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保障 >> 正文

直升机成为地震救援"关键先生"的10个理由



2014-08-12   作者: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14081211395299.jpg

  熊熊燃烧着烈火的大片森林、被滑坡阻断道路的地震中心、在沿海水域遇险的船只、重大交通事故的现场、影响范围广泛的风暴或旱灾……在这些地域情况复杂、救援情况紧急的事件中,作为航空应急救援核心装备的直升机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首选应急救援手段。

  希望“从天而降”——直升机在世界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直升机能够垂直起飞降落、无需大面积机场或跑道,能快速到达水、陆路不可通达的作业现场,实施搜索救援、物资运送、空中指挥等工作。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等优势使其成为应急救援队伍中的“急先锋”。

  纵观自20世纪40年代直升机投入生产以来的历史,直升机虽然鲜有在战场上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机会,但却在没有硝烟的生命救援战场上屡屡建功。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米-26直升机吊运混凝土盖完成了扑灭燃烧的核反应堆的任务。

  1997年,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百年不遇的旱灾,澳大利亚陆军航空兵派出“黑鹰”直升机和空军运输机共同行动,成功挽救了近10万濒临饿死的灾民。

  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席卷美国东南部,数百架直升机参与救援,短短一周内就飞行了数千架次,为灾害救援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中我国共出动直升机99架,承担了大量搜救和运输工作,并空运数十台挖掘机至唐家山,在唐家山堰塞湖排险中立下赫赫战功。

  2013年4月,四川雅安7.0级地震中,仅地震发生当天就出动直升机15架,飞行28架次,在芦山灾区上空迅速打开一条宝贵的生命通道,为争夺震后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赢得了先机。

  既然直升机有如此突出的越障机动能力和空中运输能力,那么加强对直升机救援力量的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我国在汶川地震后已不断加强航空救援体系的建设,但仍面临数量缺口大、配置较落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我国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的专业直升机救援队伍主要负责航行在我国沿海水域的国内外船舶、海上设施和遇险的国内外航空器及其他方面的人命救助和海上消防工作,陆上救助较少涉及。

  民用直升机在我国的发展仍处在萌芽之中,无论是去年的芦山地震还是不久前的鲁甸地震,军用直升机在地震救援中仍是一马当先,独挑大梁。

  相较而言,发达国家在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无论是数量、应急反应及覆盖范围上,都已经较为成熟。德国的空中救援网络可以在15分钟内把直升机派到境内任何救援现场;美国拥有近1万架可用救援直升机;瑞士的喷气式救护飞机还用于人道主义援助,不收取任何费用。

责编:admin2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