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空经济 > 产业 >> 正文

飞机维修业产值450亿 国内企业分食不到三成



2013-09-18   作者:杨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近日,四川航空集团公司及海特高新分别增持四川太古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股权。海特高新董秘居平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次双方增资后将会扩建四川太古。

  对飞机维修行业情有独钟的不止川航,也不止航空公司。民航维修业高达50%左右的毛利率,近10年来吸引了各界资本。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合资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有明显优势,不少设备需外送维修,而国内维修单位全行业承担的维修产值不足市场总产值的25%,企业深度维修能力亟待提升。

  川航加码飞机维修

  据民航资源网近日消息,四川航空集团公司增资12352.94万元,控股四川太古70.82%股权,海特高新股份有限公司增资2647.06万元,持股增至15.18%。股权变动后,四川太古于2013年8月29日正式更名为“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SMECO”,公司注册资本增为21000万元。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事项虽已确定,但尚未完全理顺,“还需要与各股东商讨。”不过居平表示,此次双方增资后将会扩建四川太古,二期机库也即将动工修建。

  据2008年成都当地媒体报道,四川太古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将开展空中客车机型的飞机大修、改装业务、航线维修,机队技术管理,航材技术管理等相关业务。项目位于成都市双流国际机场跑道北端,占地约450亩,总投资10亿~12亿元。初建时,川航和海特高新一共占51%的股权。其余股份由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持有。

  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谢家宸告诉记者,在投资按时落实的情况下,四川太古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完成相关营收目标的可能性较大。

  行业平均毛利率50%以上

  川航及海特高新的增持或源于飞机维修行业的高利润。

  记者查阅海特高新年报发现,2012年“航空维修、检测、租赁及研制”毛利率达到63.12%,同比增长5.6%。“海特高新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这个行业平均利润至少应该在50%左右。”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工程试验中心某教授说道。

  据了解,民航飞机维修包括航线维修、机体大修及改装、发动机大修和附件翻修四大类。“利润最高的是发动机大修,毛利率能达到100%。”居平告诉记者。不过行业利润也应该区分来看,“电子设备维修、零部件维修利润也没有那么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副院长吴旭勇表示。

  中投顾问IPO咨询部分析师崔瑜认为,从目前我国的航空公司飞机数量以及民用通用飞行器数量来看,我国在2015年左右将拥有3500架左右的飞机数量,每年的飞机修理市场容量增长率有望达到30%。

  “一架飞机每年的航空维修费用,包括航材更换费用在内,至少是飞机价值的3%。”上述民航飞行学院教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他介绍,新增一架波音系列飞机,一年的维修市场容量约900万~5000余万元不等,而新增一架空客系列飞机,一年的维修市场容量从1500余万元到5000余万元不等。

  据《中国民航报》报道,民航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到2015年末,我国航空维修行业产值将达到450亿元以上。“我国各个航空公司机队近十年来都在高速增长,现在运营的飞机大概一般都是新飞机,这些飞机大约6~10年会进入大修阶段,飞机维修应该在2015年左右迎来高峰。”上述民航学院教授表示。

  450亿元的蛋糕,国内航空维修业能吃下多少?前瞻产业研究院航空业研究员刘瑞博在去年7月曾向媒体指出,国内维修单位全行业承担的维修产值不足市场总产值的25%。

  以发动机维修为例,“我国发动机维修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但六成以上都需要送外海外维修,附加值流失现象可见一斑。”谢家宸表示。

  “相关数据统计,飞机从执飞到寿命结束,发动机的维修费用是发动机本身价值的7倍左右。打个比方,如果空客某型号飞机发动机价值1亿多元,到它终止使用时,发动机的维修费用就高达7亿多元。”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各路资本抢食

  民航维修业的大蛋糕引来了各路资本的兴趣。“过去几十年,合资成为GE、汉莎、波音、太古、法国斯奈克玛、德国摩天宇等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形式。”上述民航界人士表示。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各大航空公司也开始抢占民航维修市场。2002年2月,我国对民航直属运输企业进行了重大战略重组,组建了以国航、南航、东航为首的集团公司,民航维修资源也进一步得到整合。

  2010年后,三大航进一步整合民航维修资源。以国航为例,2010年7月,国航将旗下国航工程技术分公司与其合资企业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进行整合,建立国内最大的飞机维修公司。

  与此同时,民营资本与维修基地也在全国遍地开花。自2000年海特高新成为我国第一家取得维修许可证的民营航空维修企业以来,民资纷纷进入该行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国内共有389家维修单位,其中民营企业占比已达24.1%。

  飞机维修基地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建立起来。早在2003年,厦门就已建成当时亚洲最大的飞机维修基地。2009年,上海普惠建成国内最大的飞机发动机维修基地。西部地区也迎头赶上,2011年国航成都维修基地开工建设,2012年西安也开始规划西部飞机维修基地,表示将投资300亿元建中国西部最大飞机维修基地。“合作企业、维修基地的模式将成为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谢家宸对记者表示。

  尽管资本上有所整合,但外资、合资企业在民航维修领域的优势仍然非常明显。“我们的技术还是有很大差距,目前国内行业龙头比如Ameco和Gameco(广州飞机维修工程公司)都是合资企业。”吴旭勇说。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维修能力不足,目前国内维修单位存在一定程度的低层次维修能力重复建设的现象,维修单位在航空器机体维修方面的能力建设相对集中,但深度维修能力建设不足,处于低层次的成本竞争状态。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