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机场航延保障侧记
国际空港信息网2014年11月3日消息:10月29日夜间至30日,哈尔滨机场遭遇了今年秋冬换季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雾霾天气,能见度不够起降标准,哈尔滨机场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黄色预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哈尔滨机场各保障单位整体联动,通力合作,共安全保障航班起降285架次,发放免餐饮4148份,运送旅客3.5万余人,未发生机场责任原因造成的重大服务质量投诉事件,未发生航班延误导致的重大旅客群体性事件,向旅客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及时预警,吹响航延处置“集结号”
29日21时许,浓雾开始笼罩哈尔滨机场上空,由于能见度持续下降,回港航班陆续备降外站,当日因天气原因共取消航班30架次。根据机场气象部门预测:机场夜间能见度最低至300米,次日07:00-08:00能见度上升至700-800米。
在特殊天气和回港运力减少的情况下,哈尔滨机场积极开展“战前研判”。机场现场运行指挥中心结合当日机场运行情况对未来趋势进行分析预判,向各保障单位发布做好次日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预警准备的提示信息,吹响航延处置“集结号”。提前通知货运等地面保障部门增加值守;公安部门在机场各主要路口加强警力,对过往车辆进行提示和引导;商请油料公司增加值班力量,避免因设备及人员问题导致航班延误。旅客服务部提前联系宾馆49家,预留出4000余张床位,便于大面积航班延误情况下及时快速安置延误旅客。候机楼内增加保洁力量,为延误旅客服务提供良好整洁的环境。
现场运行指挥中心积极与各航空公司联系,了解备降航班机组、旅客组织情况及航班预计起飞时间,协助做好回港备降航班的组织保障工作。截至早8:30分,共保障进出港航班11架次,为后续的紧张工作争取了缓冲空间。10:42分,因机场能见度不够起降标准,哈尔滨机场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黄色预警,各相关保障单位按照预案开展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工作。
严密组织,打好服务保障“阵地战”
在此次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过程中,哈尔滨机场及驻场单位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率先垂范,赶赴一线,靠前指挥。预警启动后,黑龙江机场集团总经理孙春京、党委书记王蔚玉等公司领导,始终坚持在一线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民航黑龙江分局副局长万连顺亲自上塔台指挥协调放行事宜,为航班优先放行提供有力保证。民航黑龙江监管局、航空公司、油料等单位的领导也亲临现场组织协调;哈尔滨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协调指挥中心细致筹划,牢牢把握大面积航班延误期间机场保障服务这个“主阵地”,将服务保障工作分为航空器流、旅客流、信息流三大主要模块,各模块相关单位根据自身职责和协调指挥中心要求,分工协作,打好“阵地战”。
在航空器保障方面,他们根据机场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进行预判,提前要求机坪所有施工停止作业,为航空器流的有序保障提供良好的运行条件。预警启动后,他们组织各航空公司召开大面积航班延误协调会议,商请统一标准,果断决策,为现场处置有效联动提供保证。各航空公司、各保障单位第一时间将机组、旅客、要客、地面保障等信息报送机场现场运行指挥中心,机场现场运行指挥中心根据收集的信息,协调空管塔台,对地面航班进行放行排序。同时,严格管控各保障节点,争取缩短航班地面保障时间,为航班顺利放行创造有利条件。
在旅客服务方面,哈尔滨机场停发市内至机场的航班车,并利用短信、机场官方微博、交通广播等方式通知旅客机场运行信息,避免大量旅客赶往机场,造成旅客积压。机场恢复正常起降后,及时调配运输车辆,恢复市内航班车辆运行。在候机楼值机大厅增设流动问询人员及“红马甲”志愿者为旅客发放“各航空公司客服签转电话表”,缓解机场柜台退改签压力,提高旅客签转效率;在各个登机口,服务人员配备小喇叭和航延提示板,为旅客提供餐饮服务,安抚旅客情绪;同时,服务人员对远机位区域的旅客分干包片,责任落实到人头,确保机坪上的旅客顺利登机,并派专人加强晚到旅客召集和特殊旅客服务;机场公安局协调武警力量在候机楼内加强巡逻,维护治安秩序。
在信息发布方面,哈尔滨机场增设9条旅客问讯热线,及时解答旅客疑问,并通过广播、航显系统、候机楼LED显示屏、网络、新闻媒体等渠道向外部传递机场运行信息。30日全天共与龙广交通台连线6次,接受新闻媒体采访1次,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信息7次,关注粉丝量达16000余人。
整体联动,打赢航班放行“攻坚战”
此次大面积航班延误期间受影响航班128架次,受影响旅客15000余人,候机楼隔离区内最多时滞留旅客3700余人,高峰小时架次最高33架次,突破哈尔滨机场运行以来高峰小时架次最高纪录。30日中午12时许,哈尔滨机场能见度逐渐好转,达到起降标准。如何高效地整合运行保障资源,快速组织旅客,放行航班,成为机场面临的关键问题。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工作进入“攻坚阶段”。
为打赢航班放行“攻坚战”,哈尔滨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协调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实施整体联动。统一运行保障频道,哈尔滨机场各保障单位二级调度通过统一的对讲机频道与机场现场运行指挥中心保持实时联络,听从指令,快速响应,统一行动,确保内部联动有效顺畅。
在信息传递上,做到四通八达。“四通”即:机场现场运行指挥中心、空管部门、航空公司及各保障单位始终保持信息畅通。同时,现场运行指挥中心将气象信息、航班放行、流控信息,航空公司航班运行信息,旅客安置、设施设备等信息汇总,评估保障能力,及时调整运行程序。“八达”即:利用信息平台、对讲机、直线电话、航显系统、机场官方微博、与龙广交通台连线、邀请新闻媒体现场采访等多种方式将相关信息及时、快速、有效地传达给旅客、各保障部门,空管、油料等驻场单位。畅通的信息使保障链条衔接有序,同时有效缓解了旅客的焦急心理,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在指挥放行上,实行空地联动。为快速有效的疏导本场滞留航班,哈尔滨机场现场运行指挥中心、南航黑龙江分公司运行指挥部与空管塔台实行联席指挥。机场现场运行指挥中心积极协调航空公司,结合机组、旅客到场情况,综合统筹地面排序工作;空管部门根据机场地面航班排序情况,积极协调放行事宜,提高放行效率。30日14时许,哈尔滨机场迎来连续起降高峰,高峰小时05号跑道连续降落32架次,机场75%以上的机位被占用,机坪资源紧张。面对前方航班陆续起飞,本场航班受机坪资源限制放行缓慢的压力,机场适时调整运行程序,启用临时停机位,并协调空管部门发布机场机坪资源饱和预警。在局方及空管部门大力支持下,大面积航班延误期间,哈尔滨机场航班得以优先放行,有效缓解了机场运行保障压力。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