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通航崛起 还需“基建”“消费”双轮驱动
2011年开始,河南宏力医院先后从欧洲购买了3架直升机,用于紧急医疗救援,但是由于低空空域开放的限制,直到目前,这家医院的飞机还没有真正运送到患者。不仅如此,医院每年还要承担至少500万元的人力、维护和演练成本费。
事实上,我省通用航空发展虽然具备一定的基础,航空运动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农林作业等通航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受各方面因素制约,整体来看,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发展不均衡,尤其在通用航空研发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及扶持政策等方面落后于国内其他省(市)。
河南军翔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戈光金告诉记者,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素,河南省的通航飞行市场很难打开,因为飞机能活动的范围只能龟缩到仅有的通航机场周围。中央财经大学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光炽表示,就整个通用航空而言,产业的发展一定是以消费为依托,只有这个口子撕开了之后,整个产业才有前景。
恶补“基础课”
2010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公布了低空空域深化改革的目标和时间表,到2020年,低空领域将全面放开。
2012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不仅提出了要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巩固传统业务和积极发展新兴消费类通用航空服务,而且首次提出将通用航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培养。
而根据中国民航局的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将需要各类通用飞行器1万~1.2万架左右,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0%,通用航空事业也将因此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而作为拥有国内首个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河南省,实现河南通航“后进生”快速崛起,不仅能有效地将河南的地缘优势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也将对郑州建设综合交通枢纽起到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建设性作用。根据日前发布的《河南省通用航空发展规划(2014-2020)》(以下简称《规划》)显示,目前河南仅有郑州上街机场和安阳机场两个运营的机场,已获批建设的机场有四个,分别位于安阳林州市、新乡长垣县、周口西华县和驻马店平舆县。郑州新郑、洛阳北郊和南阳姜营三个民用运输机场可兼顾通用航空业务。通用航空机场方面,在重点建设新郑国际机场公务机固定运营基地、专业维修站和完善上街通用机场空管、航油供应的基础上,加快林州和西华等通用机场的建设。
根据河南省的支线机场规划布局,规划在登封市、云台山、郑州中牟县、开封兰考县、濮阳台前县、鹤壁、漯河、许昌、三门峡、济源等地建设通用机场。
到2015年,全省通用机场建设数量要达到4个以上;到2020年达到20个以上,与全省的干线、支线机场相结合,初步形成覆盖省辖市、部分重点县(市)及重要旅游景区的全省机场格局。
戈光金表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好事,建设机场是河南通航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一步,因为只有完善的机场网络和地勤基础设施,通用航空才能与消费者真正连成一片,河南的通用航空市场也才能与全国的通用航空市场实现有效的结合。
规划到2020年,河南省将初步建成政府监督、行业自律、市场化运作的全省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
打通消费产业链
2014年12月29日,美景集团旗下的郑州啸鹰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啸鹰航空”)打造的穆尼飞机“郑州一号”在郑州上街区的郑州啸鹰航空产业园区面世。据悉,该产业园内已经在生产1号厂房规划产能为260架/年。与此同时,啸鹰航空在郑州航空港区的零部件和整机组装项目也在进一步建设中,这也意味着郑州市在通用航空市场还未实现有效开发的时候,就已经向全国重要的通航飞机生产基地跃进了。
与此同时,郑州啸鹰航空将借助实验区的通用机场及资源优势,推动通航服务中枢建设。以通用飞机整机制造企业为龙头,发挥上街区域低空经济,科学发展实验区空域优势,真正实现高端制造业升级转型,建立完整的航空产业链。
戈光金认为,河南省通航事业要想快速发展,除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将河南的地缘优势变成真正的通航产业竞争优势,也需要在消费市场培养方面下功夫,因为只有消费市场崛起了,河南省通航飞机的飞行时间和飞机需求才能真正上来,飞机制造业的产业带动作用,也才能获得更好的展现。
河南省的地缘优势,已经被河南省外的通航企业所发现,广州白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子轩2014年7月份就表示,2017年之前,将在河南省18个地市、103个县区范围内,形成常态化航空紧急救援圈。
在戈光金看来,河南通航消费市场其实很广阔,农林巡护、娱乐旅游、高速公路巡护、城市规划勘测、紧急救援等领域,都具有较大的消费潜力,但是在通航消费市场的开发方面,也应该满足现有、急需的通航需求市场,然后才是新兴的市场。
这个次序能否把握好,也关系到通航企业在挣钱企业与烧钱企业之间的分野,因为管理不善,国内民营企业投资通航数亿而最终折戟的例子并不鲜见。也因此,对于通用航空产业,包括银行、风投等多领域的资本依然持观望状态。
戈光金表示,要改善这种状况,就需要政府不仅在政策上鼓励民间资金进入通航领域,也需要在通航企业的融资、自身建设领域给予一定的支持,通过培养市场开拓主体的方式,强化区域内通航企业对通航市场的开发能力。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