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机场:车轮上的“男人帮”
今年暑运期间,马不停蹄的保障,不断刷新的高温,接二连三的暴雨考验,对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民航人都是严峻的考验。机位51℃,地面60.7℃,特种车座位70.8℃!一个个数字不断挑战着大家的承受极限。
去年,那些车轮上坚守的“男人帮”们战高温、斗酷暑,全力保障暑运生产。经过一年的历练,他们更加顽强,更加坚毅。国际航班激增,七区投用,保障澳牛,保障军包,保障春运,“火车司机”的运输效率提升了,“跑男”的步伐更快了,“大力金刚”保障超限货更得心应手了。今天,让我们放大镜头,看一看“男人帮”里还有哪些英雄人物,在他们身上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躲”着做事,油污遮面,年复一年当“卧底”
很多人用“铁板烧”来形容夏天的酷热,而最有资格说这话的莫过于维修车辆底盘的机修工,六十多度的水泥地他们仅垫一张薄薄的层板就往上躺,别人看天,他们看车底,一看就是一两个钟头,绝对是响当当的勇气“卧底”。
除了中途出来换两次晒得烫手的工具,胡小平就这样一直卧在平台车的底盘下做事,中午时分他终于爬了出来。可是气还没有喘匀,又接了新任务。
“这车离合器不好用,挂档恼火。”牵引车驾驶员小陈一脸愁容地递上报修单。“好,我马上弄。”胡小平似乎瞬间忘了刚才的疲惫,转身就上了牵引车。很快他找到了病根儿:是离合器片出问题了,需要拆变速箱。只见他塞好轮档,提来一大箱工具,立马投入新的战斗。要把重愈百斤的变速箱拆下来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正常情况下需要两个人协作完成,一个人负责用力撬,一个人负责往外拉。但是当前正值旺季,兄弟们手上都有活儿在忙,胡小平不想耽误任何人,决定像前几次一样,依然由自己独立完成。
没人帮忙,只能右手撬,左手拉,一人分饰两角,谈何容易?且不说人被夹在狭窄的空间里双手施展不开,光是那沉甸甸的变速箱不慎滑落就可能把脚砸成重伤。更要命的是因为角度的需要,整个过程他只能一直保持半蹲!而此时毒辣的太阳已经偏向西南方,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来了,汗水像断线的珠子往下掉,胡小平咬紧牙关,顾不上也根本腾不出手去擦一把汗,半小时后,变速箱被拆下来了,笔者不禁欢呼,谁知还为时尚早。待故障排除后,把变速箱重新装回原位比刚才还要累得多。困难一个没少,还多了看位置、对高低的要求,要对正所有的螺丝孔才能与发动机连接成功,只要有一个孔没对上,就得重来。又是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才终于搞定。
胡小平这才松了一口气,立马点火试车、挂入每个档位都相当顺畅,再俯身细听,无任何异响,完美修复,胡小平黝黑的脸上泛起开心的微笑。
老师傅谢益强也是一名“卧底”,一张花脸,一身油污,两只露在底盘外面的脚,就是他的标准形象。这天,下了一天的雨,为及时修复故障车,保障现场生产,维修工们纷纷提起工具箱在雨中“摆摊”。只见谢师傅睡在雨地上,全身湿透,雨水无情地在他身上拍打,油污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脖子往衣服里灌,让人看着都觉得难受。待他从车底爬出来时,已经看不清“真面目”了。特种车的底盘特别低,当“卧底”很容易受伤,有时螺丝打滑,钣手就啪地一下就敲到手臂,钻心的疼;有时被凸出的金属部件一连划出几道血口子,脑袋还常常“踫钉子”,然而他们受伤后只冲洗不包扎。“一点小伤有啥子,手包起还怎么做事?”谢师傅露出一副对小伤小痛不屑的表情。机修是最脏最累的工种,而修底盘又是机修里最苦的活儿,当了二十几年“卧底”,谢师傅今年已经59岁了,但干起活儿来依然劲头十足,不比年轻人做得少。“趁还干得动,站好最后一班岗!”说完,谢师傅拎起一个风炮,又一头钻进自己的世界里去了。
晒着做事,眼明手快,迎难而上的“快男”
客梯车为广大机组和旅客架起飞翔的云梯,暑运里他们每天要出车150台次,保障220架次,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他们个个眼明手快,雷厉风行,每个航班都能在起飞70分钟前靠接到位,是名副其实的“快男”。
这是人们熟睡的深夜,却是“快男”们的清晨,03:30,师傅李永平已经起床,带着徒弟开始做一天的工作计划。他们在航班表上把所有需要使用客梯车的航班找出来,整理成“行动指南”,然后分发给队友们,大家就开始分头行动了。
06:00,“快男”们迎来了航班高峰期,他们快步在机位和车位、车位和车位之间奔走,忙不迭地靠车,退车,换车,再靠车,密切配合,互相帮衬,短短3个小时,就保障进出港航班45个。操作过程中,李永平不厌其烦地给徒弟讲解:“明年T3就要投用了,航班量肯定要起来,我们必须把技术整扎实!”
“快男”们架“云梯”靠的可不仅仅是闪电般的速度,还承受着很大的安全压力。为了确保安全,他们两两搭档,一人指挥,一人操作,看似靠车退车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却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驾驶室距离伸缩平台短则3米,长则7米,全靠肉眼观察,稍有不慎就可能剐蹭;大型飞机在加油、上下客、装卸货等过程中起伏大,平台与舱门间的落差会在靠好后发生变化,要随时关注和调整;747一类的大型客机靠接时车身和滑梯晃动大,不仅要瞄得精准,打方向和踩刹车都要恰如其分……“快男”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切磋经验,苦练技能。
眼看烈日越升越高,“快男”们开始与酷暑抗衡。为了安全,他们不在乎炙烤后令人恐惧的车温,停车后一律将车窗车门妥妥关闭;为了保障,他们又毫不犹豫地钻进火炉般的驾驶室,紧握滚烫的方向盘,镇定地迎送一个又一个的航班。由于客梯车都是短距离运行,所以车上的空调一时半会儿根本起不了作用。笔者试坐了一把,简直如坐针毡,竟然连测量中的温度计都光荣爆表,“快男”们够勇敢!
暑运不仅“烤人”,还很“考人”。因为高温,一台客梯车在机位突发故障,无法撤离,急得驾驶员朱海东只好使用手摇泵应急,摇泵之重,每摇一次都如同推举20斤大米,而摇一个来回才仅能收起1-2毫米,直到耗尽全力,衣裤汗湿紧贴全身,6个撑脚才成功收起。“当时真的感觉手都要断了,但是再累也必须坚持啊!”虽然已经离开了部队,但朱海东一直用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将部队的优良作风带到工作岗位上发扬光大,力求退伍不褪色,新业立新功。
烈日下,副队长刘小江和三名队友蹲在客梯车上,为专机保障铺红地毯。看似一条简单的地毯,却重达三百斤。四个人使出全身力气,喊着号子,才把它抬上高高的平台。从上往下铺,每铺一步都不容易,铺一步用一根压条压紧压实,然后退一步把地毯拉平叠好,用力把左右两侧调整均匀,再压上一根压条。16个梯步,1个半小时的暴晒,他们像缝纫工一样耐心细致,又像力工一样挥汗如雨。他们在每一班“高大上”的专机服务的背后,都刻下了自己辛劳的印记。
抢着做事,平稳驾驶,满怀爱心的“船夫”
摆渡车,绰号“陆地方舟”,长14.3米,宽3.2米,最小转弯半径长达18米,体型庞大,不易操控,司机们像船夫一样驾驶着它,载着旅客在航站楼和机位之间摆渡。
上午10:30,摆渡车队工作间,几个“船夫”正在吃盒饭。“其实现在一点不饿,但是一会儿航班就多了 。”为了保正点,他们都是根据航班动态来填胃的。最后来的冉恒平最先“刨”完了饭,他出门把车内温度调到舒适的28℃,自己却站在42℃的车外晒太阳。他慢慢地围着车子细细看,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轮胎缺不缺气,有没有哪里松动,有没有哪里漏油,检查得不能更仔细。“我这个人啥子都不怕,就怕车子出毛病,那么多航班要保障,真的耽误不起!”冉师傅爱护车是出了名的,进地服九年,他已经把摆渡车当成了自己最亲密的战友。
和旅客们一起坐在冉师傅打扫得窗明几净的车中,感受一次次平稳的起步,温柔的转弯,轻缓的刹车和及时的送达,每一个细节都能体会到他对服务工作的良苦用心。在机坪超速行车影响安全,但慢了又不能保航班正点,为了将两者间的平衡拿捏到最佳点,冉恒平付出了很多心思和精力:硬背航班计划,紧盯航延动态,做足出车前的检查,各项运行规定熟烂于心,协调安排井然有序。作为组长,他事事身体力行,加班、备勤、抢活儿,背旅客,找行李,满满正能量,他用一米六几的小身板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高大。“现在全集团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两学一做’,作为共产党员,我觉得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冉恒平认真地说。
从清晨05:05上客开始,到航班结束,“船夫”们一天要在机坪呆十几个小时,每人保障近四十个航班,七区投用后,距离更远,航班更多,保障更忙,几乎天天都是通宵。
“A27 接服务”,“8680,424,旅客第二车”罗江兵开着车赶赴机位,一路上身旁的对讲机响个不停。“你们要开车,要避让航空器,要听对讲机里说了什么,还不能用笔记,怎么做到的?”笔者很好奇。“观察细一点,听的都记在心里。”罗江兵说,日复一日的保障已经让他们练就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绝活儿。
车辆到达424附近,罗江兵把车停下来关注第一车的上客情况。暑运客人多,几乎每个航班都要跑两车,为了不让旅客受热,司机们再忙都尽量提前到位做好衔接。前方,第一车的“船夫”李钢正和“快男”包月勇合力把一个腿脚不便的老人从客梯车上背下来。待前车一走,罗江兵立刻迎了上去。人群中一位“小客人”引起了他的注意,无陪小飞侠?他立刻下车,笑咪咪地把小朋友带到专座上安顿好。暑运里特殊旅客特别多,司机们不仅不怕麻烦,还对他们呵护有加,就像亲人一样。
再忙也不忘安全,休息来备勤的王正社把旅客们送到B26后,发现路边有一根半米长的粗铁丝,他立即警觉地停车、熄火、打轮档,把铁丝扔进了FOD收集箱。重新起步后又马上拿起对讲机“抢业务”:“A23,我来我来!”一架架飞机纷至沓来,大伙团结一心,每个人都恨不能伸出八只手。
新任务,新征程。车轮上的“男人帮”不畏艰辛,忠诚坚守。他们迎难而上,让我们热泪盈眶。他们干劲冲天,让我们格外振奋。他们众志成城,让我们历久难忘。其实,他们只在认真地做一件事:立足岗位,用自己的行动投身机场的建设和发展,用热血和青春续写着自己的故事……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