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管理 >> 正文

鄂尔多斯机场:与改革同行 新模式跑出加速度



2018-10-19   作者:殷希华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40年来,在改革的浪潮中,我国的城乡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鄂尔多斯机场为筑梦蓝天,以奋斗为词,以汗水为曲,用十一年的时间奏响出中国民航中小机场发展的华丽乐章。

GR5A3423.JPG

  从2007年到2018年,鄂尔多斯机场通航已有11周年,这个坐落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支线机场,这颗镶嵌在鄂尔多斯高原的耀眼新星,从5280平米的候机厅到10.03万平米的航站楼,从旅客吞吐量7.7万人次到210万人次,从只有2个航班到开通洲际航线,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化产业协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机场作为地方改革开放的空中门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振翅高飞、翱翔蓝天。

  从大谋划到大发展 鄂尔多斯民航阔步前行

GR5A3199.jpg

  机场,是连接世界的空中桥梁,也是地区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最快速、最便捷有效的平台和通道。鄂尔多斯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三面为黄河环抱,是著名的“河套文化”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依托资源优势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已经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前列。在城市群发展上,鄂尔多斯凭借特殊地缘优势与呼和浩特、包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内蒙古自治区最为活跃的“金三角”经济区。与呼和浩特、包头已建成机场相比,鄂尔多斯交通不便成为当时制约发展的最大短板,鄂尔多斯要发展,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民用机场,让三公里的机场跑道搭建起鄂尔多斯与世界的空中桥梁。

  2000年,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民航业发展大局及地方经济发展趋势,鄂尔多斯机场建设问题提上议程。2005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复同意迁建鄂尔多斯机场。同年7月18日,鄂尔多斯机场建设工程正式启动。经过鄂尔多斯民航人2年“荒原架天路”的拓荒历程,凭借“脱皮掉肉一百天 确保飞机飞上天”的精神斗志,2007年7月26日,一架B737-800型飞机载着百余名旅客由鄂尔多斯机场飞往首都北京。至此,鄂尔多斯人的飞天梦想已成为现实。从此,在中国航空版图上,从这里生长出的航线就像一条条生机勃勃的“大动脉”,不断伸向国内外的很多城市。

  建设初期,鄂尔多斯机场航站楼按照到2015年实现27万人次目标设计规划。2007年7月通航到年底旅客吞吐量为7.7万人次。2008年第一个完整日历年为30.8万人次,提前7年超过设计目标,发展态势令人振奋。2011年为130万人次,正式迈入百万空港行列,鄂尔多斯机场也因此成为当时国内第四家在通航4年内实现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的支线机场,创造了支线机场发展的奇迹。

  这个奇迹也印证了鄂尔多斯发展民航事业的战略方向的正确性,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投资3.5亿元兴建机场,用原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峰的话说是:“3.5亿不算什么,只要每年有10万人来鄂尔多斯,每人消费1000元,一年就能留下一亿元。”事实证明,鄂尔多斯机场的建成通航,改变了老百姓的出行习惯和方式,机场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数据显示,鄂尔多斯游客接待人数从2006年的381万人次提高到2017年的1228万人次;财政收入也从2006年的146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357亿元。通过民航的介入,从起步较晚的支线机场到如今享誉四方的旅游城市,机场的建成通航,无疑是鄂尔多斯近年来快速发展最有力的助推器。

  随着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8年,在机场投用不到一年就已经饱和的情况下,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基于改善地区经济环境、发展综合交通与现代产业等考虑,提出了“扩建鄂尔多斯机场,向国际化、枢纽化迈进”的战略目标,并获得民航局和自治区政府批准。2009年,鄂尔多斯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跑道由2800米延长至3200米,飞行区等级由4C级升至4E级,航站楼建筑面积10.03万平米,机坪面积13.4万平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的需求。机场改扩建工程的完工,为鄂尔多斯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鸟瞰鄂尔多斯机场,航站楼犹如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它象征着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鄂尔多斯机场犹如雄鹰一样,志存高远,主动进取,承载着鄂尔多斯的梦想,飞向全国,飞向世界。

  从“北方之路”到区域枢纽 成就鄂尔多斯新模式

960672201.jpg

  建成于2007年的鄂尔多斯机场,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紧跟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时代之先声、开创新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走改革之新路,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追随者。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机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围绕建设航空枢纽目标,着眼特色发展之路,特别是在自治区提出“向北开放”“全域旅游”等重大战略机遇下,鄂尔多斯机场更是以航空口岸为名片,把“北方之路”建设作为航空枢纽建设的破题之举。

  2016年,鄂尔多斯机场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同年,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批复同意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机场更名为“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国际两字的增加,意味着鄂尔多斯在对外开放、联通世界的道路上又迈出一大步,鄂尔多斯机场国际化发展的新篇章也由此开启。2017年,鄂尔多斯机场依托口岸优势,加大航线开发力度,成功打造了“北方之路”品牌。在每年7—10月旅游旺季,通过吸引中南(长沙、南昌、武汉、宜昌等枢纽城市),华东(杭州、合肥、宁波等旅游客源地城市),华南(厦门、桂林等旅游热点城市)等区域旅客至鄂尔多斯旅游,并从鄂尔多斯中转,沿着“丝绸之路”往西至敦煌、酒泉、嘉峪关、西宁等13座城市,向东至漠河、满洲里、阿尔山、承德、秦皇岛等14座城市,向北延伸至伊尔库茨克、莫斯科、叶卡捷琳堡、乌兰巴托等城市,使鄂尔多斯成为北方航空旅游中心城市,华中、华南、中南、华东地区前往黄河以北旅游城市的最佳中转选择。可以说“北方之路”是一条以鄂尔多斯为支点,连接东部、西部和北部旅游城市的空中新通道。由此,鄂尔多斯“航空+旅游”发展战略全盘激活。

  数据显示,在“北方之路”的航线拉动下,2017年鄂尔多斯机场运送旅客210.6万人次,同比增长23.4%。截至今年10月15日,鄂尔多斯机场已经完成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全年有望突破250万人次。从2007年仅有的国航、南航、联航3家航空公司参与,到2017年的16家航空公司运营;从2007年开通的5条航线,通航7个城市,到2017年开通的52条航线,通航54个城市。“北方之路”模式,无疑是鄂尔多斯航空网络加快推进,助力区域经济社会腾飞的一个缩影。其成功背后,是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民航人对市场开拓的深入探索和实践。

  从强主业到促转型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样本

GR5A9839.JPG

  一直以来,鄂尔多斯机场倾力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初心和目标从未停歇。特别“十三五”以来,鄂尔多斯机场牢牢把握民航作为鄂尔多斯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发挥自治区西南部辐射中心功能最快捷、最有效、最得力的先决途径与支撑作用,加快推进鄂尔多斯航空枢纽建设,服务民航高质量发展。

  从2015年提出“三个转型”,客运为主转型为客货运并举;单一航班保障转型为航班备降、飞行训练、客货包机保障;航空市场由投资拉动转型为市场驱动,到“北方之路”战略的落地生根、精耕细作。鄂尔多斯机场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主动作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转型之路,从而赢得了发展先机。

  以飞行训练为例,鄂尔多斯机场自“十三五”以来,依托本场先进的硬件设施、良好的净空条件、充足的飞行训练时间、优质的后勤保障等优势,已吸引了国航、联航、海航、首都航、南航等10余家航空公司前来开展飞行训练。经统计,2017年,鄂尔多斯机场共保障训练飞行10710架次,截至目前,已成功保障全国首架波音787-9梦想客机、全国首架波音737MAX机型、中国大陆首架空客A350飞行训练。

  与此同时,与机场毗邻的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也在鄂尔多斯机场辐射带动下快速成长,跨境电商、大数据、影视版权等项目纷纷而至。货运枢纽(物流园区)项目申建工作也已启动,并被列入国家 “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库。2017年,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设立,2018年4月初开工建设,年内实现封关运营。目前,鄂尔多斯机场正与中国商飞、天骄航空合作,就飞机维修、航空培训、成立航空学院等战略内容合作洽谈,这些项目的落地可以充分发挥空港物流园区和机场的资源优势,对地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经济结构,深化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曾经,机场的建成通航,彻底改变了鄂尔多斯单一的陆路交通状况,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突飞猛进的促进作用。未来,随着鄂尔多斯机场转型升级的加快推进,作为自治区西南部的航空枢纽,鄂尔多斯机场将打造西部地区支线机场转接中部枢纽机场和国际旅游航线的中心、西部地区航空货运中转和物流集散中心、西部地区航空旅游集散中心、西南部通勤通用机场体系中心、西部临空产业发展的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中心等“六大中心”,利用2-3年时间,将鄂尔多斯机场打造为中国北方首个航空旅游枢纽机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航空通达“点”带动全域旅游“面”的旅游资源运营平台,让三公里跑道联通全世界,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殷希华)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