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产业 >> 正文

东莞站上通用航空产业风口



2016-01-05   作者:靳延明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中,东莞规划了7个通用机场,成为珠三角城市中最后一个建设通用机场的地级市。

  虽然通用机场并不承担公共航空运输功能,但其背后的产业想象力仍不可小觑。有专家预测,通用航空将成为产业转型、消费升级的下一个“风口”,规模将达万亿元。在通用航空发达的美国,通用航空每年带来的经济贡献达到1500亿美元,创造了1%的GDP及126万就业岗位。

  南方日报记者近日独家专访东莞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获悉,通用机场布局规划主要是考虑未来东莞通用航空业的发展需要,规划近期以通航运营与服务,远期以通航制造带动的通航产业发展模式。到一定阶段,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产业转型基础后,由运营维修先行拉动制造,转为以零部件制造、原材料制造等带动全市通航产业发展的模式。

  “通用航空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10,就业带动比为1∶12,发展通用航空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有效路径。”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通用航空系副教授于一评价说,东莞作为制造业大市,如果能找准通用航空与地方既有产业的结合点,以通用航空促进关联行业发展,带动产业升级与发展方式转变,将成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这一切的前提,便是规划建设通用航空机场,“基础设施做好,自然就有企业入驻,商业模式就产生了”。

  1.通航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2010年至今,伴随着低空空域管理、通用机场建设标准、飞行审批程序规范、通航运营补贴等关键领域政策陆续出台,我国通航发展的经济与技术环境也得到较大改善,为区域性通航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被不少人认为是产业转型、消费升级的下一个“风口”。

  所谓通用航空,是指飞机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就目前来看,通航旅游、通勤航空、私人飞行等是通航运营的主要服务,而东莞的市场基础条件已经相对成熟。

  市发改局负责人说,东莞是广东省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其经济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有着国内领先的研发和生产高端产品的优势,并且市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东莞已经拥有潜力巨大的通航消费市场。

  根据发改部门的调研,东莞气候温和,常年适宜飞行,是全国私人飞机拥有量最多的城市,私人通用航空非常发达,具备商业运营的良好基础。在私人消费方面,东莞拥有数量众多的私营企业老板,直升机体验、购买、休闲的需求强烈,而且仍有增加的趋势。在企业购买需求方面,东莞市企业主体多,需求量大。此外,东莞在医疗救援、通勤航空、通航旅游等方面均有明确的需求与市场。

  2.布局通用机场辐射珠三角

  “东莞的经济结构决定了有潜在购买需求的人数更多。”上述负责人表示,随着深、莞、惠城市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在东莞规划布局通用机场,构筑服务市内、面向广深、辐射珠三角的通用机场体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根据规划,东莞将探索适合该市的通用航空发展模式,逐步建立机场布局均衡、产业分布合理、配套设施完善、服务覆盖全民的通用航空体系。到2020年,空中30公里通达圈覆盖范围达到东莞市域面积的90%;到2030年,空中30公里通达圈覆盖范围达到东莞市域面积的100%。

  记者注意到,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正由试点推广阶段转入深化改革阶段,多地出台规划布局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珠三角除东莞以外均已规划建设通用机场。根据广东省航空航天产业整体布局,到2020年珠三角将新增13个通用航空机场。民航局《通用机场布局规划》中提出,2030年通用机场总量将超过2000个,未来15年全国有望建设1600个通用机场。

  “通用机场建设是通用航空发展的瓶颈之一,将通用航空产业纳入战略规划将是大势所趋。”于一说,地方政府先把机场建起来,有了网络化、连片的机场,商业模式自然产生,产业也就发展起来了。

  3.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近年来,国内通用航空发展热潮持续升温。一种观点认为参照国际经验,我国未来将有几十万架通用飞机,带动关联产业数以万亿元。但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环境下我国通用航空市场需求难以释放,待空域管理改革后市场才将迎来大发展。在东莞市的规划蓝图里,明确未来会发展通用航空产业。

  市发改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东莞发展通航产业,将有利于东莞的对外交通和联系,改善发展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吸引通航相关企业入驻,构造通航核心产业链条。

  与此同时,通航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区域经济和就业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产业涉及的关联产业多、产业链长,直接涉及投资、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其范畴可延伸到制造、维修、销售、培训、服务等多个领域,推动着区域内的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有助于东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作为制造业大市,东莞具有承接通航制造的现代制造业基础和研发基础,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东莞发展通用航空产业远期对制造业影响肯定是积极的。”于一说,从产业上游来看,通用航空产业链条长,本行业的发展将带动上下游数十个行业,产业技术附加值高、资金密集度高,能够带动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从产业下游来看,通用航空兼具生产工具属性和消费品属性,同时服务于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

  于一说,如果东莞要发展通用航空产业,通用机场肯定越多越好,就像发展汽车产业首先要有路一样。“不过这个产业在短期内还不及人们想象中那么大,不会马上成为支柱产业,更多的是一种新的交通方式,新兴的消费方式。”于一说,要让更多老百姓接触到通用航空消费,通过大众化、普及化迅速实现通用航空的规模化发展。

  此外,通用航空在医疗、警航、消防领域的应用,将使城市综合治理水平得到提升。

  发展规划三步走

  市发改局表示,按照规划,东莞通航发展分三步走。

  A.第一步 培育期阶段,开展以通航休闲、专业维修为主导的通航产业链,选择以民营资本投资为主、政府引导的通用机场建设模式。

  B.第二步 成长期阶段,在第一步的基础上,以政府主导建设为主,以民营资本投资为辅,不断建立健全东莞通航公共服务功能体系,并打造以东莞为节点之一的珠三角地区通勤航空和商务飞行服务体系。

  C.第三步 成熟期阶段,在第二步发展的基础上,营造促进东莞通航发展的政策环境,形成相对完善的通航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通用机场体系,打造以航空休闲、维修和零部件制造为主体的通航产业链。

  水乡片区将先建机场

  目前阶段,通用机场的选址主要从空域条件、地形地貌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在符合各项选址条件和满足未来通航需求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布局东莞市未来的通用机场体系。

  据了解,近期建设规划(2015年—2020年)是在水乡片区建设一个二类通用机场,在清溪镇罗马村建设一个三类通用机场,另外,可根据各个城区、城镇及园区的实际需求情况规划建设三类通用机场。

  而根据远期建设规划(2020年—2030年),是在桥头镇建设一个二类通用机场,在松山湖高新区、横岗湖、生态园、塘厦镇各规划建设一个三类通用机场;各区镇根据需求增补三类通用机场;对已有的通用机场进行升级改造,完善机场设施设备,基本形成东莞通用机场体系的总体格局。

  七个规划机场布局定位

  水乡机场

  考虑水乡片区位于东莞西北部,且水乡经济区是当前全市社会经济和城市空间发展的重点地区,并是综合交通枢纽—望洪站所在地,也是特色旅游示范区。

  横岗机场

  场址位于东莞西南片区厚街镇,考虑西南部的空域条件、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情况,选址在横岗湖南侧布局一个三类通用机场,又考虑到周边是别墅聚集区,对高端商务休闲类通航服务需求旺盛,可开展休闲娱乐、航空俱乐部等通航项目。

  生态园机场

  场址位于东部快速横沥立交桥北侧,周边有大量的水域和浦田,是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城市休闲旅游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无高层建筑物,在航空旅游、私人飞行体验方面有优势,并可承担东部快速干线公路交通的应急救援功能。

  桥头机场

  考虑桥头镇位于东莞东北部,布局通用机场其服务可以辐射东莞整个东部地区,并且地处莞惠交界处,毗邻深圳,可作为承接深圳产业转移的平台。目前建有东部工业园,有设置通航产业园、发展通航研发制造的条件。

  清溪机场

  考虑到东莞市私人飞行的迫切性,该临时起降点性质以近期满足私人航空飞行需求为主。

  塘厦机场

  场址位于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地处莞深高速公路、龙林高速的结合部,对航空旅游和高端商务需求强烈,并可承担公路交通以及塘厦医院(规划三甲医院)的应急救援功能。

  松山湖机场

  场址位于东莞市中心位置,考虑松山湖区内有科研单位、中小企业园、中以科技园等。

  ■观察

  东莞通航产业为何发展较慢?

  土地资源稀缺 专业人员不足

  事实上,东莞通航产业发展速度一直较周边地区慢,远远落后于周边地区的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甚至也滞后于珠三角西岸的江门、中山和恩平等地。

  目前,东莞是珠三角唯一一个尚未建设通用机场的地级市,属于“有机无场”的状态。

  为什么发展如此缓慢?市发改局负责人回应说,东莞城市化水平较高,可用于建设通用机场的土地资源稀缺。目前东莞建设强度已超50%,连片可用地较多的主要集中在水乡片区,但大多为基本农田,建设用地极少,其他片区可用土地较为分散。

  该负责人坦言,东莞市私人飞机数量较多,但多数属于外地委托管理状态,东莞也缺乏飞机维修、维护的专业人才、专业的驾驶操作人员、专业进行飞行培训的机构。而东莞的通航运营服务保障设施尚属空白,缺乏有效的通航服务保障设施。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