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产业 >> 正文

模型展“跨界”无人机展 盼明确飞行规则(图)



2015-09-14   作者:钱擘  来源:中国民航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第12届上海国际模型展览会日前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行。这个在国内模型运动届享有极高知名度、被缩写称为SIME的展会,今年首度迁至新会场,并且创下了历届展会规模之最。而比起规模扩张,SIME2015上更加显眼的特征则是这样一幕:一个接一个展台的无人机静态展示或是飞行、航拍表演,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由模型展向无人机展的跨界越来越明显。

  在本届展会现场,记者看到,几乎所有的航空模型参展商,都同时陈列出了无人机展品,并且把无人机放在比传统航空模型更突出的位置。而在展会主入口附近,最显眼的十余处大参展商展台,主角更差不多清一色是无人机。

lihaiyan20150914135413.jpg

  不少参展商工作人员告诉以观众身份询问的记者,近几年,模型展上无人机的比例不断提升,而今年随着规模显著增加的新会址启用,他们更得以大规模展示、并且在展馆内开展无人机飞行表演;工作人员还表示,在参展的热闹秀场之外,无人机、特别是航拍用途的无人机,也都被航空模型企业作为最重要的新业务之一。

  航空模型与无人机,到底还有什么差别?对于这个问题,参展的专业人士也表示难以仔细区分。他们介绍说,传统航空模型一般不承担额外载荷,但今天,航空模型的动力也在不断加强,只要稍微加几个部件,就可以挂载小物件、遥控拍照,与专业研制的无人机早已界限模糊、互相融合;甚至有参展工作人员反过来笑称:“无人机要是不装什么东西、纯粹飞一飞,不就等于是航空模型吗?”

  除了航空模型的整件生产企业纷纷展示无人机整机,航空模型的软硬件部件生产商也不落人后,在现场纷纷陈列展示,提供无人机飞控方案、专业部件定制改造等服务。

  然而,航空模型与无人机的产品界限越模糊,另一个问题就越突出:它们该怎么飞?

  显然,至少航空模型企业在参展现场对此依然相当谨慎,所有的飞行表演都在展馆内、利用颇具规模的挑高空间进行。对于有观众问到的为什么不出去飞,展台工作人员解释说,参展时有要求,不能随便把自家飞行器拿到室外飞行。

  而当关注航模运动的观众进一步问及,如果自己买下来,能不能像过去开展航空模型体育运动一样开飞,不少参展方工作人员显得不那么确定。有的建议,只要飞的场地、高度跟过去的航模差不多就好;也有的建议航模运动爱好者或者航拍爱好者自己把握,别飞太高、别飞到输电线或者手机信号塔附近就行。无论是使用者或者生产者,都对规则感觉没底。

  一位从SIME首届开展以来就参加活动的资深航模运动爱好者林先生告诉记者,早些年,无人机尚未热起来的时候,自己参加航模运动,可以选择相关的军体俱乐部、航模俱乐部等等,而无人机越来越容易获得,普通人自己就能飞,规则反而弄不清楚了;他和很多爱好者也对早几年首都机场周边无人机擅自航拍、责任人被追究刑责的新闻记忆犹新,不希望误触雷区。

  无人机的监管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一个新课题,传统民航飞机的航路、时刻申请,已有严格规范,却难以直接适用于无人机,各国民航监管部门因此都在探索之中。不久前,不少专业人士已经提出,“文火慢煮”、循序渐进开放我国低空空域的思路。而在无人机企业之外,这一低空管理思路显然不能仅仅关注专业无人机生产、运营单位,还需要兼顾正在跨界而来、并且本就有相当群众基础的航空模型运动领域。c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