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服务 > 安全 >> 正文

权威揭秘:乘飞机为什么不能托运充电宝?



2015-12-30   作者:崔智临  来源:人民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乘坐飞机时,充电宝是不允许被托运的,民航局解释,如果将充电宝放入行李中托运,行李在狭小货舱内容易受到挤压碰撞,或者出现充电宝与行李中的钥匙等金属物件接触导致短路等的情况,都可能会引发自燃,危及航班安全。

  将充电宝放入行李中托运真的存在安全隐患吗?央视“是真的吗?”栏目记者来到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首先模拟充电宝被挤压碰撞后,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实验室副主任何鹏林说,用一个9.1公斤的铁块,从61厘米处跌落砸到充电宝上。此次试验是参考锂离子电池强制性国家标准GB31241中重物冲击的试验方法设计的。主要模拟充电宝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外部重物撞击后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情况。

  记者准备了6个同一品牌的充电宝,充电宝在被撞击后,会发生起火爆炸的情况吗?

  试验结果显示:第一个充电宝,被撞击后产生了一股黑烟,但并没有着火;第二个充电宝被重物撞击后,没有反应;第三个充电宝被硬物砸中后冒烟并着了大火。

  随后工作人员将剩余的三个充电宝的试验逐一完成。后三个充电宝被撞击后,其中一个充电宝产生了黑烟,但并没有着火,另外两个没有明显反应。

  如果将充电宝不加防护随意放入行李中,充电宝可能与行李中的钥匙等金属物件接触,从而导致短路的情况发生,进而引发充电宝自燃,这是真的吗?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实验室工程师郭佩说,充电宝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电池芯,另一部分是升压版与保护电路。如果电池保护电路因为故障而失效,可能有一些钥匙金属的零部件接触到它的接口,会造成整个电池芯外部的短路,从而引发起火等故障。

  郭佩还告诉记者,静电、潮湿、磕碰都有可能导致充电宝保护电路失效,而保护电路是否失效普通人在日常使用中很难判断。

  工作人员将模拟充电宝保护电路失效后接触到其它金属进而导致短路的情况。

  电池短路后温度瞬间升高,从而引燃了充电宝的外壳。

  从两次试验来看,托运充电宝的确存在风险,这是为什么呢?

  何鹏林说,充电宝的安全问题主要是由充电宝的锂离子电池引发的,锂离子电池属于易燃易爆品。相比较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用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宝的安全问题更突出一些,某些小品牌充电宝的生产厂家可能会选用一些安全质量差一点的电池。

  通过试验结果和专家解释,目前大家所使用的充电宝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乘坐飞机时,旅客随身携带充电宝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中国民航危险品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李玉红说,旅客携带充电宝能量不能太大,一般在100瓦特小时以下,如果超过100瓦特小时,一定要得到航空公司的批准。超过160瓦特小时是严禁携带的,每人最多可携带两块,在飞机上充电宝是严禁使用的。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