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应对双台风保障纪实
7月9日~12日,今年第9号台风“灿鸿”、第10号台风“莲花”先后登陆我国华南、华东地区。一边是恶劣的天气,一边是暑期旅客出行需求,南航运行服务面临着今年旺季第一个重大挑战。在4天时间里,南航共取消航班479个,没有发生一起重大投诉。台风过后,航班马上进入满负荷运转的状态。南航是如何做到安全运行与服务保障并重,打赢旺季生产第一场硬仗的?
安全第一 果断决策
“往年也有双台风先后登陆的情况,但往往都间隔一周时间左右。这一次‘灿鸿’‘莲花’登陆仅间隔了两天,而且两个台风强度都很高。‘灿鸿’更厉害,是超强台风。双台风同时来袭,我是第一次遇见。”南航运行指挥中心负责航班动态管理的李杰东主任说。
目前已进入航空运输旺季,南航每天执行的航班量高达2000个~2100个。双台风来势汹汹、时间间隔短、影响范围大,给南航的安全生产和旺季服务保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气象部门对双台风开展了24小时监控,每隔一小时就发布一次台风动态,结合中央气象台、民航气象、日本、新西兰的气象预报信息,发布气象情报,跟踪分析台风的变化和走势。我们一共召开了6次决策会议,根据精准的气象情报。综合考虑公司航班运行、机组资源、各机场实际情况和旅客需求,及时作出判断和决策。”李杰东说,“我们要在旅客服务、运行安全和公司效益中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据统计,7月9日~12日,南航共取消航班479个。其中,提前取消航班150个,根据天气监控情况当天决策取消的航班达到329个。后续,根据旅客需求,共安排补班92个。运行指挥中心人员加班加点盯着航班,连去饭堂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只好由其他部门的同事帮忙把饭打回来,在岗位上吃。
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信息,南航取消了7月8日在揭阳潮汕机场过夜的10个航班,确保飞机安全。9日,根据台风影响预测,南航决定揭阳机场航班在17时恢复运行;深圳机场航班控制在19时前落地,19时后航班取消;珠海机场21时前正常运行,22时后航班取消。由于预报准确、决策果断、各部门整体联动,确保了航班的正常运行和旅客安全出行。
保障有序 信息迅速传递
据南航地服部门统计,在此次双台风中,受影响的旅客超过了35000人次。如此大面积取消航班、数万名旅客出行受阻,怎么才能做到信息的及时传递呢?
“我们始终在摸索和建立快速、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我们有运行信息网,还建立了国内运行、国际运行等微信、短信群组,利用新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信息内部传递的效率。”李杰东介绍。
以此次台风为例,公司取消航班后,信息是这样传递的:整理会议纪要——在各平台群组发布信息——传递到场站一线员工。信息的快速传递,可以及时调整航班运力和人员调配,同时也避免了一线工作人员不掌握信息、无法及时回复旅客问询的情况。
除了畅通内部信息传递渠道,南航也始终在强化旅客信息发布机制。“我们总结雷雨等天气造成的航班大面积延误的经验,加大航班信息发布力度。取消的航班尽量在起飞前5小时~6小时决策,预留足够的时间,以便旅客能及时获取航班变动信息”。当天取消的航班,南航也通过电话、短信、微博等方式通知旅客。7月8日~12日,南航客服中心共发布航班取消和变动短信13.7万条。
7月8日,在揭阳机场,取消或延误的早班航班影响到1100多名旅客,除了10多名旅客因在外地或机票代理网站购票而未获通知赶到机场外,其余旅客均按照新航班计划时间到达机场,信息传达率达到99%。
7月11日,南航在浦东、宁波、虹桥、义乌、杭州5座机场的所有进出港航班共140班全部取消。这个信息是在10时48分发布的,仅在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内,航班取消的信息就迅速准确地传递给所有受影响的旅客。
运行高效 满足旅客需求
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在航班恢复运行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南航运行指挥中心在台风过后,及时将台风走势通报给各保障单位。各单位又将旅客需求、地面保障等情况反馈给运行指挥中心,为航班恢复、安排补班等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是公司运行旺季,我们取消了400多个航班,都安排补班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们需要掌握台风过后的影响,以及各机场的旅客保障、机组资源等情况,综合考虑各因素来制订补班计划。”李杰东说,“根据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我们提前合并航班,调整机型,用大飞机执行虹桥、浦东、杭州等机场航班,空出来的小机型,可以投放到宁波、舟山等机场,尽量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在台风过后,南航立即组织航班恢复工作。”
迎战双台风,离不开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离不开一线员工的默默奉献。在这背后,有时刻紧盯台风动向、紧张调整运力的运行指挥人员,有生日当天还坚守岗位服务旅客的地服员工,有顶风冒雨保障航班的飞行、机务、乘务、客舱清洁和货运员工……
“一切从旅客的感受出发,珍惜每一次为旅客服务的机会”。面对双台风,南航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后台运行决策和前方旅客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保障航班安全运行的同时,也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赢得了旅客的认可。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