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产业 >> 正文

南昌临空经济区创新招商引资理念侧记



2015-07-21   作者:范志刚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7月14日,站在南昌昌北国际机场附近的南昌临空经济区3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内,不时看到一架架飞机从头上飞过。和飞机同时“凌空”而起的,还有园区内的手机制造企业——海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从签约入驻临空经济区到一期工程投产,海派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目前,该项目8条SMT(表面组装技术)生产线安装调试完成,1条手机生产线完成了HTC智能手机试生产。“二期工程正在上马,整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6000万部智能手机的生产供货能力,预计年销售收入不少于180亿元。”该公司项目负责人陈德拥对前景充满了信心。

  而在一年前,这家企业对要不要落户还犹豫不决。陈德拥回忆道:“那时,我们在临空经济区看到的是一片黄土、‘一张白纸’,道路不通让这个传说中的‘宝岛’看起来更像是被赣江、机场包围着的‘孤岛’,我们一度不看好这里。”

  作为被全省寄予厚望的“三特”——特别发展区、特别管理区、特别创新区,为了让企业树立信心,南昌临空经济区用足用好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在招商引资理念上进行创新,“重资本,轻资产”的全新招商理念应运而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管委会帮企业建员工宿舍、建标准厂房,建一切除生产性设施之外的辅助、配套设施,低价或免费供企业使用。目前,南昌临空经济区帮企业建设的职工宿舍——“邻里中心”——已建成3万平方米,预计9月初交付使用。整个“邻里中心”一期规划建设6万平方米,将全面满足企业员工吃、住、娱乐、购物等生活需求。

  这一做法大大增强了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调动了企业投资园区的积极性。2014年12月,海派不再犹豫,开始装修政府代建的标准厂房;2015年4月,引入了10条手机生产线设备进场。至此,海派与南昌临空经济区的“牵手”正式从合同上落到地面上。陈德拥告诉记者,作为一家手机生产企业,他们的员工都是年轻人,招工难、留人难是企业发展的软肋。而“邻里中心”完善的配套设施让员工可以“先生活,后生产”,让他们可以安心留下来,解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1.   如今,南昌临空经济区好事连连:金山大道和金水大道将分别于今年8月、10月正式通车,将新增一条通往昌北国际机场和九江市的快车道;拥有4个2000吨级泊位、年吞吐量达20万标箱的龙头岗综合码头一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今年底前建成投产后,将与赣江黄金水道连接,为南昌乃至全省融入长江经济带提供有力支撑;机场方面,T1国际航站楼更新改造工程将于今年底前开工建设……通过机场、码头、铁路的互联互通,南昌临空经济区的交通功能将“立体”起来。同时,园区另外一把“利器”——南昌综合保税区——正在积极申报,预计将于明年底前封关运行。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