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聚焦 > 航企 >> 正文

山东太古:不断创新破解资源规模限制



2015-08-19   作者:孟进 钱擘  来源:中国民航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在民航的飞机工程行业,有两重规模因素常常会影响、限制企业成长。其一,是不少飞机工程企业将主要业务依托在自身的航空公司大股东,导致企业发展格局往往限制在其机队规模框架中;其二,是用地资源的规模困境,一旦占地不能扩展、生产线数量不再增加,寻找新成长点便成为难题。

  在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这家企业用10年的高速增长,回答了如何破解第一重规模限制的问题;而在面临用地规模受限所导致的平台期后,新一轮破题路径也正日益清晰。

  发展独门优势 目光向外拓市场

  1999年,山东太古由山航集团、港机工程、厦门太古和香港中凯咨询等企业合资组建。初创时的山东太古,仅有1条生产线,年产值800多万元。如今,企业年产值已超过4亿元,生产线数量达到14条;十多年间,规模增长超过40倍。

  增速的背后,源于山东太古起步之初就定下的市场拓展之道:目光向外。在飞机工程企业中,以大股东作为主要客户,是很常见的市场策略。而山东太古则提出,服务好山航当然重要,但要让企业成长,则不能仅仅满足于此。

  于是,除了在波音737系列、空客A320系列等常见的机队实现型号全覆盖,一项项国内乃至亚太地区罕有同行的独门优势,也在山东太古不断锤炼。

  山航在创业之初曾经使用庞巴迪CRJ飞机,如今已经功成身退。但山东太古仍然保持着CRJ维修业务的强大能力,成为庞巴迪在亚太地区唯一的全球维修中心,并从CRJ客机维修业务延伸到庞巴迪全系列公务机,拿下了亚太诸多航企的订单。

  萨博飞机也是山东航空早期的机型,现在已不再保有。尽管如此,山东太古还继续维持一支专业出色的萨博飞机维修团队,因为在日本的航空公司中,萨博飞机仍然有相当数量。如今,日本航企的萨博机队维修,已成为山东太古重要业务之一,并进而拓展到俄罗斯、尼泊尔等其他国家。

  近些年来,在山东太古的营业收入中,来自大股东山航的份额始终在四分之一左右,而另外超过70%,都是眼睛向外赢得的市场。

  打造管理口碑 创造不用土地的商机

  2009年,度过10岁生日的山东太古营业收入跨上了4亿元的新台阶,但成长的平台期也不期而至。山东太古所在的济南遥墙机场,是山东省重要的航空门户,土地资源有限,14条生产线已是山东太古在面积上能达到的极限,基于这一空间基础的飞机维修等传统业务,上限隐约可见,营业收入也在此后几年间一直处于4亿元左右的水平。

  怎样才能再进一步?山东太古提出,抓住民航发展的大趋势、与局方的监管要求有效配合互动,用管理水准赢得市场,是更重要的持久竞争力。

  在民航华东管理局及山东监管局的监管和指导下,山东太古积极落实局方规范维修的要求,在维修过程中严格执行“看一条、做一条、签一条”的九字方针,维修质量不断得到提升。而要保证维修人员严格按照工卡作业,除了依靠规章、纪律,最基础的则是要编制好员工看得懂、可操作、易准备的工卡。通过不断探索、完善,山东太古在工卡编写上逐渐积累了丰富经验,再加以充分的生产准备和员工技能培训,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企业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从初创时的每10万工时4到5件,一路下降到每10万工时控制在1件以内。

  优秀的管理,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回报。素来以要求严格著称的多家日本航空企业,因为对于山东太古管理能力的信任,选择其作为服务商,目前已有9家日本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山东太古进行维修,日本成为山东太古的第一大市场来源、占据半壁江山。

  管理口碑还给山东太古创造了突破用地和生产线规模局限的新商机--由于工卡制作的高水平,国内多家航空公司相继委托山东太古编写机务工作的工卡,管理凝结的智慧、积累的经验,为企业源源不断赢得不受限于用地的新市场。

  深耕2.5产业 从产品输出到体系输出

  从飞机维修业务向工卡编写这样的管理产品延伸,意味着山东太古的产业链由第二产业进军被称为“第2.5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而在这个朝阳产业里,山东太古不仅仅是工卡编写及管理等单项产品,更开始向航空公司提供包括学历职业教育、在职人员培训、工程咨询服务在内的体系输出。

  在济南山东太古通过与职业教育学校联手合作办学,设计课程、开办面向航空公司需求的机务人员学历教育项目;其中部分毕业生已踏上工作岗位,受到民航企业广泛欢迎,还开出了直接按照顺丰、邮航等企业要求,从招生阶段就为其定制的班级。这样的办学项目,正在青岛、烟台等地的职业学校继续扩展。

  国内多家航空公司的非学历教育订单也向山东太古纷至沓来,委托其培养多个技能操作类岗位人才;与此同时,还有公务机公司成为了山东太古工程咨询服务的客户。

  事实上,面对中国民航事业蓬勃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山东太古正在瞄准进军的新市场还有许多。近年来,航空物流伴随电商兴起而日益壮大,山东太古已经完成飞机客改货逾50架,成为亚太最大的窄体机客改货服务商;在局方的大力支持下,山东太古还建立了庞巴迪冲8飞机的维修业务能力,以争取日本冲8飞机市场;国产客机的脚步不断临近,山东太古又已经与中国商飞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将为其产品提供维修及工程服务。

  接受记者采访时,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坦承,如果说,在突破大股东机队规模限制、拓展外部维修市场的努力中,山东太古已是硕果累累;那么,围绕土地规模的破题,企业仍在路上,还需要在各个创新突破口不断发力,跨越平台期。不过,这家企业经验积累的经验,这些创新与突破口展现的前景,其价值显然并不局限于某一企业自身,更为整个行业带来借鉴意义。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