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空港运营 > 保障 >> 正文

张士超:创新让一切变得更好



2016-11-14   作者: 张毓  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点击量:    打印本页 关闭


   14年前,一个16男孩将一个橡皮泥捏的便携式塑料马桶模型放在了铁岭市专利局工作人员的桌子上。

  14年后,一位石家庄机场现场指挥中心的指挥员将一个A4纸做的栅型片复合机位牌模型放在了河北机场集团安全运行总监李宏伟的办公桌上。

  14年前,这个男孩将辛苦攒下的90元钱作为申请专利的定金交给了工作人员,却石沉大海。

  14年后,这个男孩经过3个多月的潜心研究,栅型片复合机位牌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了首都机场集团公司首届青年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张士超.JPG

  这个小男孩就是石家庄机场现场指挥中心指挥员张士超,复合机位牌专利的发明者。在大家眼里,这个内向寡言的东北小伙子,有着一股钻劲,爱学习,肯动脑。 “我从小就喜欢解决各种问题,想把不好的事情变好。”张士超说。

  由运行风险引出的创新专利

  2016年初,在石家庄机场运行指挥室的风险评估会上,一个运行风险被提出来:2号航站楼的217复合机位在拆分为两个机位运行时,常有机组对所在机位产生误判。为了解决这个风险,大家纷纷开动脑筋,出谋划策,增设机位牌、增加地面标记、增加机位确认程序……参会的张士超一直在会上沉默。“在大家研讨的时候,这个复合机位牌的构想就在脑子里出炉了,但是感觉还需要再琢磨一下。”张士超说。

  复合机位标记牌的结构并不复杂,是将设计好的栅型片垂直等距的排列在原有的标记牌上。原理是通过栅型片间对视线的物理遮挡,使人眼看到不同的显示结果。当复合机位上同时停靠两架飞机时,停在左侧机位的飞行员看见机位标记牌显示的是217L,停在右侧的则看见机位标记牌显示的是217R,当中间只停一个E类大飞机时,机位牌显示的就是217。

  让现场指挥中心主任李宏伟吃惊的是,几天以后,一个A4纸做的栅型片复合机位牌模型就摆在了他的办公桌上。“虽然机位牌的解决方案已经定下来了,但是李主任对我的这个想法非常重视。”张士超说,现场指挥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对栅型片复合机位牌的可行性进行了研讨,并向张士超提出了精确计算公式等建议。

  带着大家的建议和问题,张士超重新投入研究,很快他就研究出来视角切换的计算公式。“为了满足不同需求,临界角度α是可以改变的,它的计算公式是tanα=a/b,a为栅型片间距,b为单个栅型片的宽度。”随后,张士超又发现,喷涂的字母看着不标准,他再接再厉,又找出了机位牌L、R的喷涂公式,这样只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栅片的宽度和间距就能确保一个机位牌3种显示的效果。

  创新的结果是为了运用,民航对机场的机位牌有着明确的规定,张士超从场务分部借来了《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研究发现,如果要将创新成果用于机场实际,就必须要保证夜间的可视效果。怎么选材才能保证机位牌夜间发光可视?

  遇到新问题,张士超不仅没有气馁,尽头更足了。先找栅片材料,再研究内部结构,最后确定显示方案,在看了10多万字的材料以后,张士超终于找到了夜间可视的方案。“按照标准,机位标记牌要采用内部照明的形式,我将每个栅型片分为三层,两侧为导光层,采用的是导光板,为光学亚克力材料,中间为阻光层,采用的是金属板,同时起到阻光和稳固的作用。在导光层上对需要标记的部分进行亚光处理,从而达到清晰显示的效果。”

  2016年9月6日,栅型片复合机位牌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我觉得栅型片结构可以有更广泛的应用,比如用来做路标指示牌,当然也可以用作有创意的广告牌。”张士超说,作为指挥员,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机坪的运行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安全化。

  想把事情变得更好

  采访张士超的时候,他正在笔记本电脑前敲打着键盘,屏幕上是一张满是数据的excel表格。让人吃惊的是,这个表格每隔一会就会自己刷新一次。一聊起来才知道,这是他正在进行的一个创新。

  “这就是一个类似于按键精灵的小控件,每隔几分钟刷新一次,就可以把咱们的航班动态数据导出到一个excel表上。”张士超解释说。通过编辑excel表的上公式,指挥员的电脑就会自动对航班上客等关键节点性环节进行提示,同时对每个航班进行起飞保障的倒计时。“这样可以对指挥员的工作进行辅助,提高工作效率。”张士超说。

  2014年底,因为航班放行正常率低,石家庄机场连续两月被取消新增航线。为了提高航班放行正常率,现场指挥中心建立了航班运行月统计制度,对机场内部保障单位和保障环节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去天津机场考察的时候,发现他们运行统计的excel表格很好,参考他们的表格,我自己又研究了一个多星期,就做了咱们机场运行的动态统计表。”张士超说,以前每天航班结束以后,一天的航班动态都要由指挥员手动填入表格,现在有个动态统计表,航班结束当天的航班情况就可以自动生成,省时省力。尝到了自动运行的甜头,张士超又把目光瞄准了航班动态提醒装置,利用一个网络游戏的小控件,实现了关键节点的提示功能。

  “我从小就喜欢解决遇到的问题,想把事情变的更好。”张士超说。

  张士超从小就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但他对世界总眨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喜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初中的时候,张士超就发现,由于东北冬天很冷,老人和行动不便的人上厕所就是一个难题,“用传统的便盆非常不舒服。”张士超回忆说,一个便携式塑料马桶的构想就在他脑子里形成了。“一上高中,我就揣着90多元钱做车去了铁岭市专利局,想把我这两年研究出来的便携式塑料马桶申请专利。”张士超说,他还用橡皮泥捏了一个马桶的模型带了过去。“不过专利局的工作人员就一直给我说,申请专利要好多好多钱之类的话,我就把身上的90多元钱都给他,和他说这个是定金。” “他就敷衍我,后来我又找了他几次,最后他给我几张打印的纸就算了。那时我设计的塑料马桶现在淘宝上到处都有卖的了。”张士超打开手机淘宝页面向我展示,“这就是我那时候想申请专利的塑料马桶的样子。”

  栅型片复合机位牌申请专利一方面是张士超对自己的创新成果有信心,一方面也圆了他从小的发明梦。

  创新也需要环境

  “张士超不是民航专业院校毕业的,但他的业务水平,对民航的理解却比很多专业院校毕业的指挥员还要好。”在同事侯磊的眼里,张士超是一个有想法、爱学习的人。但张士超说,作为指挥员,他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指挥员就是运行中枢,要了解方方面面的东西,气象的、飞行区的、货运的、通导的……我要学的还很多。”没有这股爱钻研的劲儿,也做不出这些创新,因为他的研究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张士超和他的双胞胎儿子.jpg

张士超和他的双胞胎儿子

  去年冬天,张士超喜得一对双胞胎,白天孩子由保姆带,下班以后孩子就有他和妻子带,在张士超进行创新研究的关键时期,张士超只能在晚上孩子睡觉以后,早上孩子醒来前查找资料,做模型。

  “童童(张士超的妻子)非常支持我的工作,那段时间她要进行岗位考试,也非常忙,但我想看书的时候,她就帮我带孩子。”张士超感慨道。创新需要氛围,除了家人的支持,领导的鼓励,同事的帮助,以及现场指挥中心“大众创新”的氛围分不开。

  “现场指挥中心一直担得着中枢的职责,要想别人想不到的,看别人看不到的,努力发现问题,尽力解决问题。”李宏伟说。目前现场指挥中心的创新氛围浓厚,督导员刘永强的机务工程技术分公司信息传递扁平化的建议已被采纳,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业务保障效率。指挥员尹黎明提出的安检通道新增排队过检时间倒计时牌的建议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

  “工匠精神”是当下的一个热门词汇,在张士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青年人的“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不仅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而且是对天马行空灵感的完美落实。机场发展需要更多像张士超这样勤钻研、爱思考,并将想法变成现实的年轻人。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

 
  • 政策
  • 焦点
  • 人物
  • 航企
  • 建设
  • 商务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国际空港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www.ia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7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