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保障 >> 正文

为了安全,他们每天重复蹲起上千次

——哈尔滨机场安检员速写

2013-08-01   作者:仇建 刘烨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国际空港信息网2013年8月1日消息:“您好!打火机、火柴禁止随身携带,请您放入自弃筐内”,“您好!请出示有效证件、登机牌……”7月30日,哈尔滨机场航站楼内一如既往地繁忙,安检员们面带微笑在安检通道内“迎来送往”。安检员们看似简单的动作、亲切的笑容,却承载着从空防安全到国家安全的使命。

  2013年上半年,哈尔滨机场共检查出港旅客206.7万 人,检查托运行李、货物、邮件168万件,查出持伪造、冒持证件22人,查出各种违禁物品1228件,确保了空防安全。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安检员们对于空防安全的持续保障。

  空防安全直接关乎着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尔滨机场安全检查站经理陈钟告诉记者,“对于安检工作来说,确保安全是第一位的。面对日益严峻的空防安全形势,和客流量持续增长带来的安全检查压力,使我们每时每刻的工作都如履薄冰。为此,我们凝练了‘敢担当、勇争先、讲奉献’的安检职业精神,‘安全是命,形象是魂,奉献是脸’的核心理念,以班组建设为契机,全面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坚持‘心想到、眼看到、手查到、嘴说到’的‘四到位’工作方法,确保了旅客的平安出行”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实现持续安全的直接载体,是践行空防安全工作的落脚点,抓好班组建设,就抓住了管理的牛鼻子。2010年以来,安全检查站全面深化班组建设,不断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预案的演练,做到凡事想在前,事事有预案。各班组充分运用5S管理,看板管理等方法提升班组现场管理水平,并积极开展班组内部评比考核,将评比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挂钩,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氛围。

  盛慧是腾跃班组的班组长。全班组共有成员60名,平均年龄25岁。为了彻查违禁物品,班组成员苦练业务技能,形成了成员间比技能、比严把“三关”(指证件查验关、人身检查关和行李检查关)的工作氛围。

  “我们组员都练就了一套本事,将各类不法分子以及使用假证、冒名顶替的旅客拦截下来,把各类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堵在安全门边。”检查员高頔说。

  “有人认为安检只是查几张假证,收几把小刀,却不知这只是查获物品的‘冰山一角’。为了将隐患彻底消除,我们练就了一双双洞察秋毫的敏锐慧眼。这源于日常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盛慧介绍说。

  班组成员将很多业余时间都放在了业务钻研上。组员互帮互助,分析假证的识别方法,研究各类违禁物品的特征。一次,班组成员刘磊然在执行验证查验任务时,发现旅客施某证件照片跟他本人有些差异,而这位旅客声称自己做了整容手术。业务过硬的刘磊然没有轻信,将其移交值班领导处理。后经公安机关核查,施某正是受警方通缉的犯罪嫌疑人。

  采访期间正值哈尔滨机场的早高峰时段,记者看见每条安检通道都配有1名验证员、1名引导员、1名看机员、2名人身检查员和1名开包检查员,上岗员工都需要取得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取得安检站相应的岗位授权。

  在金属探测门前,人身检查员王姗姗手持仪器在旅客身上进行“例行检查”,蹲下、起身、转身,再蹲下、再起身、再转身。一个小时里,王姗姗共检查160人,蹲起160多次,“客流高峰期,一名安检员每小时蹲起达到200多次,每天重复蹲起动作1000多次。”王姗姗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蹲下、直立。

  哈尔滨机场旅检现场,旅客安检高峰刚过,一位60岁上下的旅客吃力地向着国内安检2号通道走来,旅客驼着背,整个身躯几乎呈90度弯曲。检查员姜磊快步上前搀扶着旅客进入安全检查区。由于客人身体的特殊情况,安检员在站立的情况下无法对客人实施全面的安全检查。出于高度的安全责任心,姜磊毅然双膝跪地,凭借手探与手默契配合的娴熟技能,仅用50秒就完成了对这位特殊旅客的人身安全检查。一位旅客看到这一场景不禁感叹:“你们安检员太不容易了,全是为了我们的安全啊。”

  其实,每一名安检员无论变身何种角色,他们希望的是旅客能安全抵达目的地,追求的是旅客可以迅速、愉悦地通过安检。采访时记者观察,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开包员的开包次数为27次,70%以上的旅客被要求开包时都会抱怨,有的人还会大声呵斥安检员们。

  “女士,您好,这个包还需再过一次安检机器。”开包员胡爽礼貌地对一位旅客提出要求,由于她的行李已经是第三次过机器监测,女孩噘着嘴,心里憋着火。

  胡爽告诉记者,第一次开包检查是因为女孩包里有一块疑似不符合随身携带标准的锂离子电池和超出限量的大包装液态物品,再次过检是为了排查包中是否还有被电池或者其他金属物品遮挡、覆盖的物品,果然,再次经过X光检查后发现女孩包中还有类似刀具的图像,所以,还要经过第三次X光检查。胡爽说:“常常因开包检查被旅客骂,有的还会威胁我们,如果查不到就投诉。”刚工作时,被旅客埋怨、误解令她委屈,现在工作6年了,胡爽学会了调整心态。

  安检员们最期望的是旅客能够真正理解安检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郭爽是馨翔班组的班组长,他最近常常发现旅客携带U盘式点烟器过安检,“U盘”上有一暗扣,按下暗扣,一个点火孔立即露了出来。这类点烟器采用锂电池进行充电,通过电子控制器使电阻丝加热达到点烟的目的。

  “飞机上禁止吸烟,旅客只是为了进入航站楼隔离区内可以点烟,却不知如果旅客携带这类点烟器在机上被犯罪分子利用,将会危及飞机上百名乘客的安全。”郭爽说:“隔离区、控制区是空防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天2万余旅客往来哈尔滨机场,看似不经意携带的小小物品,却隐藏着大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我们的挨骂能换来旅客人身及财产的安全,甚至“国家的安全,也是值得的”。

  正是安全检查站通过抓规范、抓细节、抓执行、抓落实,不断提升安全保障水平,杜绝责任原因的重大安全问题、重大服务问题,进一步增强安全保证能力,提高安全裕度,先后圆满完成了“国庆60周年”、“十八大保障”等一次次重大安全保障任务,实现了安全工作“零事故”、“零差错”,向“全国一流安检站”的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