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安保助力民航安全
近年来,民航安保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尤其是自今年以来,国际上出现多起航空安全重大事故,引发了全世界对机场安全的重视,民航安全成为国内各大机场最为关注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段应用于安保当中,已成为国内外预防和打击恐怖犯罪的有力武器。在反恐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怎样做好反恐,怎样防患于未然,怎样更好地将人、设备、科技有机结合,从而筑起反恐屏障,已经成为民航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民航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2012年6月29日,由新疆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GS7554航班起飞10分钟后,机上6名歹徒将拐杖卸成钢管,以暴力的方式企图砸开驾驶舱门,进行劫机。机组人员和旅客共同将歹徒制服,飞机随即返航和田机场并安全着陆,避免了一起劫机乃至机毁人亡的重大事件发生。
今年3月1日、4月30日和5月22日,昆明、乌鲁木齐相继发生暴力恐怖事件,让机场的防恐防暴形势更加严峻。在3月8日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有4人持假护照登机,使得吉隆坡国际机场的安检工作一度被质疑。
除了这些重大安全事件外,近些年频发的编造虚假信息、携带炸弹和毒品、冒用他人身份证件登机等种种情况,也给机场安保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安保同行间的合作交流,对于维护安全十分有益。
“我国机场每年为6.8亿人次的旅客提供安保服务。可以说,机场安保工作是机场管理的重中之重,事关民航发展大局,事关国家稳定。当前,民航安保形势严峻复杂,安保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新威胁,做好机场安保工作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秘书长陈晓宁说。
根据预测,未来5年~10年是我国民用机场新建和改扩建的高峰期。庞大而快速增长的运输量,与日益猖獗的国际恐怖主义势力、不法分子一同给民航安全发展及安保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安保尖端技术也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对于机场安保来说,其职责不仅要保证控制区内的安全和防劫机、反炸机,更要保证机场整体运行安全有序。安保主体也不仅限于安检等少数部门,其他涉及机场安保工作的人员、部门和单位都是不可或缺的。就机场安保工作防控范围而言,已经从航站楼及周边区域扩展到机场的红线范围内。这就是“大安防”,也是确保机场安保和民航安全的必然发展趋势。
向新技术要民航安全
8月7日~8日,由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主办、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协办,以“智慧安保”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机场安保论坛在深圳举办。来自民航局公安局、国内10余家机场集团和40余家机场,以及国际机场协会与以色列、新加坡、英国等国家专业领域负责人,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等民航科研机构,国内外顶尖安防研究机构和企业的3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此届论坛以当前严峻的反恐形势、国内外民航安全发展的热点话题和全球机场安防顶级技术等话题为主要内容,与会者就国际及中国机场建设与安保发展形势、机场及航空安全的智慧发展趋势与需求、机场安保信息系统和视频监控智慧发展及应用、机场安检防爆技术发展与智慧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机场“智慧安保”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共同促进民航安全事业的发展。这是国内机场安保领域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格、水平最高和参与人数最多、专业化最强的机场安保专业论坛。
“中国机场安保论坛是推进民航机场安保工作的创举,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其为交流业务、分享经验提供了平台,不断把安保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陈晓宁说。
记者在本届论坛上了解到,目前,机场“智慧安保”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而以“智慧安保”为核心思想的技术正不断被推出,促使机场更加安全:不用弯腰检测的太赫兹安检技术,颠覆传统飞行模式的基于性能的导航(PBN)飞行程序,世界第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的机载系统应用,将海量视频信息变成剧本的视频结构化描述技术,以及让犯罪信息无所遁形的4K超高清视频监控技术,机场最新身份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以及模拟机场现场的三维测绘技术、实现货物安全的RFID技术、时空分析技术、防止爆炸扩散的防爆玻璃等。
机场“智慧安保”成为一大潮流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智慧机场”的建设都非常关注。北京、上海、澳门、台湾、厦门等地机场已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智慧机场”的建设和应用尝试。而对于新机场建设而言,如何利用高效智慧的科技产品方便旅客出行、提升安全等级、提高服务水平等都是业界关注的问题。
此届中国机场安保论坛的主题为“智慧安保”,力求将安保人员从纷繁的“盯屏”等机械工作中解放出来,将工作重心转向安防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用智慧化的安全系统代替人力的日常工作,减少风险并进行风险预判、信息识别等。
机场“智慧安保”是能对各类安保信息保持持续敏感,主动分析和评估威胁风险,识别安保过程并配置相应资源,对风险和威胁作出快速反应,实现从事后到事前、从个人到组织、从局部到系统的机场闭环安保管理,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形成“安保智慧有机体”,为民航安全保驾护航。
“在航空安保上,我们还要面对很多的挑战,在不断演变的威胁面前,我们现有的措施还是很被动的。另外,旅客服务的效率正在降低,营运的开支却不断增加,旅客甚至不满意我们现有的安检程序。”国际机场协会亚太区高级经理谢惠芝说。去年底,国际机场协会和IATA签署了智能安保电子备忘录,共同开发新一代的安检流程,目的是以最小的不便让旅客完成安全检查。
在论坛上,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姜世卓分享了西部机场集团利用信息技术和多系统联动的安保心得。6月4日,集团下属的陕西机场公安局利用咸阳机场航站楼和场区视频监控系统,通过视频数据筛选追踪,与公安专网信息资料比对核实,成功破获一起连环盗窃案。7月15日,集团所属西宁机场航站楼前停车场发生爆炸,机场公安机关在调查中,通过调取多处视频监控图像进行分析比对,次日凌晨即确定肇事者。
对于发展机场的“智慧安保”,西部机场集团的设想和期望很明确。一是推进系统互联的智能化,全面实现安保信息管理一体化。二是推进信息检索的智能化,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三是推进动态预警的智能化,提高事前预防能力。四是推进资源调配的智能化,提高危机响应能力。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福州将开直飞纽约航线
- 下一篇:南京9名网友散布“机场确诊埃博拉”等谣言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