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保障 >> 正文

首都机场冬奥保障:在这里抵达 从这里出发



2022-01-17   作者:程婕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疾步穿过办公区的数条走廊,我们终于来到了首都机场运控中心292会议室。这间日常用于应急会商的普通会议室,在冬奥会保障期间,“变身”成为冬奥机场抵离组运行指挥部,是整个机场运行团队指挥、调度涉奥人员进出北京的“大脑”。

640.webp.jpg

  机场运行团队场馆运行中心经理王艳玲正紧盯着眼前的几块大屏,上面同时播放着抵离流程中几个关键节点的实况。就在1月4日上午,抵离工作进入小闭环管理后的首架涉奥航班抵达北京,标志着首都机场正式开始按照赛时标准保障包括境外媒体在内的涉奥人员抵离。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首都机场的保障压力也将逐渐增大。如何体现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如何给国内外嘉宾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和“最美记忆”?考验着292“大脑”的敏感度、灵活度与应急处置能力。

  再担重任的T3-D

  在292,王艳玲和包括冬奥组委、海关、边检、航空公司、地面代理等相关保障单位的值班负责人一起,密切关注着航班动态和涉奥人员的一举一动。他们随时与冬奥组委上一级指挥部连线,进行涉奥人员的整体调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继在2020年初疫情暴发初期被改造为处置专区后,这一次,首都机场T3-D再担重任。王艳玲告诉记者,涉奥人员在飞机落地后直至离开机场的所有流程都在首都机场T3-D完成。“首先需要验核海关健康申明二维码,之后经过无接触测温通道进入核酸样本采集区域,涉奥人员无须等待核酸检测的结果,可以直接进行边检手续的办理,然后通过闭环流程离开机场”。本着“少走一步路、少停一分钟,最大限度减少聚集交叉”的原则,冬奥组委抵离中心以及机场运行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机场抵离方案。

  反复推敲的闭环

  这是一个经过数次论证和演练的进出港抵离流程闭环。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运行控制中心相关工作负责人韩世龙介绍,涉奥航班国际进港仍旧使用首都机场T3-D独立封闭航站楼作为处置专区,并在现有流程上进行了优化和完善。“我们在一些关键节点设立了专用的通道路由。对于数量较多的轮椅旅客,我们也采取了相应措施,简化了楼层间的中转次数,帮助他们便捷通关通行”。“一些运动员入境后,不一定能够待满符合国家防疫政策的时间,比如比赛刚开始不久就被淘汰了,需要返程,那他就属于高风险的人群,势必要跟普通旅客分开。”韩世龙告诉记者,机场运行团队规划了全新的出港流程,使用T3-C四层、T3-E二层作为涉奥国际出港旅客保障专区,为此,他们将其他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出港航班转场至2号航站楼运行。与此同时,为了杜绝与普通旅客发生意外混流的情况,首都机场还对冬奥保障专区进行了管控和封围。一进入T3-C,记者就看到了长达百米的印有冬奥标志的双层围挡和缓冲区。

  印有冬奥标志的围挡和缓冲区不止旅客,航空器、行李和车辆都被规划了具体而严密的保障流程。因为冬奥会涉及大量滑雪板、雪橇等超规行李,除了按照防疫政策在机坪区域完成消杀处理,首都机场还设置了专门的行李查验区域和通行路径。由于行李同样属于高风险物品,因此,相关区域也全程搭建了围挡,工作人员需身着全套防护服工作。

  不断完善的流程

  “工作人员只能走固定的路径,这是经过数十次演练后找到的最优方案。”韩世龙告诉记者,疫情背景下,一场国际大型赛事的保障复杂繁琐、千头万绪。不仅涉奥旅客有固定的抵离流程,员工工作细节也有严格规定,通行路由、消杀点位、员工穿脱防护等,都有详细的规章制度。为了给涉奥旅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测试赛期间,相关部门对保障细节也做了数次调整完善,仅无障碍整改就梳理了27项。如今,在银行自助柜台、售卖机等设施旁边都可以看到一个“低位”无障碍设施,以方便特殊旅客。在韩世龙看来,冬奥标准要高于行业标准,对无障碍服务的要求更高、范围也更大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进港轮椅旅客因办理各种手续在多楼层间转换,机场运行团队特意为轮椅旅客设立了专用通道,从一楼办完边检手续后即可直接通达机坪乘车驶离。

640.webp (1).jpg

  冬奥车辆保障标识牌(本文图片均由中国民航报记者 程婕/摄)

  这样的流程改进比比皆是。涉及防疫和商业原因,抵离闭环内并无瓶装水售卖。考虑到方便运动员饮水,运行团队就把航站楼内所有的饮用水点梳理了一遍,将这个便利的“饮水小贴士”反馈给冬奥组委,再通过他们告知运动员和其他涉奥旅客。“这些事儿确实挺温馨的”。尽管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但是在292,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会碰上什么事儿。“每天电话不停,随时有急活儿要处理”。随着1月21日北京冬奥会进入官方抵离时间,涉奥航班和涉奥旅客的数量成倍增加,繁忙还将继续,还有很多“未知”在等着292。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