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政策 >> 正文

两会“问路”通用航空



2013-03-22   作者:吴丹  来源:中国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编者按:随着我国近几年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社会各界投资通用航空的热情高涨,仅去年批准筹建的通用航空公司就达到114家。其中,拟开展公务飞行业务的有50家。通用航空产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并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开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也就通用航空在发展中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路径选择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吴光辉:

  加快通用航空运输服务体系建设

  记者报道:通用航空是民航业发展的基础和航空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通用航空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如何让我国的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一样振翅高飞?吴光辉认为,除了低空开放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加快通用航空运输服务体系建设。

  据吴光辉介绍,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到现在,民航界和航空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上多次进行呼吁,并提交了很多提案,要求国家加快低空空域开放,发展通用航空。5年来,国家在该问题上给予了积极回应,并针对通用航空的发展在政府各个层面作了详细的规划,从低空1000米的开放试点到扩大试点,再到即将出台的鼓励地方政府修建通航机场和建设通航产业园的政策,国家对通用航空发展已经越来越重视。

  吴光辉认为,低空空域开放的目的是让通用飞机飞起来,而我们最终发展通用航空的目的则是不仅要让通用飞机飞得起来,而且还能落得下去,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通用航空运输服务体系。他建议,应加强对包括通用飞机起降点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在一些机场可以修建专门的通用航空候机楼、停机坪,加强飞机航油及零配件供应维修体系在内的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加强飞行员培训体系建设,加强气象情报系统建设等。另外,他建议开辟一些通用航空专用航路,并在航路申请上尽量简化审批流程,缩短申请时间,以充分发挥通用航空灵活性的特点,在处理紧急事件时能够迅速飞出去,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对于目前不少地方政府积极修建通航机场的情况,吴光辉表示,通航与民航不一样,相对来说投资更小、见效更快,地方政府修机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说明他们看到了通用航空的广阔前景,我们应该对这种做法积极鼓励。特别是一些小城市非常需要有这样一个通航机场,有时候它在医疗救护、事故救援、抗震救灾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绝不是可以用钱来衡量的。

  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副总经理 余枫:

  我国民用直升机产业链3年~4年形成

  本报讯 记者刘璐报道:随着我国直升机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民用直升机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副总经理余枫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我国民用直升机产业链将在3年~4年形成。

  目前,虽然我国还存在低空空域尚未完全开放、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应的法规有待完善等制约,但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未来我国对民用直升机的需求将大幅上升,市场空间巨大。余枫透露,去年中国国产直升机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量达20余架,增幅显著。“尽管从数量上看并不多,但相比前几年,每年仅有1架~2架的年销售量,国产民用直升机自主研发的步伐将会加快,国产民用直升机在国内直升机消费市场的占有比重将会迅速提升”。

  余枫说,民用直升机产业发展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对拉动内需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大有裨益。同时,我国民用直升机必须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国家加大扶持力度。

  中国直升机工业发展已有60年历史,近10年,尤其是最近4年~5年民用直升机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余枫说,飞行器在美国通用航空领域的使用量每年最高时可达10多万架,最低时也有七八万架,其中直升机的占比超过一半。由此可以预测,我国的直升机使用规模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唐晓青:

  发展通用航空要有统筹规划

  本报讯 记者吴丹报道:“现在我们缺少的是一种统筹规划,没有统筹规划就不能实现社会的智能性和科学性管理,也不能实现通用航空的良性发展。”全国政协会议妇联界别小组讨论会的间隙,唐晓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唐晓青认为,尽管通用航空发展的道路是漫长的、曲折的,但前景一定是光明的,毕竟中国对于通用航空有极大的市场需求。根据预测,随着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今后10年间,我国通用航空年均增长有望达15%以上,到2015年我国对各类通航飞机的需求约5800余架次,到2020年需求约1万余架。其中,私人飞机、公务机及培训等需求增长较快,特别是私人及公务市场需求可能有爆发式增长,未来10年需求将超越万架。“如果一个产业没有市场的需求,那么这个产业就没有发展的拉动力,最终肯定是无法发展起来的”。唐晓青表示,毋庸置疑,随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对通用航空的需求会愈发强烈,如何抓住这样良好的机遇促进通用航空的良性快速发展,是我们现在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唐晓青建议,中国的通用航空不应一下子就发展到私人飞机领域,还是应该先从它的民生用途出发,让它真正运用到警务、救灾、监控、医疗救助等领域,为公共服务发挥作用,然后再慢慢地发展到其他领域。另外,考虑到通用航空的发展涉及制造、维修、运行等整个产业链上的各个部门,建议国家能安排一个部门统筹协调,专门负责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协调和沟通,真正形成通用航空的良性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胡凌云:

  发展通用航空先要制定《通用航空法》

  本报讯 记者吴丹报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通用航空产业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等各个方面日益增长的航空需求。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通用航空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仍难以解决制约通用航空发展的一些重大瓶颈,特别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

  “发展通用航空先要制定《通用航空法》”。胡凌云认为,近两年大家一直在呼吁低空开放,但空域因素只是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关于通用航空的法律和技术管理手段还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实现了低空开放,通用航空产业仍无法加快发展。“通用航空的发展没有《通用航空法》的支撑,将来飞机是没办法在天上飞的,是要乱套的”。胡凌云告诉记者,目前北航正在做《通用航空法》的起草工作,该法律涉及的内容将涵盖通用航空发展的各个环节。关于《通用航空法》的具体颁布时间,胡凌云表示还未确定,还要等国家层面来具体决定。

  全国政协委员、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 孙聪:

  打造通航产业园要与当地产业状况结合

  本报讯 记者吴丹报道:低空空域还未完全开放,通用航空产业园的投资及兴建已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如今,不少地方政府看准了发展通航的好处,开始纷纷打造通航产业园。对此,孙聪表示,打造通航产业园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必须与当地的经济、产业发展状况相匹配,与未来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相适应。

  通航产业园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开发建设,从它的分类来看,不仅有以飞机维修、制造为核心的产业园区,而且也有以航空制造和运营为核心的,以及发展私人飞行、航空作业等业务的产业园区。此外,还有更加综合性的,除了通航制造、运营、运营综合保障外,还附加酒店、旅游、住宅业务的通航产业园。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通航产业园,对于带动就业、创造税收、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孙聪认为,对于打造通航产业园,各地方政府要慎重,不要急于铺摊子,应合理对其进行规划,在规划过程中要与当地的产业状况有机结合,看清形势后再有所行动。

  孙聪说,《低空空域划分和管理办法》和《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管理办法》的即将出台将为通航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各地方政府要把握机遇,因地制宜,让通用航空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农工党专职副主委 花亚伟:

  建议将河南省列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

  本报讯 记者吴丹报道:通用航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地的重视,地方政府发展通用航空的热情日渐高涨。今年两会,花亚伟带来了关于支持河南省通用航空发展的提案,建议将河南省列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进一步促进河南省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2010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我国将适时、有序地推进和深化低空空域改革,逐步放开低空空域管制,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

  据花亚伟介绍,当前,河南省紧紧抓住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历史机遇,坚持民航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全省通用航空规划编制,加强对外合作,充分发挥国家体育总局安阳航空运动学校、河南蓝翔通用航空公司等优势资源的带动作用,努力打造郑州、安阳等全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试点城市,并已取得积极进展。目前,民航局已同意在安阳市开展通用航空产业园区试点工作,河南省周口西华、新乡长恒等市县通航机场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其他市县也在积极谋划通用航空发展蓝图。2012年10月27日,国务院同意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并在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具体相关规划正在加紧编制,河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为进一步促进河南省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通航产业园区试点对全国的示范带动效应,同时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实现中部崛起,为河南振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花亚伟建议国家将河南省列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进一步放开低空空域,支持河南发展通用航空。此外,他还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发展通用航空的安全、技术等相关标准,规范通用航空项目的审批程序。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陶智:

  从国家层面出台具体政策鼓励通航产业自主创新

  本报讯 记者吴丹报道:如今的中国航空运输业已呈现出明显的“倒三角形”发展趋势——拥有非常巨大甚至可以比肩世界强国的航空运输业,但却拥有非常弱小甚至不足以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通用航空产业。为打破这种现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陶智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制定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通航产业自主创新,支持民族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陶智表示,虽然在《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发布的两年多时间里,国内通用航空市场出现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迅速集中进入的情况,我国通用航空已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相对于我国的航空运输业,通用航空领域仍处于弱势,现行的政策及制度仍然不能满足通用航空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空域、人才等要素资源短缺,通航发展内部结构失衡,政策法规等保障环境不完善,市场准入和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等多个方面。

  针对上述现状,陶智建议国家制定能够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具体包括通用航空培训、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外合资的通用航空企业的进口优惠、国产通用飞机的销售、机场等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新兴通航业态俱乐部以及地面固定运营基地建设等方面,以鼓励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自主创新,支持民族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陶智表示,通用航空在某些服务领域、机场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在发展初期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与通航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空域、机场、飞行员等基础资源须从国家层面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由于通航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中有较大作用,地方政府也应从土地、财税等方面予以支持。

  陶智指出,发展通航产业,应支持通航企业扩大规模,政府应与航空制造、金融等相关企业合作创造需求,制定有别于公共运输航空的通用航空安全管理制度。政府和通航企业应积极拓展通用航空在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应急救援等多领域内的应用,通用航空运营企业也要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盈利水平,积极推广同行文化。

  此外,为了加快飞行员培养,快速扩大我国飞行员队伍,陶智建议国家针对通航的特殊性,应出台相应政策加快飞行员培养速度。一是在飞行安全管理、机场标准等方面设立与运输航空不同的管理规范和标准,更好地适应飞行训练的实际需要;二是鼓励各类学校开设航空专业、飞行技术专业,培养航空技术和飞行人才,满足通航对空勤、地勤人员的需求;三是调整制定适合通航的飞行执照管理,增设降低取照难度的执照类型,放宽私人飞行驾驶执照飞行学员的体检要求,增设体检机构,提高民众参与的积极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理事长 刘子静:

  公务机发展潜力巨大

  本报讯 记者王诗彧报道:“公务机市场在中国现在应该说是才刚起步,方兴未艾,潜力很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理事长刘子静在接受记者关于通用航空的提问时,尤其提到了公务机的发展问题。

  作为新兴市场,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格外引人瞩目。近3年中国民航的发展结构中,公务机增长速度最快,2011年增长率达到了28%。据社科院发布的《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1~2012)》显示,未来10年公务机市场规模预计每年将以平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公务航空市场。

  在刘子静看来,公务机市场的繁荣是一件好事。“中国有钱人越来越多,开展多层次的服务,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极为迫切,满足出行方便快捷的需要、定位为高端服务的公务机就是其中之一。”刘子静认为,“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都应该是中国公务机市场大发展的时期。

  中国公务机市场的高速增长,已经被全球的公务机供应商和服务商看在眼里,许多公务机企业开始逐渐将其全球业务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中国。但也有人认为,中国公务机市场还并没有真正起飞,用户的消费观念不成熟、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空域管制过严等,都成为制约中国公务机市场发展的“紧箍咒”。

  “公务机发展中的瓶颈首先是观念问题。中国人还没有形成高效的消费观念。”刘子静说。公务机本质上是交通工具,与运输航空相比,它的优势在于灵活便捷、私密、高效,转变消费观念是公务机市场走向成熟的前提。

  目前,我国适合公务机降落的机场只有200个左右,而美国有近2000个。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刘子静认为需要地方政府统筹谋划,才能予以解决。“政策要更加支持公务机的发展,机场的地面服务也需要加强”。

  “除了消费观念和政策支持外,影响公务机发展的第三个方面是空域,空域问题需要解决好。”刘子静最后补充说。他认为,观念、政策和空域三方面协调发展才能推动公务机市场走向真正的繁荣。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