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WiFi时代到来? 成本问题成为推广难点
国内民航业终于实现空中“网上冲浪”。3日下午,在国航北京飞往成都的CA4108航班上,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通过国航官方微博向网友发出问候,这也是中国民航第一条来自万米高空的互联网讯息,而国航也成为国内首家提供机上全球卫星通讯互联网服务的航企。这意味着民航业终于实现了空地联网,从而摆脱了飞机起飞后成网络信息孤岛的窘境。
“我是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我现在国航飞机上体验微博服务,效果不错。”这就是李家祥发出的微博。随后,篮球明星易建联也称:“我现在海拔11000多米上空,感受WiFi航班首航。广大旅客朋友们,大家好!”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简称“国航”)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早在2011年,该公司就实现了首架机上无线局域网航班的首飞,向旅客提供了机舱内封闭的WiFi网络。此次推出的地空互联服务是在机上无线局域网的基础之上,将机舱内网络与外部互联网相连接,使机上无线局域网融入整个互联网,通过机上互联网向旅客提供定制应用上网服务。
事实上,近年来,民航业国际竞争日趋加剧,而眼看众多国外航企纷纷提供空中上网服务,让国内航空公司开始动了触网念头。此前,海航曾在北京至西安的一个航班上启动国内空地联网测试飞行,而东航也一直有飞机上网打算。
昨日,不少网友询问,到底哪些航线已经提供上网服务?对此,国航宣传负责人透露,目前,国航只有一架飞机完成了改造,但这架飞机执飞的航线还要等待公司的安排与调配。“因希望国航机上网络能为更多的旅客提供服务,国航已将改装重点定为承载量大的宽体机,如空中客车330和波音777机型。后续国航将会加快改装进度,争取短期内扩大到全机队。” 国航党委书记樊澄说。
另外,虽然首架WiFi航班成功完成飞行任务,但对于习惯了一上飞机就关闭所有手机和移动电子设备的消费者来说,对于空中上网仍存不少疑问。其中,包括“飞机上网真的安全吗”、“收费是否非常昂贵”以及“能否短期内大规模应用”等问题最受关注,可见虽然中国民航机上通讯已有重大突破,但空中上网才刚刚起步。
技术 海事卫星通讯系统起大作用
据了解,目前地空互联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基于卫星方式的地空通讯和基于ATG(地面基站方式)的地空宽带通讯两种。国航采用了可以实现除南北极外全球覆盖,跨国、跨洋的国际航班均可使用的交通运输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所属北京船舶通信导航公司提供的海事卫星通讯系统,并与网易、新浪、腾讯等合作伙伴提供定制的网络服务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国航机上网络系统实现覆盖全舱,而非此前外界猜测的仅头等舱和商务舱可使用。另外,国航拥有本次机上互联网应用的软件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这便于其按照个性化需求对系统进行优化开发。
不过,国航警示,飞机是利用卫星信号和雷达与地面联系来控制飞行,飞行过程中使用手机,手机发出的信号可能会对飞机的驾驶信号造成干扰,因此,国家民航法规定,国航机上系统暂不支持手机上网,飞机飞行过程中始终禁止使用手机。
对于乘客普遍关注的安全问题,国航相关负责人称,机上网络系统是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认证,取得国内、国外民航主管部门认证批准,做好各种防护措施确保安全才能投入使用,且该系统与飞机其他系统是物理上分别独立的两个系统,即使遇到黑客攻击,也不会影响到飞机的飞行。
应用 国内航企追赶国际巨头
业内人士指出,国际航企巨头比国内航空公司“触网”要早很多。现在,包括汉莎航空、阿联酋航空、维珍航空、美西南航空等航空公司已实现飞机的地空互联,并正在探索更好的软硬件设备和合适的商业模式。根据公开消息,达美航空每天为上千个国内航班提供无线上网服务,预计到2015年,其所有干线航班将全部覆盖WiFi网络。而美国西南航空的WiFi服务已覆盖整个机队。
眼看国外航企纷纷实现空中上网,国内航企开始焦急起来。去年业内曾传出消息,东航在旗下云南公司的一架飞机上进行WiFi上网测试。而今年年初,海航也曾率先在北京至西安的一个航班上启动国内空地联网测试飞行。此举当时还被认为是中国民航飞行网络技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据海航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的测试航班全程飞行两个小时,上网时间约1小时10分钟。“从测试情况来看,实时视频会议、微信聊天、发微博、收发信件、玩游戏、网上支付等效果比较顺畅,测试上下行带宽达到12M以上,信号稳定。”海航随机测试技术人员称。
与此同时,海航还强调,在通过相关主管单位的资格验证后,该公司将很快启用该架飞机试运行飞行。可以说,国内航空公司正在努力追赶国外航空公司“上网”的步伐。
价格 航企或将减少机票折扣
空中上网收费情况应该算是国内乘客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要知道,在美国已经有1/3以上的干线飞机都安装了空地互联的上网系统,而使用这一系统的费用并不低。美国大概几美元到十几美元一小时,在欧洲一小时的收费约为十几欧元。对于收费一事昨日国航并未给出明确答复。该公司高管仅称,国航力图通过自身创新带动航空行业商业模式的变革。据分析,现在机上的无线网络硬件系统及通讯系统均由国外厂商控制,如果国航采用像国外航空公司的商业模式,即为旅客提供付费自由上网服务,将成为外国机上网络硬件系统及通讯系统与旅客之间的上网服务买卖中介,并不能为国内相关领域和行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价值。
“为了能在更好地为旅客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也为国内相关行业提供参与建设的机会,国航突破国外航空公司的模式,以强调自主知识产权和采用定制应用的方式,为包括航空业、互联网、传媒、IT技术等领域提供参与机会,多方合作,互利共赢。”上述高管说。而业内专家认为,从我国航空公司的运行情况来分析,今后也会大力普及飞机上的上网服务,但是不会让乘客为此付费。航空公司很可能在提供上网服务的航班上投放折扣较少机票,甚至是没有折扣的机票,这样航空公司可以从中收取相关费用。
阻力 成本问题成推广难点
“众所周知,飞机空中上网主要是通过卫星传递信号,这就需要航空公司对机上软、硬件都要进行高额投入,特别是硬件改造价格不菲。”前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院长田保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另外,对于航空公司推行上网服务的前景是否真的一片光明业内分歧较大。有人认为,飞机上提供网络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预计到2015年,这一服务所能带来的收益将从如今的每年2.25亿美元剧增至15亿美元。
但民航专家綦琦表示,飞机上网服务的安全性还没有得到完全认可。早前有消息称,飞机制造企业已经发现了几起WiFi对客机航电设备造成干扰的事例。
不仅如此,在新鲜劲儿过后,消费者是否对飞机上网有巨大需求尚未可知。“本来飞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快,一般国内飞行时间不超过4小时,如果除去起飞和降落的1个小时不能使用移动电子设备,真正能够在机上上网的时间很短,对乘客的吸引力并不大。”
“总体来看,中国航空公司只是解决了飞机能上网的问题,可使用这一业务的客户群体还有待挖掘,最终这一费尽精力与财力的服务能否让消费者买账还有待市场检验。”田保华说。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