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航线上中国航空公司逆转美国
图片来源网络
跨太平洋的天空上,中国航企在中美航线上一直以来的被动局面正在逆转。
据航空咨询公司Centre for Aviation(下称CAPA)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的航空公司飞往美国的航班数量将首次超过美国的航空公司飞往中国的航班数量:在今年7月1日至9月20日的航空客运高峰期间,中国的四大航空公司国航、东航、南航和海航每周将有2028个航班飞往美国,相比之下,美国各航空公司每周飞往中国的航班为1853个。
2004年《中美航空协定》签署之后,美国航空公司得以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一市场一直被美国公司所主导。
“就在几年前,美国航空公司在中美航线上的航权基本是不够用的,而中国航空公司在中美航线上的航权是用不完的,原因在于中国航空公司的经营能力还不够强。而目前据我们了解,中国航空公司在中美航线上的航权已经用完。”东航宣传部部长刘坤强向记者表示。
刘坤强告诉记者,出现上述逆转的原因,首先在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在出境旅游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航空公司正是根据此需求,做出更多航线方面的布局。
中国出境游的极速增长使得各个航空公司纷纷加大对中美航线的投入。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称,2014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达到1.17亿,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客源地,预计2015年出境人次继续增长17%。美国《福布斯》周刊报道,2014年中国游客前往美国人数超过200万。
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11月10日在APEC峰会上发表演讲时称,去年180万中国人访问美国,给美国带来210亿美元的收入,创造了十多万个就业机会。最终,美国宣布将中国游客签证有效期延长至10年。中美航线也从2006年的10条航线增加到2014年的35条。除此之外,随着中国公民免签证在厄瓜多尔、牙买加、巴哈马实施,中国出境游客在美国转机前往拉美地区的人数也在增多。
“就东航而言,相比前几年,中美航线的盈利情况正在不断改善,并且随着波音777-300ER飞机的引入,以及人员结构的优化配置,给乘客提供了更好的服务。随着机队的发展以及整体服务能力的提高,中国航空公司进步速度亦会高于美国航空公司,故而能够与其较量。”刘坤强说。
自去年开始,东航便加紧实施其“太平洋计划”,即通过加大中美航线市场的开拓,引进新机型,加密现有中美航线以及开辟新航点等一系列方式,提高东航在北美市场的品牌、营销和市场份额。
去年9月,东航订购的20架波音777-300ER飞机于当月底首架交付,从去年11月始,首架777-300ER飞机将正式执飞洛杉矶和纽约航线。
东航党委宣传部媒体关系分部主任罗安平告诉界面新闻,目前东航拥有6条北美航线,为浦东至洛杉矶、浦东至纽约、浦东至旧金山、浦东至夏威夷、浦东至温哥华、浦东至多伦多,并且每条航线的运力在不断加大。
而作为目前中国中美航线最大的承运人,国航保持着中美航线的开拓速度。根据CAPA发布的数据显示,国航在中美航线之间的航班数量从2014年的2300个到今年下半年最多将达到2576个,而提供的座位数量也将从70多万个增加到80多万个。
在今年暑假,国航将把北京-洛杉矶航线密度增加到一天三班。除了洛杉矶这个最受中国旅游者欢迎的航点之外,国航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已经开通了包括夏威夷、休斯顿、华盛顿在内的诸多新北美航点。
国内机队规模最大并且承运旅客最多的南航在去年也开通了广州-纽约以及广州-武汉-旧金山两条美国航线。而今年南航则计划加密广州到纽约航线,并开通广州直飞旧金山航线。
海航品牌管理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截至5月18日,海航已开通北京至西雅图、波士顿、芝加哥3条中美航线。6月份海航还将陆续开通北京-圣何塞、上海-波士顿、上海-西雅图3条中美航线。届时海航运营的中美直飞航线将达到6条。
在海航的规划中,正在形成以波音787向东飞往北美、空客330向西飞往欧洲的布局。
除此之外,海航还计划开通一些国内二线城市直飞北美的航线。3月26日,海航公告显示与波音公司签署价值77亿美元的订单,引进30架波音787-9飞机主要用来执飞北美航线。
5月8日,美国最大的航空企业美国航空公司(下称美航)开通了北京-达拉斯直飞航线,这也是他们在一年内开通的第三条中国到北美的直飞航线,不过目前这家全球规模最大的航企仅仅开通了5条中美间的直飞航线。除了美航之外,今年达美航空也仅增加了一条上海-洛杉矶的航线,将于7月9日启动,使用波音777-200机型。
一位外资证券机构航空业分析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美方的航权所剩不多,另一个原因在于日本仍然是美国几家航空公司在亚洲的一个重要支点。这是因为,美航和美联航分别与日本航空和全日空建立了合资企业,而达美则在日本拥有大型枢纽。美日的合资航企正在进入亚洲其它国家,但并未被容许进入中国。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