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政策 >> 正文

低空空域政策有望年内落地 概念股迎爆发期



2015-08-23   作者:  来源:中证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酝酿多时的低空空域政策有望在今年年内落地。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几经修改完善后的《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日前已上报决策部门,如无意外,将在年内正式下发。

  据了解,规定从空域分类划设、空域准入使用、飞行计划审批报备、相关服务保障、行业监管和违法违规飞行查处五大方面,就未来我国真高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的管理使用进行了详细、有实操性的规定,将成为未来我国低空空域使用管理的基本依据。此外,意见稿还就空管系统等的建设提出具体要求。业内人士认为,该政策的出台,后续将带动基础设施如通航机场、空管系统等的一系列建设潮,制造、运营、维修、培训等通航各环节将涌现投资机会。

  四类空域“灵活使用”

  《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的出炉可谓几经曲折。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该规定初稿早已于2013年形成;2014年年中,意见稿在各部委征求意见;2014年11月召开的“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上重点讨论了该规定。而今,几经修改完善的规定终于再次上报决策部门,等待着过关。

  根据记者此前了解到的意见稿内容,规定将全国低空空域分为管制空域、监视空域、报告空域以及目视飞行航线四类。管制空域指“为飞行活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航空气象服务、航空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的空域”;监视空域与管制空域比,区别在于“不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报告空域是指“为飞行活动提供航空气象服务和告警服务,并根据用户需求提供航空情报服务的空域”;目视飞行航线是“为确保航空用户能够飞到预定空域,且飞行人员在目视条件下飞行的航线”。

  意见稿同时就上述四类空域的具体范围进行了划设。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划分原则,未来全国的监视和报告空域的比例将大幅提升,由过去孤立分布状态变为“局部连成一片”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稿首次提出,低空空域实行“动态管理、灵活使用”,即军航战备训练和执行紧急任务需要使用低空空域时,可将监视、报告空域调整为临时管制空域;遇紧急突发事件、地方政府组织重大活动、军用机场无飞行活动等,可临时调整低空空域类型,适时放宽低空空域使用权限。

  “这意味着能够即时释放闲置管制空域,使得通航飞行能够获得更多空域和自由度,有利于促进通航作业飞行量的大幅提高。”一位通航业内人士指出。

  不过,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尽管规定就空域划设给出了较大尺度的放松,但实际的空域划设交由各地空管部门执行。这意味着,从原则设定到实际操作之间,或存在一定差距。

  空管基建投资将加大

  “上述规定出台意味着‘实现全国范围内低空空域全面开放’。但至于飞不飞得起来,还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完善。预计规定公布后,将引发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性热潮。”上述通航人士称。

  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环节较多,在许多通航业人士看来,目前亟待补齐的短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低空航图的绘制,才能有明确的路线可飞,这是低空空域飞行的基本前提;通航机场或通航起降点的建设,通航作业方能“有天有地”;空管系统合理配置,才能知道“怎么飞、如何飞、安全飞”,这包括监视、通信、导航等设施的建设。

  意见稿对通航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方面将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如“目视飞行航图”由国家空管委办公室统一管理,并由其指定专门机构制作发行;“低空飞行服务站”由民航局根据地方政府需求提出规划,上报空管委批准,国家适当投入、地方政府主导建设,地方政府或委托行业协会及运行公司管理,民航负责行业监管;民用机场(通用机场)及航路航线附近地区的建设和后期运营维护保障由民航负责,其他区域则由军航指导,地方政府负责建设和运营维护保障。

  空管系统建设也将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意见稿指出,低空空域的信息保障体系包括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将由国家空管委统一规划,国家投资,民航和地方政府分别建设。

  此外,意见稿就不同空域对航空器的配置标准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如在管制空域使用的航空器需配备甚高频通信设备、高精度高度表、二次雷达应答机和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设备(ADS-B);监视空域中,航空器需配备甚高频通信设备和ADS-B;报告空域及目视飞行航线则无上述要求。

  “这意味着,一旦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进入实施,全国低空范围内的通信导航体系、通航机场、低空飞行服务站(相当于通信导航体系在地面的基站)等将大规模建设,并有望获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资,相关设备提供商将获得商机。”一位券商分析师指出。

  在去年11月召开的“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上,重点讨论了《通用航空信息服务站系统建设和管理规定》和《目视飞行航空地图管理规定》等,从通航基建、航图等角度,为未来的通航作业飞行提供更具实操性的管理规范。

  上市公司布局通航

  业内人士认为,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等政策的出台,将为长期制约通航发展的最大心病——空域问题扫清障碍。加上通航配套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陆续出台,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将真正迎来产业爆发期,蓄势已久的产业链上市公司也将获得用武之地。

  空管系统设备提供商有望最先获益。根据意见稿提出的不同空域对航空器的装备要求,未来,二次雷达应答机、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设备(ADS-B)等将广泛应用。相关上市公司包括:空管自动化系统产品领域的川大智胜(37.58,-2.770,-6.86%),ADS-B系统建设能力位居国内前三的四川九洲(26.85,-1.140,-4.07%)(主要是其收购的九洲空管),民用雷达整机及配套产品研发生产商四创电子(68.56,-1.920,-2.72%)、国睿科技(43.15,-3.780,-8.05%)等。

  通航机场、低空飞行服务站的大规模建设将利好机场地面设施提供商,如机场地面设备及配套龙头威海广泰(0.00,0.000,0.00%)。

  低空空域放开将极大利好通航产业发展,从而带动通用航空制造、运营、维修、培训等环节的发展,相关上市公司包括中直股份(52.21,-1.420,-2.65%)(中航工业唯一直升机制造平台)、德奥通航(29.06,-3.230,-10.00%)(直升机、无人机制造)、宗申动力(0.00,0.000,0.00%)(无人机技术研发)、中信海直(19.71,0.020,0.10%)(海上直升机运营)、海特高新(20.57,-1.430,-6.50%)(通航飞机维修、培训)等。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