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干十三支”机场格局有望“十三五”形成
记者日前从民航贵州安全监管局获悉,在目前“一干八支”的基础上,贵州省“一干十三支”的机场运行格局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形成。
2013年6月和2013年10月,毕节飞雄机场和黄平机场分别通航,至此,贵州省通航机场达到了9个(贵阳龙洞堡、遵义新舟、铜仁凤凰、兴义、黎平、荔波、安顺、毕节、黄平),形成了“一干八支”的运行格局。
2014年以来,贵州省民航延续去年的高速发展态势,一季度旅客吞吐量为324万人次,同比增长30.4%,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25%,旅客吞吐量增速在西南五省市中排名第一。其中,贵阳龙洞堡机场旅客吞吐量为293.2万人次,同比增长24.7%;支线航空同样发展迅猛,旅客吞吐量接近31万人次,同比增长112%,遵义机场和毕节机场特别突出,遵义机场一季度旅客吞吐量为13.27万人次,同比增长119.5%。
预计,2014年贵州省民航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5%。其中,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200万人次,较2013年增长14%;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将突破100万人次,同比增长28%;遵义机场有望成为贵州省年旅客吞吐量第一个突破50万人次的支线机场,逐步接近盈亏平衡。
据了解,贵州省正在修建的六盘水月照机场是目前国内支线机场中土石方量最大、填方高度最高、地质条件最复杂的机场,该机场正有序推进建设进程,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并开展通航前各项准备工作,于2015年建成投运;仁怀机场试验段工程有序进行,目前正在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工作,预计年内开展实质性施工,力争2016年建成投运;威宁机场已完成预可研咨询会,力争2015年开工建设;黔北机场与罗甸机场正在开展选址工作。贵州省“一干十三支”的机场运行格局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形成。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