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航空服务的基础是旅客的共同利益
近日,有旅客在网上发帖,对某航空公司为全部旅客提供清真餐提出异议。尽管尚未看到航空公司对此进行回应,但笔者认为,航空公司此举并无不妥。旅客之所以质疑,是没意识到航空服务还有公共属性。
大多数情况下,旅客与民航发生不愉快的小摩擦,都可以归结到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了冲突。无论是旅客携带违规物品被没收,还是旅客在起飞降落阶段不调直座椅,不少旅客简单地认为,自己付了钱,就应该享受到更多的服务,为什么还得遵守民航的规定。这个逻辑表面上看似乎有道理,但仔细一想,这个逻辑是存在漏洞的。航空服务虽然要旅客支付费用,但是它归根到底是一种交通工具,是具有公共属性的。
既然航空服务具有公共属性,那么,公共利益就应该高于一切。航空运输服务是有偿服务,但有偿服务和私人服务是两回事,民航提供的是有偿的公共服务,就必须考虑到旅客的共同利益。要保障旅客的共同利益,就必然需要旅客严格遵守一定的准则制度。旅客有差异化需求,民航提供差异化服务,都应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
航空餐食也是如此。航班上,乘务员问旅客愿意喝橙汁还是可乐的时候,实际上也只是提供有限的选项。除饮料之外的正餐,更不可能是询问旅客想吃什么,然后现场烹饪。一般情况下,旅客只能选择吃或不吃。航空餐确实是有强制性安排的意味,毕竟,航空公司考虑的不是某一位旅客的口味,而是在谨慎考虑不同国籍、文化、民族、阶层的旅客,在不同情况下的用餐需求之后,做出的能够让更多旅客满意的餐食,同时确保餐食安全、卫生且方便在客舱中提供。旅客可以挑剔航空餐不合口味,但是也应该尊重其他旅客的需求。如果餐食中的食物有违相关旅客的风俗禁忌,这就伤害了其他旅客的宗教感情,甚至有可能引发民族或宗教冲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大概是航空餐在诸多商讨之后,所执行的朴素却坚定的准则。
就公共利益而言,顾及的因素越多,得到的结果就越中庸。然而,正是这种中庸尊重了每个人的个性,保护了所有人的信仰和情感;正是这种中庸,才能确保公共利益的能达成一致,为每一位旅客提供最安全、最可靠的解决方案。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到“携程们”买机票,到底有多少风险?
- 下一篇:“无人机时代”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