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紧急叫停市中心直升机空中游览
直升机资料图。
日前,绍兴滨海新城通用航空机场、宁波杭州湾新区通用航空机场、德清通用航空机场接连获批,舟山到上海等区域航线也正在报批,浙江在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开了首家飞机5S店,千岛湖上的直升机低空游览也于3月首飞成功……
杭州湾各地通航产业风头正劲时,上海“踩了一脚刹车”。
最近,上海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对上海直升机游览项目暂停运营。同时,按照国家相关管理法律法规,同步开展空中游览项目适航机型、飞行时间、飞行线路、飞行高度、飞行噪音等社会影响的评估。
目前,3条在上海浦东市中心上空飞行的航线均已暂停。
核心区空中游览噪音扰民被叫停
5月1日,由金汇通航运营的后滩直升机空中游览项目正式对外开放。
作为首个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民用直升机场——上海后滩直升机场起降的空中游项目,一亮相就吸引了无数眼球。
不过,伴随公众关注目光而来的,还有周边居民的大量投诉。居民直指直升机起降、盘旋的巨大噪音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
“如果能像国外,1000米以下低空开放,能够根据需要调整高度。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可以低飞,在城市核心区提高飞行高度,有一个弹性幅度就更好了。”上海金汇通航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相关民航线路的区域飞行高度为600米,因此国内限定的通航飞行高度大多在200-300米之间,如果经过申请能够提升到300米,将大大降低飞机轰鸣声对居民区的影响。
除此之外,运营所选用的双发动机直升机也是噪音较大的原因之一。“出于安全考虑,主管部门明确规定在上海城区内飞行的直升机必须为‘双发飞行’。也就是说,一旦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另一台发动机必须确保安全降落。双发动机的噪音显然比单发动机大很多。”
因此,金汇通航方面已经向相关部门提出了提升高度、优化航线的申请。至于何时能恢复运营,金汇通航也无法准确答复。
制定管理办法有望填补行业空白
事实上,这也并非是上海首次叫停通航旅游业务。此前,上海一家蛋糕店尝试使用“无人飞机”配送蛋糕,并在人民广场、陆家嘴、青浦别墅区等多个区域试飞,也被民航部门和上海警方叫停。
在上海交通部门看来,此次叫停并不是为了“刹车”,而是意在“逐步规范发展”。
据了解,完成针对通航的社会影响评估之后,上海还将围绕空中游览行业的准入标准、安全保障、配套措施、服务规范,研究制定低空通用航空飞行管理办法,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有望填补国内这一行业的空白。
同时,还将按照《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逐步放开低空飞行政策的要求,结合上海实际,研究制定通用航空飞行区域规划。按照研究制定的相关管理办法,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空中游览项目拟先在上海郊区和海上开展试点。
言下之意,在上海市中心的后滩直升机空中游览项目短时间内无法恢复运营。
通航产业真正起飞有待条件完善
“这是给‘外热内冷’的通航产业泼了一盆冷水。很多地方政府现在对通用航空的发展已经很重视,但目前政策方面的一些局限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上海一位通用航空专家表示,一旦允许突破政策瓶颈,通航产业将会被彻底激活。
有机构预测,至2020年我国需要通用飞机将超过10000架。2010年至2020年间我国通用航空飞机需求容量将达到1500亿元。
此外,通用航空产业链条长、辐射广,上游是通用航空装备制造、通信导航等,中间是通用航空运营、飞行训练、通用航空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机场管理等,下游是飞机维修、航材租赁、人工增雨、航空旅游等。因此,所谓的1500亿元仅是通用飞机的市场规模,按每单架飞机平均价格300万元,产业拉动比例1∶10估算,上下游产业将带动超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事实上,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就出台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试图逐步打开这个市场。但截至目前,我国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只限于“两大区、十小区”,即沈阳、广州管制区,海南岛、长春、广州、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昆明、重庆管制分区。
“这只是第一步,不是天空开放了就可以了。”浙江瀚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负责人指出,低空开放还要建立在相关基础设施齐全的基础上,大量直升机、公务机飞行,需要有地面保障系统、通信导航系统、油料供应系统等一系列保障体系的支持,“现在这些基础设施很多都还没有,所以低空开放的技术条件还不够,时机也还不成熟。”
此外,通航服务体系建设标准至今尚未建立。“现在的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管理,一直沿用运输机场的标准,这就导致机场建设标准过高,建设审批流程长,验收程序复杂,不利于通用航空的发展。”
事实上,不但通用航空机场使用的是运输机场的建设标准,目前通用航空的运输、监管等各个环节的法规都借用运输航空的法规。
“这些都制约了通航产业的发展,等这些条件都完善了,那就是通航产业真正起飞的时候了。”通用航空专家透露,北京也将公布开放1000米以下空域的指导细则,预计今年通航相关系列政策将加快出台。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