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服务 > 安全 >> 正文

机长被副驾打昏!飞行员披露飞行中惊险时刻



2016-05-05   作者:李晓燕  来源:民航资源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据《每日邮报》报道,在空中差点与其它飞机相撞、遭遇鸟击、被第一副驾驶击中昏倒……这些都是飞行员们平常不会告诉乘客的可怕情况。

  在Reddit上,一些匿名飞行员披露了他们在商用或私人飞机上经历过的最可怕的事情,而这些此前都不为乘客所知。从故障设备到驾驶舱冒烟,飞行员们有很多故事都对乘客保了密:因为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让大家知道。

  机长被副驾击昏

  尽管有些细节记不清,但拥有12年商业航空公司飞行员经历的某用户有一次难以忘怀的跨大西洋航班经历。那次航班中飞机遭遇了几次严重乱流,所以发生了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这名用户写道:“当时我的副驾正要回到座位上,就在他要坐下时飞机开始颠簸,他的肘部直接打到我脸上。我昏迷了30秒钟,值得感谢的是我的副驾掌控了一切而且没有慌张。在清醒后,我经历了人生中最糟糕的一段航程,我的头疼得厉害,而天气又非常恶劣。”

  差点与其它飞机相撞

  乘客们时不时会听到飞机在天上或地上与其它飞机差点相撞的故事,一名飞行员坦承这种事件通常不会公开。

  用户MmBuhSnuh写道:“很多事件我们都不会告诉乘客,但到目前为止,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差点和其它飞机相撞。有几次我的飞机差点与其它飞机相撞,我不得不进行规避操作。除非你必须摆动或倾斜飞机,一般大部分乘客会感觉到飞机的变动但会认为是乱流的原因。经常也会有一两名乘客问起具体情况,这时我会告知实情,但绝不会说出我们距离另一架飞机有多近。”

  驾驶舱冒烟

  驾驶舱内探测到烟雾,飞行员们启动氧气罩并准备紧急降落,而驾驶舱门外的乘客们可能对此一无所知。

  用户g1344304在执飞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到伦敦的航班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这名用户写道:“起飞后驾驶舱内出现浓烟,机长连他的仪表都看不清了。此外由于性能(重量)限制,我们起飞时携带的燃油比飞往伦敦所需的燃油少大约一吨。不过最后我们还是安全抵达了。”

  技术故障

  在飞机出故障时,即使得到报告,乘客们可能也不知道问题的具体细节。

  用户IFlyAirplanes写道,有一次在他们准备降落时一个副翼的部分面板松开了。副翼是指安装在机翼翼梢后缘外侧的一小块可动翼面,作用在于控制飞机的倾斜度。

  这名用户写道:“我没有告诉乘客发生了什么,但他们一定能看得到副翼在机翼后面拍打。我并不害怕,但如果一名乘客发现飞机的一部分掉落,他们很可能会担忧。”

  雷击

  飞机的精密构造使其能够抵挡闪电袭击,平均来说,每架商用飞机每年都会被闪电击中至少一次。但这对飞行员和乘客来说仍然是可怕的经历。

  用户g1344304称上周他们在驾驶飞机进近希思罗机场时就被闪电击中了。

  这名用户写道:“我看到闪电直接击在我前方的挡风玻璃上。我们告知乘客飞机遭到雷击,反正坐在前面的乘客也会看到。不过他们可不会看到我们三个像小孩一样跳到座位上的样子。我以为机头上会出现一个大大的击中点,但最后机鼻右前方出现了7个较小的击中点。”

  另一名用户IFlyAirplanes写道:“我曾经被闪电击中一次,但没有告知乘客。不过他们可能也没有察觉到。”

  强烈逆风

  用户onebatch_twobatch写道,从地面上看逆风降落很神奇,但飞行员从来不会告诉乘客这种情况有多么难对付。

  这名飞行员补充道:“这还好。如果情况太危险或者超出飞机测试时的限度,我们也不会尝试降落。我们的培训使我们可以顺利应对这种状况,而我从没有因为逆风在空中盘旋不降落。乘客们不必知道有那么几次我心里有多恐惧。”

  鸟击

  用户iampug写道,如果飞机出故障可以不告知乘客,但有时飞行员在面临一些可怕的情况时也不必告诉乘客,比如鸟击。

  这个用户写道:“我曾经飞往一个小机场,刚好几千只大雁在夏末南迁时会在那里中停休息。这些重达12磅的大雁会四处乱飞,而且几乎无法躲避,所以我只能暗暗希望别撞上它们。这些鸟可以轻易地掠过挡风玻璃并挡住我的视线。”

  分心是致命的

  私人和商业飞机飞行员们分享了他们各种揪心的故事,其中包括一名用户和他当时的女朋友飞往威斯康辛州奥什科什航空展时的可怕经历。

  在起飞前的检查中他必须确保那架小飞机使用的是那个装燃油最多的油箱。他写道:“我看了看燃油表并且忘记换油箱了,然后我闻到烟味。我迅速打开燃油泵并把它换到燃油更满的油箱里。最后我们安全降落。结果就是,我和女友现在已经结婚29年了,但我从来都没有告诉过她我们俩曾经差点坠亡在威斯康辛州某个田野里的事情。”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