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产业 >> 正文

天津自贸区助推中国航空金融进入创新2.0



2015-09-25   作者:李泽亚 付文超  来源:天津北方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9月24日,第四届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截至2015年8月底,,东疆注册租赁企业1292家,新增注册资本达989亿元人民币。结合国家对东疆“打造国家级金融与租赁创新示范区”的要求和自贸区的机遇,东疆在融资租赁业务的创新上不断探索,并将中国航空金融的创新发展推向了新的发展空间。

第四届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忠东在会上介绍:“截至2015年8月底,东疆注册租赁企业1292家,新增注册资本达989亿元人民币。完成534架飞机的租赁业务,其中含大飞机366架,公务机124架,训练机22架,直升机22架,同时还完成了74艘国际航行船舶,8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和11台飞机发动机的租赁业务,飞机、船舶、海工设备租赁资产总额累计达330.6亿美元。”

天津市副市长阎庆民在论坛致辞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张爱国发言

  从2009到2015,中国的航空金融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平台上,开始了从试点探索到创新示范的成长之路。中国航空金融由以摸索交易模式,增加业务量为主的1.0模式,开始迈入以资产管理、流转、处置为标志的2.0时代。

  “我们今年上半年与农银租赁合作,在东疆操作完成了国内第一单保税租赁飞机资产交易,开创了我国飞机租赁领域资产交易先河的一单业务。”工银租赁航空部一位负责人说,“我们还在东疆操作完成了国内第一单带租约的飞机项目公司股权转让业务。”这两单业务标志着中国航空金融迈进了业务创新的2.0时代。

  无独有偶,2015年下半年,国银租赁以租赁公司为主体与法国银行开展结构融资,实现以境外低成本融资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租赁结构和跨境融资结构。这种在原有的“法税租赁”模式下,利用自贸区优势,优化和创新的更为成熟的租赁结构也被业界称为“国际租赁”。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