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焦点 >> 正文

一周来,这些航班飞往中国!防疫情输入成重点



2020-03-13   作者:  来源:新华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中国多地也出现了境外输入病例。那么,最近一周会有多少个航班从疫情重点国家飞往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地区)?哪些城市“防输入”工作最为严峻?

  上海、广州、北京“输入”风险最大

  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显示,3月9日至15日期间,共有1291班国际客运航班飞往中国内地。

  分国家看,截至北京时间11日17时,与中国内地客运通航的41个国家和地区中有36个已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意大利累计确诊人数过万,但并没有客运航班飞往中国内地。伊朗有5个客运航班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韩国飞往中国的航班三大目的地为上海、北京和青岛。

  分城市看,3月9日至15日期间飞往上海、北京、广州三大城市的国际航班最多,成都、青岛、深圳、昆明紧随其后。

  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85例

  世卫组织每日疫情报告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1日10时(北京时间11日17时),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37371例。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疫情的传播程度和严重性令人深感担忧,“因此我们评估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5例。其中,甘肃36例,北京20例,浙江10例,上海6例,广东6例,宁夏3例,山东1例、河南1例(2例无详细信息)。

  守国门:多部门联合“布防”

  外交部:成立防范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应急中心,实行24小时不间断运转,收集分析各类信息数据,沟通协调国内各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联络指导各驻外使领馆,开展好防控疫情输入工作。

  国家移民管理局在国际航班抵达前,开展大数据分析。对来自疫情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有关人员,提前进行预排查,将结果及有关情况,通报海关检疫部门;国际航班入境后,严格人员检查:发现在海外疫情突出地区有过旅行史、居留史的人员,迅速通报海关检疫部门进行检查检疫。

  海关总署密切监测疫情,及时开展研判,有针对性地在全国口岸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全面启动了健康申报制度;严格开展出入境检疫,对所有出入境人员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

  防输入:多地出台具体防控措施

  北京:

  自疫情严重国家入境进京人员,继续执行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

  3月11日起,自非疫情严重国家入境进京人员,也要居家观察或集中观察14天,纳入社区健康管理。

  短期入境进京且有商务等行程目的地的人员,需入住指定宾馆并进行核酸检测,未出检测结果前,不得离开宾馆。

  不在北京停留,经停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转机出境人员,应接受健康管理。

  在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D区开辟专门区域,作为来自疫情严重国家的航班停靠专区,对所有乘客完成卫生检疫、体温筛查、信息核录、进港中转等流程后,分类进行转送。

  针对入境进京人员的疫情防控,北京市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顺义区)设立专门的集散点,由各省区市和北京市16区及开发区分别派驻工作组,做好24小时的分流转送工作。

  目的地为外省区市的,由相关省区市具体负责转送和安全防护工作。目的地为北京的,由属地各区具体负责转送和安全防护工作。有固定居所的,各区安排专车专人送至居住小区,严格执行14天的居家观察;无固定居所的,各区安排专车专人送至本区集中观察点;短期进京且有商务等行程目的地的,安排专车专人送至指定宾馆,并接受健康管理。对私家车来接且确定为居家观察的,各区负责登记接机人员和旅客详细信息、签订承诺书后,核实无误的允许返回居住小区。

  上海:

  从3月13日零时起,所有中外人员,凡是在进入上海之日前14天内,有过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法国、西班牙、德国、美国等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也就是一律隔离14天。

  广东:

  对来自或去过离境国家疫情严重地区的人员,入境广东后一律需接受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14天。

  山东烟台:

  对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对无需采取措施的,安排专门车辆、“点对点”接送至目的地;对商务旅游等短期居住的,一律安排在指定宾馆居住。

  辽宁丹东:

  对2月12日后境外入丹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对2月28日以后境外入丹东人员,原则上同意组织到各属地政府定点宾馆集中隔离,并进行核酸检测。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