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服务 > 安全 >> 正文

“机票改签”骗局:骗子准确获知用户身份证及手机号



2015-09-23   作者:杨波  来源:人民网-IT频道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网友提供的“航班改签”诈骗短信截图

  近日,有网友反映,有骗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发送“航班取消需要乘客改签”的电信诈骗短信,让这位网友非常气愤的是,骗子在电话中可以准确说出其身份证号和手机号。

  网友孙先生(化名)向人民网IT频道投诉称,上周,他预定了某航空公司飞往北京的航班,但就在航班起飞的前一天晚上十点多钟,他收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短信,短信内容称其乘坐的航班因机械故障已取消,需要致电“票务专线”马上改签机票,短信中还注明,改签成功后赔付每位乘客300元误机费,短信结尾为“某某航空”。

  因为怕耽误第二天乘机,于是孙先生马上致电短信中留下的“客服电话”,一位男性“客服人员”向孙先生表示,他是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需要先验证孙先生的身份,于是这位“客服人员”报出了孙先生所乘坐航班的航班号及此前预定机票留下的手机号,让孙先生核对。为了体现自己确实是“官方客服”,又报出了孙先生的18位个人身份证号码。在电话中,这位“客服人员”表示:因为机械故障,孙先生需要改签另外一个航班,但根据“民航局”要求,孙先生必须先接受300元的航空公司理赔金,才能改签成功。

  “对方要求我拿着银行卡去ATM机上实名操作,接收那300元理赔金,此时,我就觉得这个电话不对头”,孙先生回忆道,“对方的客服人员口音不像是航空客服人员,普通话并不标准,并在电话里一直催促我去ATM上操作,还说如果过了时限就无法改签”。这两个疑点让本来焦急的孙先生冷静下来,随后,孙先生通过其他渠道查询了航班动态,发现其乘坐的航班并没有取消,这时候,孙先生意识到自己遭遇了骗局。

  “骗子非常可恶,故意选在航班起飞前一天晚上发短信,抓住乘客的焦急心理,这显然是事先计划好的。以前虽然也接到过各种诈骗电话和短信,但过去都是广撒网式的电话诈骗,我都一笑了之。但这次很明显是有针对性的骗局,专门针对我们这些乘客,骗子的手段又升级了,打着航空公司和民航局的招牌,对于不经常坐飞机的乘客特别有欺骗性”,孙先生说道。

  更让孙先生气愤的是,这次自己虽然没有财产上的损失,但是自己的个人信息确是泄露了。“按理说我的身份证信息只有航空公司知道,怎么会泄露出去呢?谁应该为此负责?现在骗子有我的身份证信息、手机号码,如今互联网和网络支付那么发达,如果骗子再获得了我的银行卡号,那我的个人财产还安全吗?”孙先生问道。

  按照孙先生提供的信息,人民网IT频道拨打了短信中预留的400电话,但该电话已无法拨通,而查询该诈骗短信的发送号码后发现,其号码来源地为香港。

  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警方近日通报了电信诈骗案件的有关情况,据警方统计,今年以来北京市发生各类电信诈骗案件2.7万余起,其中百万元以上案件120余起。除电话冒充公检法、假绑架等形式外,利用航空公司改签、QQ及微信等进行诈骗的案件渐多。为此,北京警方提示市民,遇到可疑电话、短信、微信要提高警惕,不轻信他人,不随意汇款。

  对于孙先生遇到的这种新式的“航班改签”诈骗,警方提示:收到此类短信,要拨打114查询核实客服电话。因航空公司的原因导致航班取消或其他原因,在航班起飞前改签不需任何费用,提到收费都涉嫌诈骗,且不会通过ATM机或其他非接触方式办理,需到代售点或航空公司柜台当面办理。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