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保障 >> 正文

青岛机场工匠吴晓云:医者暖人心



2016-06-03   作者:王琪珺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吴晓云

  “急救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不起眼的小疏忽,都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个终生的遗憾。”这是吴晓云医生对急救工作恪守的信念。

  吴晓云,青岛机场消防急救中心的一名医生,从事医疗急救工作已经有整整十七个年头。2003年12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被评为民航山东省局抗击非典先进个人、2008荣获机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0被评为春运先进个人。这一个个闪光的荣誉在默默地诉说着吴医生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倘若不是对工作的真心付出,又何来的夺目精彩?

  2015年5月21日中午,候机楼急诊室里,情绪激动的宋大妈正对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哭诉,吴医生一边柔声地安抚患者,一边训练有素地做着检查……65岁的宋大妈接连遭遇航班取消及补班满员,眼看自己携带的治疗心脏病的特定药品只剩一次用量了,她有焦急也有无奈,举目无亲加之连日的劳累让年过花甲的老太太眼神里流露出了无助的神情和深深的疲惫,在吴医生的体贴护理下大妈情绪逐渐平复,但吴医生清楚简单的治疗无法治愈这名患者的“心”,于是她多次与航空公司沟通交涉,终于得到了航空公司的支持,让宋大妈当天下午顺利返程。就像她说过的:“我觉得一个好医生,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温度的医生,遇到旅途中的意外,我能做的远比一个急救医生更多。”

  保持警醒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急救电话会在吃饭还是睡觉时响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病人是什么情况:外伤的、醉酒的、吸毒的、精神病、心脏病、昏迷的……所以,一个急救医生要时刻保持警醒,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各种的辛苦,非常人所想。虽然急救工作是一件苦差事,但吴医生对这份职业却深爱无比。“就不说奉献、光荣之类的大话了,这份工作让我打心眼儿里有种成就感,”吴医生说,“比如一个心肺骤停的患者,在我们的努力抢救下,成功脱险,那种自豪与成就感,是外人体会不到的!”

  医生的成长除了知识的学习,更需要经验的积累。吴医生在机场急救的岗位上工作了十七年,医生这份责任让她有着无穷的动力更新知识、总结教训、储备经验。工作中她善于总结学习,每次遇到特殊情况,总是细心记录下来,事后查阅资料并与同事讨论分享。同时,她担任着科室的业务内训师工作,每次业务技能培训,只要有一个人不会,她都会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解示范。她说:“我们干急救工作的一定要有过硬的本领,救治危急重症患者时心里才能踏实。”她是同事心目中名副其实的业务骨干,凭着“多学、多看、多干、多赶”的精神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和肯定。

  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待工作的态度

  很多老职工往往身患多种疾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哪些药物不能合用,哪些不能长期用,如何应用才能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这些问题,她总是不厌其烦一次次详尽地向他们解释清楚。她将治愈患者的病痛疾苦当成是自己的责任,每次都倾其所能,绝不含糊。

  几年前,刘女士来青岛游玩时不幸被细菌感染引起面部丹毒,40°的高烧持续不退,在病魔的折磨下她几近没有一丝力气,只身一人的她更加感到孤立无援。当日值班医生吴晓云对她进行了细心的检查,果断诊断病症,安排救护车将刘女士送至城阳区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一路上吴医生帮她检测体温,对她悉心照料。看到她只身一人,痛苦无助,吴医生还不断地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用温暖的话语温暖了刘女士的内心,使她消除了心理不适。到了医院吴医生更是忙前忙后,帮她排队、挂号、缴费、协同检查,并办理入院手续、联系家人,给予了她家人般的温暖和帮助,化解了老人的孤独无助与病痛……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可是刘女士一直挂念在心上,并将此次经历撰文在广播电台播出,希望能够将吴晓云医生这种心系病患、医者仁心的向善之美予以传播。前不久,她还专程来到青岛国际机场找到吴医生,并当面表示感谢。刘女士说“能够当面对吴晓云医生道声感谢,是我许久的心愿,今天终于达成了”。

  医学并不只是装在瓶子里的药片,更是一门以爱和责任为导引的科学。急救中心的王琪珺医生刚入职时,作为带教医生的吴晓云就对她说:“能力固然重要,但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工作中,吴医生用她严谨的工作作风始终在默默地感染着她,吴医生十分看重各种工作流程和制度,从不马虎大意。轮到吴医生当班时,总是早早的来到科里,认真交接班、逐一检查核对急救箱的急救药品、救护车的抢救设备。吴医生常说的那句唠叨话“急救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不起眼的小疏忽,都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个终生的遗憾。”如今已经深深的印刻近王琪珺的心里,并成为又一代民航人的工作指南。

  小事看素质 大事见风格

  “做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仅平时的工作要干好,关键时刻更要顶得上!”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面对这场前所未见的、突如其来的传染病,很多人选择了恐惧和回避,为了守护好机场这道空中防线,吴晓云同志主动请缨:“让我去检测第一线吧!”她穿戴着三层厚厚的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举着手动测温仪,经常一站就是一天。由于抗“非典”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往往白天、晚上连轴转,有时候刚吃几口饭,航班上出现发热旅客了,她饭碗一放,又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尤其是在处置机上发热旅客过程中,吴晓云同志出于对工作、对机场、对旅客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和义务感,充分发挥了她思路清晰、反应迅速、当机立断的工作作风,在她值班期间,从未出现航班因发热旅客医疗处置原因而延误。在2009年甲型流感肆虐期间,吴晓云同志又冲在运送发热旅客的第一线,青岛市确诊为甲型流感的第三例患者,就是由她负责运送的,当她被解除隔离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时,有同事问她:“你不后怕吗?不担心传染了孩子?”她淡然答道:“医生这个工作,就意味着危险时刻更需要付出!”

  在生活中随时呵护身边人的心

  对待刚入职的年轻人,吴医生始终像大姐一样耐心指导业务,带领他们前行,她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一名又一名的民航医护人员。在她身上,既有女性的温和沉静,更有医者的严谨认真。工作中,她沉稳而麻利,和悦而干练, 生活中的她多了一丝温暖和真诚,她关心和照顾着周围的每一位同事。她的关怀是你在沮丧时肩膀上一双温暖的手,在紧张时一句鼓励的话语,在迷茫时温柔的规劝。温暖是一道力量,如海纳百川的受承,而这种平凡力量,能在心与心之间搭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病人站在医生面前,医生只看到了病,没有看到人。我觉得一个好医生,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温度的医生,吴晓云恰恰就是这样一名用满腔热情温暖人心的医生。

责编:admin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