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管委会主任王学东
随着陕西省与国际间沟通交流机会的增多,航空运输成为内陆型城市对外交流的首选途径。因此,空港新城必然成为重要的开发、开放窗口,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引擎和龙头,承担起提高“大西安、大关中、大西北”开发、开放水平的重要历史使命。
前不久,陕西省西咸保税物流中心获得国家四部委批复,标志着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打造以空港型自由贸易园区为主导的西部临空经济“示范区”取得了阶段性进展。11月,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空港新城管委会主任王学东接连参加了“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航空改变生活”和“2014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秋季论坛”,畅谈建设第四代国际空港城市等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日,就这些热点问题,记者对王学东进行了专访。
交通工具的变革对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形态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王学东看来,航空运输已经成为继海洋运输、运河运输、铁路运输、高速公路运输之后,推动人类发展的第五轮冲击波。“目前,依托各种信息技术和工具,人类已经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交换。而随着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人类正在实现物品的快速交换。信息时代加航空时代,即预示着大空间时代已经到来。”王学东说。
大空间时代,就是航空时代与信息时代的高度融合,地球将因此变得越来越小。那么,在大空间时代,航空枢纽将起到什么作用?王学东的答案明确而肯定。他告诉记者,依托航空运输产生的临空经济已经成为世界新一轮经济增长极。居于核心地位的航空枢纽,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生活居住、信息交流的核心节点。依托大型航空枢纽建成的国际空港城市,也将成为各国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机遇的战略制高点。
从世界范围内看,空港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四代演进”:第一代是单纯的机场,以客运为主;第二代是客运+货运;第三代是机场+临空经济区;第四代是航空大都市。目前,像美国孟菲斯、韩国仁川、新加坡樟宜、荷兰史基浦等国际上先进的空港城市已经在向第四代过渡。
我国各地区近几年已规划建设了58个临空经济区。自2013年以来,国家先后批复了以“港”为方向的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和以“城”为方向的西安国家航空城实验区,标志着我国把日益重要的临空经济纳入了国家战略。王学东掌舵的空港新城,正是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开放国际门户、现代航空高端制造科研聚集区、临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和国际内陆型空港城市示范区为战略定位来谋划发展的。
王学东说,国际空港城市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世界核心枢纽城市的分布,逐渐摆脱了对海岸线、河流和交通线的依赖,呈现出依托空港在全球均衡布局的趋势。大空间时代的到来,正在使世界上广袤的内陆地区摆脱以往的区位劣势,与沿海地区站在了同一起点上。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的建设实践,让王学东对大空间时代和空港城市等前沿发展理念的认识一步步加深。 王学东说,当前提出的建设“一路一带”的国家战略,具有鲜明的大空间特征,也标志着中国布局大空间时代的步伐已经迈开。抓住当前空港时代的机遇,加快布局国际空港城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在多个临空经济发展论坛上建议,把发展临空经济和建设国际空港城市写入“十三五”规划,在全国东、中、西部进行整体规划布局,例如北京、上海、西安、广州、重庆、郑州等大城市都具备上述条件。这些区域外向度的进一步提高,将使整个国家对外开放格局发生改变。
谈到空港新城良好的发展势头,王学东表示,随着陕西省与国际间沟通交流机会的增多,航空运输成为内陆型城市对外交流的首选途径。因此,空港新城必然成为重要的开发、开放窗口,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引擎和龙头,承担起提高“大西安、大关中、大西北”开发、开放水平的重要历史使命。虽然目前他们还处于大开发的初期,但他们以第四代空港城市模式为建设目标,最终将打造以机场为枢纽,城市中心区为节点,多式联运的区域性、智能型的快捷交通网络,让高端服务、研发创意和休闲经济发展成为临空产业的主要环节,形成以客货为载体的信息流、资金流的门户要素,使空港新城成为由空港联系起来的全球重要经济区。
随着空港新城建设的推进,一个全新的城市形态和贸易格局将在人们的期待中渐行渐近。空港新城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西部支点,更好地服务、支撑“一路一带”战略的加快实施。展望未来,王学东充满了信心。
责编:xwxw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国际空港信息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国际空港信息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airportsnews@126.com