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管理 >> 正文

首都机场数字化运行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4-05-31   作者:钱媛媛 赵学学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国际空港信息网2014年5月31日消息:近年来,民航运输需求不断增长、空地运行资源趋于饱和,航班延误后的信息发布与服务保障存在滞后现象,旅客维权意识提高甚至过激维权都直接挑战着中国民航的品牌形象和发展前景。

  空地协同决策机制初建

  首都机场从履行机场管理机构职责出发,于2012年与空管携手创建了多家保障单位共同参与的空地自动化协同决策机制,通过提供航班预计落地和预计起飞时间,初步解决了信息不共享及航班延误后地面运行秩序混乱的问题。

  但是在空地协同决策机制实施后的2013年,首都机场在整体的空域及地面运行资源并未增加的情况下,航班量却同比增加了1.1万架次,空地资源饱和程度进一步加剧,协同决策机制产生的、对航班时刻重新编排后的推出及起飞序列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地面保障资源和空域时刻资源也未得到最大化利用,空地自动化协同决策机制的作用及效果未能完全显现。

  剖析问题,深入诊断

  首都机场依照机场运行发展规律,联合各保障单位剖析问题,深入诊断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各保障环节缺乏动态参考目标。协同决策系统仅能提供动态的航班预计落地和预计起飞时间,但无法提供清洁、加油、配餐等各保障环节的预计起止时间。在实际保障过程中,工作人员只能按照经验进行资源、人员的调配,估摸着干,因此难以保证航班准点。

  第二,地面保障过程管控粗放。部分航空公司、地服公司没有生产系统,下游环节无法获知上游环节的保障进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只能在现场通过人工协调处置,保障效率低。

  第三,工作人员及旅客缺乏信息获知渠道。协同决策系统终端部署范围有限,由于缺乏数据支持,不同保障环节之间容易出现保障不同步、不到位的现象,从而引起进港旅客迟下飞机、出港航班延误等情况。

  第四,缺乏实时效率评价机制。目前,首都机场主要通过周生产讲评会的方式讲评各单位前一周的运行效率,但事后评价很难追溯当时的运行问题,导致问题改进效果差。

  新的运行生态激发新的管理思维

  问题分析表明,运行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地面不同保障环节的关联度和相互影响程度急剧加大,首都机场运行精耕细作时代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到来。

  针对协同决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首都机场明确了走精细化运行管理之路,逐步对管理方法和流程进行再造。

  一是再造目标管理方法,将保障航空器准点落地和起飞的大目标,转化为每个保障环节准点完成的子目标,使各岗位工作人员能够动态掌握保障作业起止时间。

  二是再造过程管控手段,将人工协调处置转化为精细化的过程管控,强化运行协同,提升保障效率。

  三是再造效率评价机制,将周考核讲评转化为通过系统展现的方式实时对比、实时评价,从而促进各单位不断改进、提升。

  四是再造信息传递流程,将过去保障信息靠手工记录、人工传递的方式,转化为通过技术手段自动采集数据、同步发送信息。

  数字化运行体系应运而生

  动态、实时、同步、自动化成为了新时期运行管理的主要定语,而实现它们无疑要依托运行的数字化。为此,首都机场结合信息技术发展,创新搭建了数字化运行体系。

  一是动态目标数字化。通过研发航班关键环节耗时预测模型,实时提供航空器从落地到起飞之间的靠桥、登机、关舱门等环节预测时间。一方面便于旅客及时获知值机柜台结柜时间、登机时间及亲属接机时间;另一方面,也为各岗位工作人员提供作业参考时间,提高各环节保障准点率。

  二是保障环节数字化。首都机场搭建机坪无线网络,并与主要的航空公司、地服公司达成协议,逐步通过现场人员手持PAD、手机APP等方式采集和共享地面保障环节数据。2013年,共享保障环节数据从最初的5个增加至14个。

  三是实时评价数字化。为了充分发挥评价激励作用,首都机场规划了通过在各单位安装的协同决策系统,实时展现、实时评价各单位、各环节运行效率的方案,以促进各单位不断改进、提升。

  四是信息发布数字化。首都机场制定了多维信息发布方案,通过正在推进的与各单位生产系统互联、升级航站楼内600台信息查询终端、研发信息查询APP等多项措施,直接将各环节动态目标时间推送至各一线岗位。同时,逐步对航显系统进行改造,后续将能够及时发布航班动态信息,便于旅客合理安排行程。

  初步成效

  首都机场持续完善运行管理方法,推动数字化运行体系建设,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智能手段。目前,在改善首都机场整体运行效率及旅客服务体验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在人力资源方面,各环节动态目标的及时发布,减少了各单位保障人员等待耗时,2013年共节约保障人员时间14.8万小时。

  在保障效率方面,精细化过程管控的实施,助推航班正常性的提升。2013年,始发航班正常率同比提升10.48个百分点,航空器从落地到起飞平均保障耗时缩短14分钟。

  服务品质方面,多手段发布航班信息,减少了保障不同步、不到位的情况,提高了资源利用率。2013年,日均关舱门后长时间等待起飞的航班数量同比下降24.51%;日均靠桥航班数量同比增加34架次。

  环境保护方面,各单位不断提升自身保障效率,2013年仅航空器地面滑行等待时间减少一项,就节约 5300吨的航油排放,直接经济效益约4100万元,并最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70吨。

  新的征程

  展望未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首都机场的运行管理仍然处在从粗放式管理到数字化运行、精细化管理的初级阶段,如何丰富数字化运行体系,充分发挥无形指挥棒的积极作用,助力首都机场向智能机场、绿色机场迈进,我们仍需保持敢于探索的勇气,持续向着目标迈进。

  精彩,仍然继续……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