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麟:MH370失联2周年 人类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避免悲剧?
2014年3月8日,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在马来西亚与越南航空管制区的交界处失踪。由于这一事件具有诸多扑朔迷离的要素,注定将在世界民航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事发之后相关国家在可能失踪的海域进行了大规模海空搜索,而中国也史无前例的派出大量海空力量在澳大利亚西部海域展开搜索行动。随着新证据的发现,搜索重点也从澳大利亚西部海域转移到了南印度洋海域。
终将面临的结果
事发之初,就有朋友问笔者,MH370的事态发展会如何。当时笔者认为,在几个月的大规模搜索无果之后,会停止大规模搜索转为小规模搜索甚至停止搜索。而时隔几年之后,随着无意间发现飞机残骸或者线索,再次根据新线索展开搜索,最终可能要几年后才能真相大白。
随后的发展也应证了笔者当时的推测:2015年7月29日,在法属留尼旺群岛的沙滩上发现了疑似MH370航班上的残骸,后经检测证实该残骸属于MH370。而在临近MH370失联两周年之际,又在莫桑比克海岸与留尼旺群岛的沙滩上(与15年7月发现残骸的位置非常接近)发现了疑似MH370残骸的部件。虽然尚未发现飞机主体残骸,但当确定在留尼旺群岛发现的残骸属于MH370时,处于“薛定谔的猫”状态的MH370的最终结局已经揭晓。对于失联乘客的家属而言,代表着最后的希望被打碎。
2015年于留尼旺群岛发现的残骸
2016年3月于莫桑比克海滩发现的疑似MH370残骸
疑点重重的失联
在MH370失联的第一时间,笔者就撰文写了对失联事件的分析。然而之后的发展显然出乎了任何人的意料。神秘的向西转向,被关闭的ACARS,一切都给整个失联事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使得对于MH370的阴谋论层出不穷。若非根据卫星与机载设备在失联后进行“握手”这一线索,或许搜索行动依然在澳大利亚西海岸展开。结合现有的线索,基本可以确定,MH370的最终归宿,或许就在人际渺茫、鲜有航线的南印度洋4500米深的水底。
真正失事的原因或许得等日后发现残骸主体,发现黑匣子后才能知道。然而排除一些过于离奇的可能之后,笔者不由认为是MH370机组自劫机导致了失联事件的发生。纵观民航空难史,机组自劫机导致的空难也有不少。最近的就是2015年3月发生的德国之翼空难,副机长等机长离开时反锁驾驶舱门,使飞机坠毁。而在MH370失联的重重疑云之下,所指向的就是机组自劫机了。
令人失望的调查
按照国际民航组织对于航空器事故调查的规定,如果在12个月里没法公布最终调查报告,那么需要公布一份一年一度的中期调查报告。然而马航方面在16年3月8日公布的第二份中期调查报告有些意外的“短小精悍”:公布的第二次中期报告仅有两页内容。而里面的“干货”,除了确认2015年7月29日在留尼旺群岛发现的飞机残骸属于MH370外,别无内容。
MH370事故调查组第二次中期报告全文
不得不说,对于一年的等待而言,这样的报告实在是难以令人满意。对失联家属来说,更难以接受的是马航宣布将在今年7月结束搜索。最近马航称对于MH370的搜索已经花费了一亿三千万美元,随着搜索经费即将用尽,对MH370的搜索也将停止。不论对于事件真相的调查,还是对于失联家属而言,这样都是无法接受的。若真停止搜索,注定会让本来就声誉一落千丈的马航,更陷低谷。
两年后的今天
MH370失联事件可以说是近十年来民航史上最为重大的一次事故,其带来的影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会对民航业产生不小的变化。每一次民航事故发生后,国际民航组织都会根据相应的经验教训,对相关规定进行完善,以避免再次发生悲剧,而MH370也不意外。虽然目前尚未发现残骸,也没有最终调查报告,但是根据目前已知的漏洞,民航业也开始了亡羊补牢。
就在MH370事件2周年之际,国际民航组织宣布新规定,要各地客机在五年之内落实多项措施,以避免类似MH370失联事件的发生。其中最有针对性的一项是,要求客机安装GADSS系统(全球航空遇险与安全系统)。该系统会在飞行途中每15分钟报告一次飞机的状况,而当出现异常情况,如偏离航线,改变高度时将会增加到每分钟汇报一次状况。这样一旦飞机失联,能最快掌握飞机最后的位置,并展开搜索行动。
ICAO关于GADSS系统的介绍
该系统可在飞机失事时将范围缩小到6海里(约10.8公里)内
在GADSS系统之外,鉴于MH370在起飞后40分钟失联,而在坠毁前可能已经飞行了8小时,远远大于现有黑匣子2小时录音时间,哪怕日后找到MH370的黑匣子,由于只记录了最后2小时的录音,很可能无法全面还原事件真相,故国际民航组织准备将黑匣子的录音时间由2小时延长到25小时,大大超出现有飞机最长飞行时间,以全程记录飞行状况,还原事件真相。
保障飞行安全不仅仅是靠技术手段,也得靠规章制度。在MH370与德国之翼空难之后,我国民航总局规定驾驶舱内必须时刻有两个人,以避免飞行途中驾驶舱只有一人将机舱门反锁进行机组自劫机。就笔者日常工作中的经历来看,这一规定执行得颇为彻底。除了部分飞行时间较短的航线外,均采用驾驶舱内三人机组的配置。而国际航班则是驾驶舱内四名机组成员。
一切规章制度的实行都取决于人。在过去,对于机组人员更加关注于身体健康状况,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心理健康。在MH370事件中,飞行员有着重大的嫌疑,这使得心理状态的评估成为了机组能否执行飞行的重要因素。现在中国航空公司,已经采取了新措施,让心理状态不稳的机组不执行飞行,以避免在万米高空中发生意外。
MH370失联已经两年了,在这狭小而又广袤的星球上,一架飞机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负责MH370搜索的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局长近日表示,将有望在未来四个月内找到MH370。然而更可能的是,在可以预期的未来里,MH370依然是一个巨大的谜团。笔者希望真相能早日水落石出,也希望新的安全措施能全面而又有效的避免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作者系民航工作者,民航业评论员)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夏金彪:民航新规加速机票代理行业洗牌
- 下一篇:深喉揭密:国际航线燃油附加费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