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产业 >> 正文

国产飞机新突破 国人且赞且支持



2014-06-23   作者:吴心远  来源:人民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18日,国产ARJ21-700飞机“105架机”在上海成功完成首次飞行,该架次飞机是上海商飞即将交付首家用户成都航空的第一架飞机。媒体敏感地意识到,ARJ21-700飞机是我国第一款完全按照国际标准研制的涡扇喷气支线客机,它的成功交付将掀开国产客机的新时代。微博活跃网友“@花总丢了金箍棒”第一时间祝贺: 了不起,keep walking!

  ARJ21-700新支线客机的全面研发工作启动于2002年,当初设定于5年后进行首批飞机的交付,由于缺乏经验,周折颇多,数度宣布推迟交付。有评论分析,虽然国民机制造业的历史不短,也有庞大的航空工业产业体系,其间还有广受争议的运十民用客机项目的上马与下马,与空客、波音合作转包生产的经历与经验,但坦率地讲,对于民用飞机的整机制造来说,我们仍然是新手。

  实际上,国产客机面临的巨大压力不仅来自研发技术,还来自公共舆论。当105架机首飞的消息传出,网络表态泾渭分明,有部分网民直言“国产一词加小飞机就不想坐了”。这当中自然不乏合理的技术担忧,毕竟这是中国航空的突破一步。但与此同时,部分非理性网民一贯奉行“逢国必反”的刻板标签,也是造就相关负面舆情的一大病灶。

  新支线客机之后的重头戏还是大飞机。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商飞曾指出,“中国是最大的飞机市场,过去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要倒过来,要花更多资金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有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铿锵定调,网友“追梦的柱子”相信:未来中国人乘坐自己制造的飞机出行是常态。

  中国的市场足够容纳ARJ21和C919这两型飞机的生存,后续的核心问题,还在于乘客是否会选择国产飞机。对于中国商飞而言,不辜负国人厚望的关键,在于长期“攻关”,“耐得住性子”,用实际行动打破技术质疑。此外,也要学会长期“公关”,适应、熟悉、掌握当前舆论语境,谋求公共舆论的最大理解和支持。

  网友“我和沉默的大多数”寄语: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中国商飞,任重道远。国人且赞且支持。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