  对此,一位航空业分析师对本报记者分析,由于目前四大航自身的竞争力较强,对市场的控制能力也比2006年前有不小的提升,因此预计新成立航空公司对三大航的冲击会小于之前。不过,由于目前的航线时刻已经很紧张,新建航企将面临与传统航企更激烈的时刻争夺,预计在时刻相对宽裕、民航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组建的航企,更容易获得局方的政策鼓励。

  而上述民航局运输司的官员则对本报记者透露,目前民航局方面还在着手修订《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规定》,调整企业准入等相关政策,相关草案已经经过了两轮修改,相关申请门槛和标准有望提高,“主要会从管理和安全运营的角度,对航企的保障能力、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方面的要求进一步细化。”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