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飞美国公司研制新型飞机“黑匣子”
“一架飞机即将坠毁时,一个名叫‘报信者’(Harbinger)的数据存储/发射器从飞机尾部自动弹出,记录下飞机坠毁前最后几分钟的影像信息,并将飞机位置、黑匣子数据和拍到的视频图像等大量数据压缩,在短时间内传输、存储到报信者平台,并保存数据备份。”在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联一年后,新华社洛杉矶分社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据介绍,“报信者”还配备有降落伞和充气装置,在分离坠落后可漂浮在海面,也可在地面着陆时保护自身硬件,并且发出求救信号,帮助搜救人员确定其位置。
这个“报信者”的主要研制单位正是成立仅一年多的中国商飞美国公司。
民航业呼唤更先进的“黑匣子”
黑匣子包括飞行数据记录器和驾驶舱语音记录器,是飞机专用的一种电子记录设备。世界上第一个黑匣子于1953年在澳洲诞生,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传统黑匣子可记录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坠毁前30分钟的语音对话及失事前2小时的各项飞行数据等。
黑匣子自始至终跟随飞机起降,当不幸坠落后,可在30天内发送脉冲信号。但如果黑匣子落入海底淤泥或高山深谷,其释放的信号将非常微弱,事故定位和搜救的难度也将大增。
2009年6月1日,法国航空447航班空难。两年后,飞行数据记录仪才被找到。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联,黑匣子至今仍未找到,机上239人“被宣布”遇难。
……
近年来空难频发,如何及时定位空难现场以开展有效救援,如何完整、快捷还原空难真相以进行分析应对,成为民机产业界甚至全球民航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商飞美国公司在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中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创新。
“马航370失联后,业界就有质疑,在航空航天技术这么发达的现在,为什么找一架大型飞机还这么困难?作为航空人,我们更加深切地感觉到,研发一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全面、搜寻更快捷的飞行数据存储/弹射设备,对航空运输安全和乘客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接受《大飞机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商飞美国公司总经理叶伟如是说。
2014年9月,中国商飞美国公司经过较长时间的技术准备和酝酿,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美国洛杉矶当地多家技术咨询服务公司,开始了“报信者”的研发与试验。
力争两年内推出“报信者”产品
“在‘报信者’这个创意萌芽时,叶伟和我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我们都觉得,作为航空人有责任为提升民用航空运输安全努力。”电话里,南航航空宇航学院的孙建红教授向记者介绍“报信者”系统研发的情况。
自2014年12月起,孙建红带领着一支由教授、博士、硕士组成,共20多人的团队,全面加入到“报信者”的研发、试验工作中。南航团队按照力学、结构、救生、电子传输等专业方向分成4个小组,先后完成了技术可行性论证、模型飞机研制、数字仿真等一系列工作。其中,仿真试验达100多次。
在1万多公里外的太平洋对岸,中国商飞美国公司亦把“报信者”系统研发列为头号攻坚任务,一边引进人才,一边加强外协,一边进行技术攻关。
据悉,“报信者”主要由智能快速分离、数据传输及定位、拖曳式图像追踪捕捉传输、充气缓降等四个主要系统组成。和传统黑匣子相比,“报信者”在数据存储容量、传输即时性、搜寻便捷性、重量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有望对灾难救援、事故原因精确分析、民机制造技术改进产生积极作用。
2015年2月底,“报信者”系统核心技术全部通过验证,完成了专利申请前的各项准备。3月5日,“报信者”系统获得了美国临时专利许可。
“临时专利保护为期一年。只要在一年内锁定技术状态,就能顺利‘转正’。”叶伟表示,“下一步,‘报信者’作为独立产品,计划再用一年时间完成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适航认证。”
中国大飞机尝试“走出去”
2013年11月23日,中国商飞美国公司在美国加州新港市揭牌成立。
中国商飞董事长金壮龙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曾表示:“美国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技术研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同时继续扩大与美国飞机供应商的业务交流和合作。”
在已有上百年民机制造历史的美国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中国商飞底气何在?
“‘报信者’的出现不是偶然。我们的优势在于,既可以依托中国商飞本身不断成长的民机技术研发能力,也能借助国内各大院校的研发能力,还能吸纳美国的高技术人才。此外,中国商飞是一家年轻的央企,美国公司也是新成立的公司,创新给大多数老牌企业带来的‘阵痛’,在美国公司几乎不存在。”叶伟认为。
耶恩斯(Jens)曾是空客A380部段项目经理,主攻民机结构和复合材料。莫森(Mohsen)则曾是波音公司的顶级工程师,主攻民机强度技术研究。他们于2014年加盟中国商飞美国公司。短短一年间,以耶恩斯、莫森为主导,一个民机结构强度研究的专业团队已初具规模。
“像耶恩斯、莫森这样的高技术专家我们已经有5位了。”叶伟表示,美国公司的人才引进采取“葡萄串”模式,即以高技术专家为核心,吸纳一批相同专业方向并相互配合默契的成熟人才,再招聘技能人才,这样形成一个技术研发团队,迅速形成战斗力。
“在美国开公司就要适应美国的人才市场,灵活采取聘用制、合同制、小时制等用工方式。”叶伟介绍,和洛杉矶当地技术咨询公司的合作也是开源节流、资源共享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大飞机布局海外的征程中,中国商飞美国公司以“报信者”系统为突破口,取得了精彩的开局。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美国航空:破产重组获新生
- 下一篇:东南亚市场低迷 菲律宾航企缘何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