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服务 > 安全 >> 正文

台媒:全球航空业对飞行员心理问题视而不见



2015-04-20   作者:  来源:参考消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境外媒体称,廉价航空“德国之翼”副机长卢比兹驾机撞山事件的调查人员发现,这件事只是冰山一角,航空业曾多次对飞行员的自杀倾向视而不见,在处理飞行员心理问题方面做得还不够。

  台湾联合新闻网4月20日引述《纽约时报》消息称,卢比兹曾缺席德翼母公司汉莎航空的飞行员培训课程一个月,2009年他写了一封电子邮件给汉莎,要求继续受训,文末承认罹患严重忧郁症。后来他通过汉莎的标准筛选程序和医学测试,但汉莎并未确保他获得适当治疗,也没从严监测他的身心状况。

  最近20年发生过几个民航机飞行员似乎蓄意驾机撞山的案例,有的造成空难,有的被机组员阻止,在多数案例中,飞行员早就被检测出心理有问题,只是这些案例遭到淡化或掩盖,从没让航空业针对飞行员心理健康问题做出重大改革。

  曾是航空顾问、现任加拿大心理健康协会分会会长的史考特说:“航空业对飞行员心理问题几乎可以说视而不见。这不是加拿大特有文化,全球都这样。”

  1997年,胜安航空波音737客机坠落印尼,机上104人全数罹难。飞行员在空难发生前不久,因行为不当被投诉,遭到降职,调查人员后来发现,他在财务和家人关系方面遇到困难。美国调查人员最后认为他驾机自杀,印尼却排除这个原因。

  两年后,埃及航空波音767从纽约起飞,坠落大西洋,机上217人罹难。美国调查后认为,副机长在重复喊出“我信靠神”之后,蓄意让客机俯冲,在埃及官方施压后,美国调查人员并未明说这起空难是自杀,只说空难是副机长驾机时的行为造成。

  国际民航组织2012年提醒,航空业缺乏全面检测心理问题的制度,尤其是对年轻飞行员,这个弱点必须改善;同年民航组织在“民用航空医学手册”中提到,比起身体问题,年轻飞行员更容易发生心理问题,但检测工具很少。

  汉莎航空专属医师史都本和克里博曾在2011年发表的论文摘要中写道:“令人惊讶的是,许多飞行员有些微忧郁症状或症状已减轻,仍在服用抗忧郁剂,却瞒着航空公司的医师照飞不误。”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