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产业 >> 正文

“抄底”中国航空租赁 银行系三巨头“飞”更高



2015-04-08   作者:  来源:和讯银行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时下飞机租赁无疑是我国航空行业大舞台上的“当红炸子鸡”:股神巴菲特联手柳传志要价9元/小时“大卖”包机业务;华人首富李嘉诚也加码进军,难怪各大银行也争相上手。

  然而,在机队和资产规模快速扩张背后,中国飞机租赁也面临“成长的烦恼”,“与国外同行相比,在风险管理、资产管理和处置、产品设计等方面都存在短板”,对外经贸大学租赁研究中信主任史燕平教授对和讯银行表示。

  行业高度透明利差有限

  飞机租赁虽然“烧钱”,亦能赚钱。和讯银行从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飞机租赁风险管理与实务专题论坛上了解到,据波音预测,到2026年,中国航空租赁市场将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1000亿美元),届时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潜在市场,有充分的资本运营和资源整合的空间。

  2007年以来,随着《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颁布,我国第一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成立。广发证券(000776,股吧)证券化业务总监刘焕礼对和讯银行透露,截止2012年中国市场中国国外租赁公司比例达到66%,而2007年之后,国内金融租赁公司崛起,市场由不足10%增长到2014年的38%,预计未来5年将占据半壁江山。目前,国银租赁、中银租赁已经主要在海外市场拓展业务。

  “背靠大树好乘凉”,拥有雄厚金融背景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飞机租赁领域“飞”得更高。有数据统计,跻身2014年全球10强的中国飞机租赁公司均为银行系,分别是工银、国银、中银租赁。

  建投租赁相关负责人对和讯银行表示,事实上,从占比来说,工银、国银、民生等纯金融系,因为从自身定位及国家政策来说,航空业务占比会更大,非金融系一般不会有很大占比。

  然而,该人士也表示,“从盈利角度说,因为航空租赁因为市场高度透明,利差极为有限,即使在这些公司中成为核心盈利点的几率也不是很大,主要盈利点还是依靠类贷款业务来拉动。”

  资产证券化待破题

  “大树”也有靠不住的时候。刘焕礼对和讯银行表示,资金密集型的飞机租赁业在国内的融资模式较为单一,银行信贷是主要融资方式之一。但目前银行银根紧所趋势明显,国内银行长期美元信贷资产专项资金匹配额度较小,以及美元价格处于上行通道,都致使飞机租赁拓展融资渠道,展开资产证券化的需求增强。

  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即将资产已证券化方式实现流转,以盘活存量资产。继2014年11月银监会、证监会推出资产证券化备案制之后,央行也在制度方面松绑,本月3日公告施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行注册制。但截至目前,我国飞机租赁尚未实现证券化。

  刘焕礼坦言,当前我国飞机租赁证券化面临诸多难点,尤其是与其他行业不同,飞机资产价值判断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需要跨飞机管理、会计处理、融资手段等多个领域的专业能力,国内仍没有成功案例。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