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社会责任:小翅膀承载起大责任
维和防暴队员搭乘海航班机前往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
维和队员完成在利比里亚的维和任务后凯旋回国。
在撤侨行动中,海航共执行15架次航班,撤侨超4000人。
2014年,在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之后,海航迅速调集运力运输救灾物资。
2008年,在汶川地震后,海航第一时间运载救援官兵前往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海航创业22年,胸怀天下,公益在肩,在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促进人类幸福与世界和平为终极使命,将社会责任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承担国家任务和责任,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理念中。正所谓“大鹏竞图南,翼若云天垂”。这对飞翔的双翼所承载的大国力量、大爱情怀与大局意识,也赢得了国家与人民的广泛赞誉与共同认可。
精细筹备 四十八小时往返五万里
3月12日北京时间9时45分,随着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HU7912航班在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上安全着陆,标志着由海航承运的我国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轮换包机任务圆满完成。此次包机不仅是将我国派往利比里亚第三批维和警察防暴队送往任务执行的目的地,同时要将驻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为祖国赢得高度赞誉的第二批维和官兵运送回国。
海南航空运行控制部总经理刘长青介绍:“接到此次维和包机任务后,海航高度重视,公司领导特别批示必须以国家利益为先,要求抽调各部门精干人员和公司资源优先保障包机任务的圆满完成。筹备期间,公司曾多次召开维和包机专项会议,组织各部门对包机任务的航班计划和保障流程进行讨论,上下游接口单位紧密合作。”
由于包机的目的地利比里亚位于西非,不仅其本国属于埃博拉疫区,其周边国家也多属于埃博拉疫区和战乱动荡区,航班运行环境极其恶劣,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风险。为确保包机航班的安全运行和缓解维和官兵的乘机疲劳,海航在对非洲各国的疫情、安全形势进行了反复评估和综合考虑后,先后论证了5种航路走向,数次修改运行方案,最终决定在海航现飞航点布鲁塞尔中转,并且绕开马里等战乱国家,确保航班安全万无一失。
“当包机运行方案下发时,海航各部门成立专项小组迅速落实方案中的各项工作。我们运行控制部则克服了准备时间短、飞越国家多、航行资料和联系方式不全等困难,加班加点地研究各飞越国家的规定和要求。”海南航空首席签派师周志军说,“一方面积极利用公司现有资源自主申请;另一方面向我国驻各国使领馆请求协助,从多种途径同步开展申请,最终在航班开航前一天拿到全部所需批复,为包机顺利开航奠定了基础。”
海航多次与总后勤部和公安部召开保障协调会议,听取和落实维和部队的需求及意见。包机航班恰逢春运和两会保障时期,海航为缓解维和队员的乘机疲劳,安排了机龄较短、设备舒适的空客A330-200宽体客机执行包机任务。同时,由海航飞行部领导亲自带队,挑选政治觉悟高、飞行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组成4人制的加强版机组配置。
陈爱金是海航AOC航行情报席值班员,就在3月11日包机回程航班起飞前几个小时,她突然接到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情报区突然发布的航行通告,禁止航班飞越卡萨布兰卡城市上空,而维和包机回程航班的运行时段和航路刚好在禁止范围内。“如果不能及时找出解决办法,航班一旦延误且超出后续航路和机场的开放时间,将面临更长时间的延误,不但影响到回程乘机官兵迫切的回国心情,还可能使得整个运行过程完全不可控。”陈爱金介绍。
在此情况下,海航立即从三方面开始着手:第一时间联系我国驻摩洛哥使馆,提出协助处置的请求;组织情报专家研究航行通告和摩洛哥航路,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出改航航路;签派员多方设法联系禁飞区域所属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沟通航班性质和提出豁免申请。经过签派员多方努力,最终协调对方同意免除航空公司正常的改航申请途径和提前时限,当场回复确认了海航提出的改航方案。随后,签派员对回程航班进行了重新评估和放行,并与机组就改航方案进行了详细讲解,在航班起飞前完成了境外临时改航工作,确保了包机航班从蒙罗维亚机场顺利起飞回国。
海航此次维和包机任务共执行4个国际航段,往返北京—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运送维和队员250人,行程超过28000公里,航班运行跨越3天2夜。
心系国家 海航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海南航空总裁谢皓明说,海航对执行此类国家任务并不陌生。在完成此次包机任务前,海航多次执行过国家运输任务。在国家大义面前,海航坚持以五星服务品质和履行安全飞行的承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每当重大、特殊、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民航总是国家力量的中流砥柱。
“民航业作为国家空中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保障经济安全和空中通道顺畅、维护国家形象、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特殊任务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谢皓明说。
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席卷海南岛,海航集团董事局在第一时间发出“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保障救灾人员和物资免费运送”的指令,全力支援海南地区救灾工作,全集团的人力、物力、飞机运力随时待命,并要求各单位主动联系当地救灾机构,了解需求情况并全力进行保障。刘长青亲历了当时的救灾工作:“当时,海航自身也是台风的受灾单位之一,台风过后交通几近瘫痪,多地断水断电,我们好多员工都是顶着风雨骑自行车或走路上班的,并在浑身淋湿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恢复了海南岛空中大动脉的畅通。”
而同样的,在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等灾害时,海航人作为中国民航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优秀代表,时刻以国家需要为己任,积极投身到国家需要的各项任务中去,为国家抗震救灾贡献了一份力量。
当中国同胞在海外有难,急需国家驰援的时候,中国民航腾飞的双翼仿佛成了国人对家乡的期待。在2011年的埃及撤侨、利比亚撤侨、日本地震后接回滞留同胞等突发事件中,中国民航所执行的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运输任务,而是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国家行动”。
2011年初,一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撤离海外公民行动震动世界。在这次历时8天的撤侨行动中,海南航空共计派出包机15架次、30个航班,飞赴希腊克里特岛、突尼斯杰尔巴岛等地接回中国同胞4054人,累计耗资3900多万元人民币。为此,海航获得中国民航局撤侨航班保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据统计,海航自2008年以来出色完成抗震救灾、境外撤侨等国家运输任务20余次,包括2014年12月9日,海航应国务院要求紧急运输一批饮用水前往马尔代夫以缓解当地缺水压力。这样的国家任务不胜枚举,在这众多涉及国家尊严与形象的任务中,海南航空无一不肩负着党和国家的重要使命执行包机运输任务,为维护国家尊严与形象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海航身在商道,心系国家和人民,始终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振兴、民族兴旺联系在一起。在业绩不断增长的同时,海航的社会公益事业也在蓬勃发展,为此,海航的社会理想与善举也赢得了国内社会的高度评价,并随着国际化进程,延伸到世界各地,产生了积极的回应。可以说,为社会与公众的幸福一直存在于海航的企业精神内核中。
据海航集团社会责任报告的数据显示,海航自创业以来,向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残疾人联合会、慈善总会、红十字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妇女发展基金会、环境保护协会、亚非拉等地区、单位或个人捐款、捐物、捐机票价值超过8.5亿元,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