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产业 >> 正文

机场: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神经末梢



2014-08-21   作者:王永军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自阿拉善通航以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盟的牧民们也可以坐飞机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变为现实了。”阿拉善盟常务副盟长魏国权激动地说。

  通勤机场建设,阿拉善的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政府专门为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等群体提供了福利票。此外,提前购票也只需200多元。阿拉善所辖3个旗(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的通勤机场开航半年多以来,这里实现了旗旗通飞机的梦想,普通百姓正在逐步受惠于机场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机场管理体制改革完成10年以来,像阿拉善机场这样的中小机场,为促进区域的社会发展,展示城市形象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据统计,按百公里服务半径或1.5小时车程距离计算,我国民航现有机场覆盖了中国内地77.7%地级以上城市和76%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盟、地区首府。伴随着机场大发展的,是中国百姓的生活水平正在迈上新台阶。机场的建设发展,促进了区域均衡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也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航空保障能力的需要,而这些方面都彰显了机场在社会发展中日益凸显的战略地位。

  通达性:机场让百姓受惠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颁证运输机场已到达198座。就目前发展来看,这些机场仍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广大百姓对通达性的要求。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机场布局基本完善,机场数量将达到240座以上。到2030年,我国机场数量将达到300座以上,在100公里范围内,全国95%以上的县级行政区、95%以上人口将得到航空服务。

  民航是促进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黏合剂。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交通不便往往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正是因为如此,机场管理体制改革完成10年来,各地方政府兴建机场的热潮可谓方兴未艾。而机场修建完以后,如何让机场发挥其最大的社会作用,一直是地方政府与民航人始终在摸索的问题。

  2009年推出的《民用机场管理条例》首次正式明确了民用机场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表示,公益性最大的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为公众提供服务。民用机场具有公益性,特别是一些地处经济欠发达或边远地区的小型机场,社会效益尤其明显。

  阿拉善盟试点通勤机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阿拉善盟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几乎是江苏与山东面积的总和,下辖左旗、右旗、额旗3个旗,到3个旗政府所在地之间的距离均在500公里以上,是一个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样的地区,发展民航的需求非常迫切。

  “机场对阿拉善盟的社会意义是巨大的。机场的开航解决了本地多年来‘出行难’的问题,阿拉善虽然仍然偏远,但并不落后。”魏国权说。作为通勤航空的试点,阿拉善盟的3个旗都修建了机场,3个旗之间,左旗与西安、兰州、呼和浩特、天津都开通了航线,机场不仅改善了与外界的联系条件,在促进本地各民族间的交流、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均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公益性就应该是让百姓更方便地享受到民航的服务,小型机场就凸显了优势。”内蒙古机场集团副总经理姜春阳介绍,“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民航的优质服务。”

  同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等边远省区积极布局中小机场,充分认识到了修建机场、发展民航对当地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那里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民航服务的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2011年新疆机场集团工作会数据显示,到2015年,新疆将拥有机场22座,其中大多数为中小机场,平均每万平方公里就有0.106座,基本形成以乌鲁木齐为核心,“东西成扇,疆内成网”的航线网络格局。

  云南在国内民用机场网络布局数、通航机场等级、机场利用率等方面名列前茅,已拥有12座机场。其中,包括1座区域性枢纽机场(昆明国际机场)、11座支线机场(保山、思茅、昭通、西双版纳、芒市、丽江、大理、香格里拉、临沧、文山、腾冲)。云南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凯介绍,预计到2016年,云南省将建成民用机场16座、通用机场8座。

  通达性作为机场最基础的社会职能,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受益。同时,机场还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抗震救灾:作用无法替代

  有的中小机场的建设和发展,意义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效益、公共产品范围。它们在应急救援和国防安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自云南鲁甸6.5级地震发生以来,公路多处中断,地面交通告急。云南昭通机场作为抗震救灾救援人员、伤员和物资的重要中转站,成为抗震救灾最为快捷的“空中生命线”。在震后1个小时内,昭通机场就开通了值机、安检、货运等“绿色通道”,为救灾人员乘机、救灾物资发运提供专项保障服务。

  为了迅速打开“生命救援”通道,昭通机场全力配合地方“120”做好伤员转运工作,转运伤员几百名。机场工作人员通宵达旦工作,用两个晚上时间平整出两个能同时停靠12架直升机的临时停机坪,为解放军去震区解救伤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抗震救灾方面,青海玉树机场同样发挥了模范作用。2009年8月1日,玉树巴塘机场竣工通航。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地震。当时的玉树,最难的就是交通。玉树地处高原,地理环境复杂,一条公路、一座机场是仅有的两条通道。地震造成公路受损,交通拥堵,航空成了快速生命救援的唯一希望。

  通航仅8个多月的玉树机场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确保抗震救灾空中生命线安全畅通的使命。2010年4月14日~5月7日,玉树机场保障抗震救灾飞行490架次,运送救援人员17051人次,其中伤员2133人次,运送救灾物资2175吨。其间,机场还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24架次的专机保障任务。

  民航肩负着国家国防和经济安全的保障任务,是抢险救灾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民航机场在应对如2008年初南方部分地区的冰冻灾害、“5·12”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均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战略意义:社会发展的神经末梢

  我国现在的机场建设是基础性产业、战略性产业。而战略性就是事关基础、事关长远、事关全面。目前,我国民航机场的建设,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发展不平衡、东密西疏的特征。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机场分布密集,中西部地区密度较低。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中西部地区的机场建设,对于进一步完善航空运输网络、缩小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航空运输市场的细分化成为大趋势。将中小机场建设作为未来中国机场建设的重点,正是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机场网络仍有待健全。

  在“十二五”规划里,未来中小机场、支线机场建设将集中于中西部地区。这显示国家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科学的发展,通过建机场继续推进区域社会的协调发展,让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产业布局更加完善。

  正因为机场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机场属地化10年来,地方政府观念有所转变。“一些地方政府从开始不愿接收财政包袱,到现在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有的机场虽然还在亏损运营,但机场带来的间接社会效益却是可观的”。为了机场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补贴当地机场建设。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欧阳杰指出,我国边远地区的机场仅靠当地政府补贴发展并非长久之计。结合当地发展,处理好公益性与收益性的关系,才能更长远地发挥机场的公益性职能作用。

  中小机场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在于提高机场运行效率。机场已明确定位为公共基础设施,大部分中小机场业务量小,盈利能力弱。相关部门可研究相关政策,剥离中小机场的资产负债,为提高机场运营效率“减负”;促进机场由“经营机构”向“管理机构”转变,为提高机场运营效率“塑身”;建立中小机场管理运营效率评估和补贴的长效机制,为提高机场运营效率“造血”。

  正因如此,机场的考核机制应有所转变。“机场是公共基础设施,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公共服务,首要目标不应当是追求效益。如果按照经营性企业对机场进行考核,必然导致机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能正确处理安全、服务和效益的关系。这意味着各级人民政府需要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台相应的扶持措施。”欧阳杰说。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今天,机场是西部地区与边远地区“走出去”的重要窗口。机场为城市打造了更为便捷的交通环境,不断发挥其“神经末梢”和“基础节点”的作用,使“国家基本航空服务计划”这棵大树得以枝繁叶茂。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