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机场转场演练 百名“旅客”体验服务
国际空港信息网2013年7月31日消息:距转场新航站楼还有11天,恩施机场28日举行了转场前的第一次合成演练。从上午9点开始,60名“旅客”、30多件托运行李顺利完成出港所有流程。领取登机牌、安检、候机,登机……历时两小时的出港综合演练环环相扣、流程顺畅,没有出现设备故障和旅客滞留情况,演练十分成功。这标志着改扩建后的恩施许家坪机场已经具备航班起降、旅客进出条件,万事俱备,只待转场运营。
综合演练
机场员工“首秀”旅客
上午9时,恩施机场公司近百名员工齐聚刚竣工的新航站楼,公司副总经理陈国华部署演练任务和要求后,总经理程刚作了简短的演练动员。随着航站楼内广播传来的亲切温婉的声音,数十名员工假扮旅客鱼贯而入,或手拿行李转悠,或拖着箱子问询,或直赴柜台办理乘机手续。。。。。。新的设备,新的流程,新的环境,航站楼的全新变化令“旅客”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清晰的航显、众多的柜台、新增的设备、前卫的设计,置身其中,仿佛在歆享干线机场带来的艳羡。据统计,这次演练,机场公司动用了全部员工,除航站楼各岗位正常值班操作的员工外,其余人员均模拟旅客感知航站楼的引导、信息、值机、安检、出发等流程合理性和舒适便捷性,同时,各部门还针对转场后的运行情况对办公场地的功能划设、设备配备进行了检校。
值机等待
5分钟内可完成
上午9:00,部分“旅客”在航站楼一层入口处悉数走进候机厅,乘坐恩施飞往广州的南航CZ6666航班。“旅客”们陆续来到值机岛办理登机手续,出示身份证、托运行李、打印登机牌……一切有条不紊。没有行李的“旅客”登机手续1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有行李的3分钟内可完成,由于新楼共8个值机柜台,资源丰富,“旅客”们不再长时间等待,人均排队等待时间不超过5分钟,完全满足行业要求。
安全检查
新增通道愈加流畅
扩建后的新航站楼出发大厅,共设3条常旅客安检通道,1条员工通道,所有检查设备均是新购,各通道整齐划一,颇有大机场的风范。旅客们在换取登机牌后,纷纷通过安全检查,现场秩序良好,检查滴水不漏,“旅客”身上的打火机、指甲油全部被拦下。新增安检通道后,运行效率大大提高,旅客不再有超时等待的烦恼。
在航站楼另一侧的贵宾专区,检查工作也有条不紊,“旅客”在登机时有序经过安检,然后径直通过电梯上到二楼出发,流程清晰顺畅。专有贵宾安检通道的设计,不仅提升贵宾服务质量,而且堵塞了很多空防安全漏洞。
出发登机
旅客不再日晒雨淋
作为转场前的首次演练,新增的3个登机廊桥备受瞩目,也加入了演练队伍,首次亮相。
演练中,“旅客”们在接到登机广播通知后,纷纷经过登机口扫描登机牌,依次进入登机廊桥上机。有登机廊桥后,旅客登机、下机不再经历日晒雨淋,而且解决了登机过程中时有保障车辆穿越旅客队伍的安全问题。
演练中,广大“旅客”观摩了廊桥操作,操作人员是刚从集团培训后考核归来的内部员工,靠桥、撤桥、回位等程序有条不紊,严格规范。广大“旅客”纷纷感叹:新增的3个登机廊桥如同向广大乘客伸出的三双温情之手,将南来北往的乘机旅客紧紧拥抱在怀……
候机过程中,“旅客”们相继体验了洗手间、吸烟室、母婴室的环境及服务,均感环境一流、设施齐全、服务上乘。
贵宾候机
环境是最大亮点
新航站楼设计了7个贵宾候机厅,各厅均采用独立运行但又合理贯通,政务、商务功能齐全。厅内装饰融入了恩施土苗民族元素,充分结合现代装潢风格,尽情展示恩施的自然人文景观。从贵宾出发到接受安全检查、电梯上楼登机,标识明晰清楚,电梯方便快捷。行走在贵宾区域,罔如置身于缤纷画廊,墙上风格迥异的山水画玲琅满目,似乎把恩施标志性的风景——“大峡谷”、“腾龙洞”都搬到了机场。
据悉,根据目前恩施航空旅游不断发展的态势,为缓解贵宾资源疯涨带来的保障压力,恩施机场公司决定老楼贵宾厅继续使用,且独立设置安检通道,新老航站楼相得益彰,既独立运行又实现了资源互补。
上午11时,演练结束。通过演练,检验了新航站楼旅客及行李出港保障流程的符合性、专业设备的正常适用性、旅客服务设施的功能完整性。目前看来,主流程基本完善,相关专业设备运行良好,各主要系统独立运转正常,系统设备之间能够实现有效联动,新楼运行管理模式及资源管理模式基本符合投入运行要求。但通过演练也暴露出部分旅客服务设施有待优化、个别空防关口亟需整改、少量设备需要重新调试,恩施机场公司将着手加快后续工作推进,在二次模拟运行演练前完成整改,从而真正为广大进出港旅客打造一个功能齐全、安全便捷、舒适顺畅的全新的精品旅游支线机场。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