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保障 >> 正文

记南航珠海直升机分公司绞车手陈振威



2014-05-07   作者:朱思平 何贺坤  来源:《中国民航报》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在茫茫的大海中,我们只是一个个普通的身影掠空而过。但每次成功完成任务,都会让我们感到万分自豪。因为我们让生命得到延续,让一个或更多家庭可以团聚。”南航珠海直升机分公司绞车手陈振威说。

  陈振威担任绞车手近3年来,先后随机出动参与救援56次,飞行376.17小时(含训练时间),从死神手中夺回60名遇险人员的生命。

  鲜为人知的角色

  漫步沙滩,看着夕阳的余晖,听着海浪的拍击声,感受着大海的潮起潮落,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但在汹涌澎湃的大海中就完全不是这样了,巨浪像一只猛兽会随时冲垮船只,吞噬生命。在海上等待救援的船只就如一叶孤舟,在暴怒的大海中摇曳,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出动直升机进行救助了。

  对于海上救助而言,绞车手是一个不可或缺而又鲜为人知的职业。从直升机开始工作起,他们不仅需要观察飞机周围的情况,还要监控后舱的一切,以确保后舱所有人员的安全。直升机在空中悬停时,绞车手需要操作绞车,安全地通过绞车钢索送救生员从飞机上降落至目标区域,实施救援。同时,绞车手可以将人员或物资,通过绞车钢索拉入空中的直升机。其间,绞车手与飞行机组要保持不间断地联系,指挥飞机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移动,以便直升机靠近目标,完成救援任务。

  飞机的守护神

  记者在珠海九洲直升机场见到了正在进行海上救生训练的陈振威,及其机组人员。这次,他们训练的内容是绞车手与机长间的协同作业。

  “每个机长驾驶飞机的习惯不一样,绞车手必须主动适应机长的习惯,才能在救援中配合机长保证飞机既平稳快速飞行,又安全准确地接近救助目标,从而将救生员安全放下和将遇险人员安全接到飞机上。”陈振威说。当直升机在海上搜救发现目标后,绞车手必须协助机长对发现的目标进行高空侦察,与机组一起评估作业的安全风险以及需要以何种方式进行人员的吊运工作。

  在一只长度仅有十几米、宽度不到3米的小船上,要将救生员放到船上,再将伤者接回来,这听似简单,做起来却非常困难。“直升机悬停在小船的正上方,失去动力的渔船会随着巨浪和救助直升机下方气流上下颠簸,前后左右摇动,不会停留在某个固定的位置上。”陈振威说,出动直升机救助,往往都是在恶劣天气之后,如台风过后。这时,海浪高达5米~7米,船只随着狂风巨浪不停地摇摆起伏,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船上障碍物分布凌乱,锚机、驾驶台、桅杆、渔网、无线电天线以及捕鱼架起的铁柱子,都会是危及飞行安全的因素。

  绞车手在指挥飞机靠近目标的同时,用电动绞车钢缆将救生员放到小船上,还要避免救生员被船上的物品撞伤。此外,直升机上的电动绞车钢缆也可能随时缠绕在这些障碍物上。如果处理得不好,就有可能将救助直升机拖入大海,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就算绞车手处理将及时,将钢索剪切掉,救生员也会滞留在船上,与遇险人员一起面对更大的危险。所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考验着救助机组团队在平时训练的熟练程度和机组的合作协调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而且必须按规定操作完成。“在实施海上救助时,绞车手既是遇险人员的救星,更是直升机的守护神。”陈振威如是说。

  沉船前救起12人

  2013年6月23日,是陈振威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和同事们一次救起了12名遇险人员,这是他近3年救助生涯中一次救起遇险人员最多的一天。

  当日,受热带风暴“贝碧嘉”的影响,两艘小型货船在南海北部湾东部海面搁浅,12名船员陷入险境。10时3分 ,郭长青机组驾驶救助直升机B-7304到达现场海域,陈振威与郭长青迅速对两船进行高空侦察。

  当时,现场海域风大浪高,风力高达8级,海浪拍打着船的驾驶室。浪高在6米左右,两只遇险船之间相隔约500米,海水完全淹没了遇险船的甲板,两船仅有驾驶室露出海面。两艘船上的12名船员全挤在狭小的驾驶室顶端等待救援。“金马788”运煤船正在往下沉,“长鑫顺888”货船情况较稳定。

  机组决定先对“金马788”运煤船展开救助。10分钟后,船上的6名船员通过绞车安全转移到直升机上。由于B-7304直升机载重有限,按照先前协调好的程序,他们将第一批被救者放到离出事海域附近的东方机场后再赶回出事海域实施第二次救助。

  15分钟后,B-7304直升机再次出现在遇险船上空,“金马788”运煤船已经不见了踪影,而“长鑫顺888”货船也只露出了驾驶室顶部,情况万分危急。陈振威与机组密切配合,迅速对“长鑫顺888”货船展开救助。10分钟后,6名船员全部通过绞车安全转移到了直升机上。

  “在实施救助时,一边是船急速下沉,一边还要劝说船员舍弃行李。这一天真是惊心动魄啊。”陈振威说。

  最危险的救助

  有一天,珠直南海三亚基地救助直升机B-7304接到紧急出动的命令:在南海东方海域一艘渔船上一名渔民脑部受重伤,生命垂危。

  正在值班的陈振威登上机长古田驾驶的救助直升机B-7304紧急升空。大约飞行了30分钟,直升机抵达目标海域。原来这是一艘捕鱿鱼的船,这是令救助机组感到最头疼的船只:鱿鱼喜夜间活动,强光是吸引鱿鱼的最有效手段,因此这类船只被“打扮”成了俯看像一张蜘蛛网,侧看像一个迷宫。“要找稍微大一点的地方放救生员下去实施救助都很难,况且本次救生员要带担架下去。”陈振威说,“而这次偏偏又遇到大浪,给本来就困难的救助平添了几分危险因素。”

  该船长10多米、宽不到4米,船上立着密密麻麻的五六米高的杆子,四周布满挂着灯泡的电线和绳索。此时,船在五六米高的浪的拍打下,前后、上下不停地摇摆……将救生员放下去的吊运点在哪里?

  飞机不得不数次绕着船只飞行,以寻找吊运点。经过商议,决定选择摆动最小且绳索相对较少的地方。方案确定后,机组人员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救助中。

  古田驾驶直升机一点点靠近船只,陈振威紧盯四周,并不时与机组人员和救生员交流,发出指令:

  “目标,3点钟,正右5。”

  “继续,周围好。”

  “右4,速度好。”

  “高度好。”

  “右3,周围好。”

  “右2,速度好。”

  “右1,稳定。”

  几分钟的光景,直升机便稳稳停在距船只6米的上空。

  话音刚落,机舱内便发出嗖的一声。随着“脱钩”二字被喊出,救生员稳稳地落在甲板上。在其他船员的协助下,救生员迅速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10分钟后,伤员被安全吊运到直升机内。

  之后,直升机在陈振威一连串的指令下“走”出“迷宫”,跃上蓝天。陈振威与同事的又一次出色完成了救援任务。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